曉出淨慈送林子方

曉出淨慈送林子方

《曉出淨慈送林子方》是南宋時期楊萬里的作品之一。通過描寫六月西湖的美麗景色,曲折地表達對友人林子方的眷戀之情。其首二句以“畢竟”二字領起,一氣而下,既協調了平仄,又強調了內心在瞬間掠過的獨特感受。然後順理成章,具體描繪這使他為之傾倒與動情的特異風光,著力表現在一片無窮無盡的碧綠之中那紅得“別樣”、嬌艷迷人的荷花,將六月西湖那迥異於平時的綺麗景色,寫得十分傳神。詩的後兩句是互文,文義上交錯互見,使詩句既意韻生動,又凝練含蓄。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孝宗時官至太子侍讀。光宗召為秘書監。工詩。為“南宋四大家”之一。初學“江西詩派”,後學王安石及晚唐詩,終自成一家。一生作詩二萬餘首。亦能文。有《誠齋集》。

內容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畢竟:到底。六月中:六月中旬。
四時: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在這裡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同:相同。
接天:像與天空相接。無窮:無邊無際。無窮碧:因蓮葉面積很廣,似與天相接,故呈現無窮的碧綠。
映日:日紅。別樣:宋代俗語,特別,不一樣。別樣紅:紅得特別出色。

譯文

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線,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創作背景

林子方舉進士後,曾擔任直閣秘書(負責給皇帝草擬詔書的文官,可以說是皇帝的秘書)。時任秘書少監、太子侍讀的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兩人志同道合、互視對方為知己。
後來,林子方被調離皇帝身邊,赴福州任職,職位知福州。林子方甚是高興,自以為是仕途升遷。楊萬里則不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時,寫下此詩,勸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賞析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讚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餘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衝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名家點評

倪其心、許逸民:寫西湖盛夏景色,一意只寫蓮荷。……濃筆重抹,碧荷滿紙,紅蕖生輝……覺尺幅之間,氣象萬千,有吞吐萬里之勢。(《宋人絕句選》)

恆仁:“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此楊誠齋《晚(按:應為‘曉’)出淨慈送林子方》詩。亦猶東坡《贈劉景文》“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桔綠時”之意。坊刻《千家詩》誤以為東坡作。二如亭《群芳譜》亦沿其謬。《廣群芳譜》亦未改正。又按《月令輯要》亦載此首,題曰:“蘇軾湖上詩。”(《月山詩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