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曲線

 智慧曲線是關於一個人思考力水平和思維方式的分析診斷模型。

什麼是智慧曲線

智慧曲線是關於一個人思考力水平和思維方式的分析診斷模型

 相關說明

 談到智慧,它體現了真、善、美在思維方式上的統一。在由真到善再到美的探索過程中,基本上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科學思維和價值思維。在文化診斷學中,認識科學思維和價值思維的關係及其本質,把握它們之間的差別和統一,對於理解智慧曲線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如果我們用科學思維來稱謂那些關於客觀存在的真實性及其客觀必然性的全部思考和認識活動的話,那么有一種稱做善的事物,它表明主客體關係及其評價,常常採用價值判斷的方式。例如美與醜、善與惡、好與壞、應該與不應該、有用與無用、合理與不合理等概念就屬於這個認識範疇。科學思維和價值思維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在科學思維中,作為認知主體要避免一切情感因素和價值欲求的參與,以追求思維內容的客觀真實性。在價值思維中主體的情感和欲望則起著支配性作用,凡是符合或滿足主體價值需要和情感需要的對象都會獲得積極的評價,並被賦予某種價值屬性,反之就是無價值或負價值。因此,認知主體的價值取向和主體性特徵在認知活動中的表現,就成為區分科學思維和價值思維的重要標尺。
科學思維是求真的思維方法,是存在方式向認識方式的邏輯轉化;價值思維是求善的思維方法,它是建立在科學思維基礎之上,由認識方式向把握方式的邏輯轉化。如果把科學思維作為橫軸,認識由淺入深、由近及遠,表現為“對象內部結構→外部聯繫→內外統一的矛盾運動→制衡體系”這樣的認知過程,並且根據認識深度和廣度的程度相應地在橫軸上標示出它們的刻度,用OB軸表示;把價值思維作為縱軸,認識由片面到全面、由部分到整體,表現為“主客體關係融合→利益相關者融合→社會關係融合→生態系統關係融合”的認知過程,並且根據認識深度和廣度的程度相應地在縱軸上標示出它們的刻度,用OA軸表示;對角線OC軸為中庸線;那么,就能得到關於思維的智慧曲線。

智慧曲線圖解

1:OA表示價值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2:OB表示科學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3:OC表示中庸線;
4:OD表示智慧曲線;
OC中庸線是思維的理想狀態;OD智慧曲線圍繞著OC軸呈現左右曲線變化;5:OA軸、OB軸、OC軸上的數據是經驗常數,其中的內涵和診斷依據可以通過參數表加以把握。
智慧曲線在結構上是由科學思維和價值思維共同決定的,在分析運用上則體現為這樣兩個衡量指標:智慧曲線的長度(短度)和智慧曲線的偏向度(吻合度)。因此,它可以通過這樣的對比加以分析:智慧曲線長(A)或者短(B);智慧曲線偏離(C)或者吻合(D);這樣,智慧曲線在思維方式上就呈現出以下四種典型特徵:
(1)AC型:智慧曲線有一定的長度,但是偏離了中庸線——具有這種思維結構和思維習慣的人,一般來說會表現出思考力敏銳而且有深度,但是言行有些極端和偏激,常常表現為固執己見;
(2)BC型:智慧曲線既沒有長度也沒有吻合度——具有這種思維結構和思維習慣的人,一般來說表現得愚蠢而且偏激,目光短淺而且頑固不化;
(3)AD型:智慧曲線有一定的長度,而且吻合度較好——具有這種思維結構和思維習慣的人,一般來說表現出聰明睿智,而且態度恭和,能夠多角度多元化看問題,常常能得到民眾的喜歡和愛戴;
(4)BD型:智慧曲線缺乏長度,但吻合度比較好——具有這種思維結構和思維習慣的人,一般來說表現出思考力上的平庸,缺乏主見和洞察力,比較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相對來說,這種人會表現出智商偏低但情商較高的特徵;
如果用紅、橙、綠、藍四種顏色來表示思維的個性化特徵,並分別對應於BC、AC、BD、AD四種型號,那么,根據它們的排列關係和組合程度,人的智慧在層次上依次分為這樣16種特質:
藍色AD型、 綠色AD型、 橙色AD型、 紅色AD型
藍色BD型、 綠色BD型、 橙色BD型、 紅色BD型
藍色AC型、 綠色AC型、 橙色AC型、 紅色AC型
藍色BC型、 綠色BC型、 橙色BC型、 紅色BC型
藍色AD型表現為極高智慧的人,紅色BC型表現為最愚蠢和偏激的人。關於智慧曲線16種等級類型的具體內涵和運用方法,可以對照圖例和參數表加以理解和描述,並且可以在參數表的指導下對一個人的思維結構和思維方式加以自我調整和自我改善,以達到文化診斷學上的運用效果。所以,參數表既是描述思考力的對照表,也是人生智慧的教科書。

評析

總之,智慧曲線是關於一個人思考力水平和思維方式的分析診斷模型。在這個診斷模型中,通過科學思維方法論和價值思維方法論可以改造一個人的思維結構;通過把握智慧曲線的長度和偏向度,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因此,智慧曲線既可以在方法上評測一個人的思考力和思維方式,也可以在結構上改造一個人的思考力和思維方式,它具有評測思維和改造思維的雙重功能。在曹政鈞的文化診斷學中,智慧曲線與認識方式的存在根模式理論、存在方式的制衡理論、把握方式的一體化運作理論一起,共同構成了一套文化診斷學分析系統,並成為文化診斷學四大最基本的分析診斷工具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