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預測法

景氣預測法

景氣是對經濟發展狀況的一種綜合性描述,用以說明經濟的活躍程度。經濟景氣是指總體經濟呈上升趨勢,經濟不景氣是指總體經濟呈下滑的發展趨勢。經濟的景氣狀態,是通過一系列經濟指標來描述的,稱為景氣指標。景氣指標是從眾多的經濟指標中挑選出來的,分為先行指標、同步指標和滯後指標三類。景氣循環又稱經濟波動,也稱經濟周期。經濟周期分為古典周期和現代周期。一個標準的經濟周期,通常包括擴張和收縮兩個時期,分為四個階段:復甦、高漲、衰退和蕭條。

景氣預測法的內容

景氣循環又稱 經濟波動,也稱經濟周期。經濟周期分為古典周期和現代周期。一個標準的經濟周期,通常包括擴張和收縮兩個時期,分為四個階段:復甦、高漲、衰退和蕭條。

經濟周期分類

1、按類別:

(1)古典周期

(2)現代周期

2、按長度:

(1)短: 基欽周期

(2)中: 尤格拉周期

(3)中長: 庫茲涅茨周期

(4)長:康德拉提耶夫周期

景氣預測的套用

景氣預測是通過正確地選擇景氣指標體系來實現的。景氣 指標的選擇應遵循四個原則:

(1)重要性和代表性;

指標所代表的內容是經濟發展某一方面的綜合反映,在經濟的總量活動中居重要地位,同時又具有某類指標的基本波動特徵

(2)可靠性和充分性;

可靠性是指數據的準確性和統口徑上的一致性。充分性要求 指標樣本具有足夠的長度,以滿足 季節調整的數據處理要求,並能揭示其 循環波動的規律。

(3)一致性和穩定性;

一致性質景氣波動發生變化時,指標的波動狀況發生相應的變化,或提前、或延遲一段時間表現出來。穩定性指標總能以相對穩定的時滯發生這種變化。

(4)及時性和光滑性。

景氣 指標用於短期分析和預測,因而要求及時地獲得統計數據,並要求指標具有一定的光滑型,不顧則波動因素較少的指標更能滿足預測的要求。

確定基準循環的方法

參照基準循環,可以將景氣 指標分為先行,同步和滯後三類指標。

確定基準循環的方法有:

(1)以重要的 經濟指標(GNP、GDP、 工業總產值等)的周期為基準循環;

(2)專家意見及專家打分;

(3)經濟大事記和經濟循環年表;

(4)初選幾項重要指標計算歷史擴散 指數;

(5)以一致合成指數轉折點為基礎。

指標選取標準

先行指標選取標準:

(1)從 經濟意義上分析, 先行指標有明確、肯定的先行關係。

(2)與基準循環峰值相比,其峰值至少領先3個月以上,且在最近的連續3次周期波動中,至少有兩次保持先行,領先3個月以上。

同步指標選取標準:

(1)從 經濟意義上分析, 同步指標應與其基準循環有明顯的同步特徵。

(2)與基準循環的峰值接近,峰值差別在2個月以內。

滯後指標的選取標準為:

(1)從 經濟意義上分析, 滯後指標有肯定的滯後關係。

(2)與基準循環的峰值接近,峰值要滯後3個月以上。

常用的景氣指標分類的方法有:峰谷對應法(圖示法)、時差相關、 KL信息量法、馬場法、循環聚類法及三角函式法等。

指標數據處理

乘法模型:Y=TCSI

加法模型:T=T+C+S+I

混合模型:Y=TC+SI

擴散指數計算公式

DIt=(t期序列出現擴張的個數/屬於該類指標的序列總數)*100%

擴散指數在經濟波動分析的作用與不足

確定了每個指標在不同時期的擴張和收縮特徵之後,即可以計算擴散係數,並作出擴散指數曲線。擴散指數在經濟波動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當0<50%時,表明上升指標數小於下降指標數,經濟系統運行於不景氣空間的後期。

(2)當50%<100%時,表明上升指標數多於下降指標數,經濟系統運行於景氣空間,隨著 向峰值100%逼近,經濟越來越熱。

(3)當100%>DIt>50%時,表明上升指標數仍然多於下降指標數,經濟系統運行於景氣空間後期,經濟正在走下坡路,整個經濟系統正處於降溫階段。

(4)當0%>DIt>0時,表明經濟運行發生重大轉折,上升指標數小於下降指標數,經濟系統處於全面收縮階段,經濟系統進入一個新的不景氣空間前期。

擴散 指數的局限性在於:

(1)無法明確的表示 經濟波動的強弱;

(2)雖然能預測轉折點,但無法測定轉折點的具體位置。

關於合成指數

合成指數又稱綜合指數。他的計算方法是先求出每個 指標的對稱變化率;然後求出先行、同步和滯後三組指標的組內、組間平均變化率,使得三類指標可比;最後,以某年為 基年,計算出其餘年份各月(季)的(相對)指數。

關於預警系統

預警系統的原理是選擇一組反映經濟發展狀況的敏感 指標,運用有關的數據處理方法,將多個指標合併為一個綜合性指標,通過一組類似於交通管制信號紅、黃、綠燈的標識,利用這組指標和綜合指標對當時的經濟狀況發出不同的信號,通過觀察信號的變動情況,來判斷未來經濟成長的趨勢。

預警系統的作用在於:

(1)正確評價當前巨觀經濟的狀態,恰當地反映經濟形勢的冷熱程度,並能承擔短期經濟形勢分析的任務。

(2)能描述巨觀經濟運行的軌跡,預測其發展趨勢,在重大經濟形勢變化或發生轉折前,能及時發出預警信號,提醒決策者要制定合適的政策,防止經濟發生嚴重的衰退或發生 經濟過熱。

(3)能及時地反映 巨觀經濟的調控效果,,判斷 巨觀經濟調控措施是否運用恰當,是否起到了平抑 經濟波動幅度的效果。

(4)有利於企業的經營決策。

(5)有利於改革措施出台時機的正確決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