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周期論

經濟周期論

經濟周期論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對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每隔一定時期反覆出現的經濟危機進行解釋的理論。

經濟周期論

正文

資產階級經濟學對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每隔一定時期反覆出現的經濟危機進行解釋的理論。
經濟周期的四個階段和四個問題 自英國1825年發生第一次普遍生產過剩危機迄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比較發達的德、法、美等國和其他國家,每隔8年到12年期間,國民收入和就業以及其他一些經濟指標,如貨幣流通量、工資、物價和利潤等,在經歷一定年份的累積性擴張或增長以後,總會繼之以反方向的累積性收縮或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種周期性經濟波動依然存在,只是每個周期經歷的時間較前縮短,危機更加頻繁發生。
在近200年的歷史過程中,儘管不同國家和每個國家的每一個周期所經歷的時間和經濟波動的幅度千差萬別,但周期性的波動以相同方式重複出現,每個周期包括四個階段,或者可以說,包括兩個階段和兩個轉折點:①擴張階段,亦稱高漲或繁榮階段;②收縮階段,亦稱蕭條階段(在收縮程度比較輕微情況下稱為衰退階段);③從擴張轉向收縮的轉折點,即危機(也譯恐慌)階段;④從收縮轉向擴張的轉折點,即復甦階段。
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理論,一般涉及對下述四個問題的解釋:①為什麼經濟擴張不能穩定地無止境地進行下去,而是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總會出現危機和反方向的收縮過程;②經濟活動一旦開始了擴張或收縮以後,其進程為什麼是累積性的;③促使周期的四個階段遞嬗變化的原因是什麼;④為什麼經濟危機總是周期地(即每隔一定時間)反覆出現,周期的長短取決於什麼原因。
西方經濟學家提出過形形色色的周期理論。這些理論對上述後面三個問題的解釋,儘管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實際上大都是使用的名詞不同,或者側重點各有不同。西方經濟學在概述這些理論時,把影響經濟周期的眾多因素概括為兩大類,即外生因素和內生因素。並且用外生因素的衝擊結合內生因素的自我加強來解釋周期性經濟波動。
但是,對於為什麼會發生危機這個問題,西方經濟學家提出過許多不同的甚至截然對立的解釋。可以把它們大致分為:①消費不足和儲蓄過度理論;②投資過多理論;③純貨幣危機理論;④貨幣的投資過多理論;⑤“創新”經濟周期理論;⑥資本存量調整理論。
消費不足和儲蓄過度理論 消費不足論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一種危機理論。法國西斯蒙第於19世紀初提出這種理論。他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有無限擴張的趨向,而且日益增多的破產貧困的人民民眾的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卻越來越小,所以資本主義的普遍生產過剩危機是必然的無可避免的。英國T.R.馬爾薩斯把危機的發生歸因於資產階級的過度儲蓄,並鼓吹只消費不生產階級(貴族地主僧侶官吏等)的寄生性消費的必要性,認為這是防止生產過剩,實現資本積累所必需的。英國的J.A.霍布森(1858~1940)認為,周期性經濟衰退的正常原因,是過度儲蓄引起的社會對消費品的需求趕不上生產的增長,而儲蓄過度的根源則在於資本主義國民收入的分配的不當,並鼓吹由國家採取改善國民收入分配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措施。
投資過多理論 用投資過多,即生產資料的生產過多,而消費資料的生產則相對不足來解釋危機,最先始於俄國的Μ.И.杜岡-巴拉諾夫斯基(1865~1919)和德國的A.施皮特霍夫(1873~1957)。其後的主要代表者有瑞典G.卡塞爾(1866~1945)和K.維克塞爾(1851~1926)。英國A.C.庇古和D.H.羅伯遜(1890~196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著作中用多種原因來解釋危機,投資過多也是原因之一。投資過多論者一般根據經濟周期的如下事實,即固定資本的生產在高漲階段有很大增加,在蕭條階段減縮很多,而消費資料的生產在經濟周期各階段則變動不多。他們一般把經濟高漲的動因,歸結為新技術的發明,新市場的開拓以及蕭條階段利率很低。至於危機的產生,據認為是由於高漲階段的生產資料的生產過多或供給過多。所謂生產資料的供給過多,可看做是對生產資料的需求不足,後者則可看做是由於儲蓄不足,而儲蓄不足則可看做是消費過多。所以這種理論又可稱為資本短缺理論或消費過多理論。
純貨幣危機理論 用貨幣信用因素和心理因素來解釋危機,曾是19世紀資產階級經濟學的一種主要的危機理論。在整個19世紀,特別是19世紀70年代以前,除英國的機器大工業已有一定程度發展以外,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正處於資本主義生產方興未艾時期。作為危機前導的高漲階段,通常伴有投機和創設新公司的熱潮,信用有著過度擴張。所以危機通常先在商業中、在貨幣信用領域中發生;至於生產領域的表現則比較輕微。危機和蕭條的持續時間,大都持續幾個月,一部分持續一兩年。另一方面,否認普遍生產過剩可能性的“薩伊法則”在資產階級經濟學中占據優勢,因而危機被說成是資本主義價格機制的正常作用受到外在因素之偶然的干擾的暫時現象。
英國R.G.霍特里(1879~1971)經濟周期論在20世紀最初30年期間的一系列著作中堅持認為,經濟周期和危機是純粹的貨幣現象。不僅周期性經濟波動之唯一的和充分的原因,在於銀行體系周期地擴張和緊縮信用,並且之所以會發生危機,完全是由於繁榮後期,銀行體系被迫不得不採取緊縮信用的政策造成的。
貨幣的投資過多理論 這種理論的主要倡導者是奧地利學派的現代主要代表者如F.von哈耶克、L.von米塞斯(1881~1973)和英國倫敦大學的L.C.羅賓斯(1898~1984)等。它與純貨幣危機理論相同之處是,認為銀行體系的信用膨脹,是破壞經濟體系的均衡,引起經濟擴張並導致必不可避免的危機和蕭條的根本動因。但並不把危機解釋成純貨幣現象,而是同投資過多理論一樣,認為發生危機的原因,在於貨幣因素引起的物質生產領域兩大部門之間的組合比例的失調,即生產資料生產部門與消費資料生產部門相對而言,前者相對地生產過多,而後者則相對地生產不足。哈耶克在《物價與生產》(1931)一書中對這種理論作了系統的闡述。這種理論的重要特點,是以充分就業(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資源均已用於生產)的均衡狀態作為出發點。據稱,在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下,設若銀行體系的貸款利率(亦稱市場利率)低於均衡利率(亦稱自然利率),就會出現貨幣資本的供給超過人們自願的儲蓄的信用膨脹。資本家藉助銀行體系擴大的貨幣供應量進行的投資,使得原來用於製造消費品的生產資源,轉用於創造資本財貨(廠房機器原材料等),從而引起消費品的生產和供給的減少。當這種來自信用膨脹的投資變成人們的貨幣收入以後,按照哈耶克的假定,消費者將努力恢復他們原來的消費水平,由此導致消費品價格上漲。另外,銀行體系由於受法律的限制或營業習慣的限制,不可能無限地擴張信用,儲蓄未能隨收入的增加相應增加和信用緊縮,這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表現為貨幣資本的供給的短缺。貨幣資本供給短缺引起兩種結果:或者是繁榮階段進行的投資(建造廠房添置設備)半途而廢,或者是已經生產出來的資本財貨因貨幣資本的供給短缺而銷路疲滯,價格下跌,這就是危機。哈耶克把危機和蕭條看做是繁榮期間的信用膨脹必然帶來的惡果,主張讓市場機制去清除這種惡果,堅持反對任何擴大貨幣流通量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措施。

經濟周期論經濟周期論
“創新”經濟周期理論 原籍奧地利的美國J.A.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1912)和《經濟周期:資本主義過程的理論、歷史和統計分析》(1939)等著作中認為,資本主義之所以表現為生產技術經常有所改進,國民收入經常有所增長,其根本的動因,在於為數不多的、富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家率先進行的創新活動。所謂創新,指採用新的生產技術,製造新的產品,發現和利用新的原料,開拓新的市場以及改變企業的組織形式。率先進行創新的企業家,藉助銀行提供的貸款,創辦新企業,開發新產品,改進產品的品質,降低產品的成本,從而獲得企業利潤。當一項創新被證明為成功時,其他按陳規辦事的經理人員群起仿效,造成經濟高漲。每一次創新造成的經濟高漲之所以必然繼之以危機和蕭條,據說這是由於高漲期間,生產者和消費者為過度的樂觀心理所支配,生產者過高估計了社會對產品的需求,從而過度地擴大了投資;消費者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收入,常常用抵押貸款方式購買耐用消費品;消費者的過度購買又促進了生產者的過度投資。所以熊彼特實際上是把危機和蕭條的根源,歸結為人們錯誤的心理狀態引起的過度投資和過度舉債。
熊彼特認為,從18世紀後期到20世紀30年代期間,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變化存在著三種經濟周期:①蘇聯Н.Д.康德拉季耶夫(1892~1938)於1925年提出的大周期(或稱長波),這種周期的長度為50~60年。②法國C.朱格拉(1819~1905)於1862年談到的平均長度為10年左右的經濟周期。③平均長度大約40個月的小周期,亦稱短波,或美國J.基欽談到的基欽周期。熊彼特認為,上述現象可以從他的創新理論得到很好的解釋:創新的特點之一是,它不是均勻地連續出現,而是時斷時續地出現,所以經濟發展的進程表現為繁榮與蕭條交替更迭,反覆出現。大周期根源於影響巨大曆時持久的創新,如第一個長波導源於產業革命帶動的機器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第二個長波來自鐵路的興建和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第三個長波標誌著電氣、化工和汽車工業蓬勃興起的時代。至於通常所說的經濟周期和短波,則可用影響較小的創新加以說明。
資本存量調整理論 這是20世紀30年代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廣泛流傳的一種周期理論。挪威R.弗里希(1895~1973)的《動態經濟學中的擴散問題和衝擊問題》(1933)一文可視為這一理論的先驅者。它的主要倡導者有美國P.薩繆爾森A.漢森、R.M.古德溫、J.S.杜森伯里(1918~ ),英國R.F.哈羅德(1900~1978)、N.卡爾多,瑞典E.倫德堡(1907~ ),荷蘭J.丁伯根(1903~ )等。英國J.R.希克斯(1904~ )的《經濟周期理論》(1950)則是綜合各家之說而又自成一體,用比較通俗的形式系統地闡述這一理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這種理論的表達形式多種多樣,有的單純用文字闡述,有的採用數學方法的推論,有的結合實際統計資料進行經濟計量學的估算參數;在數學模型中,有的使用固定參數的線性方程,有的引進非線性方程。但它們一般包括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論點:①吸取凱恩斯的“有效需求說”,即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的生產和就業,取決於總支出或總需求,即取決於私人消費、私人投資、政府開支和進出口餘額等四項之和。②投資支出的變動是決定經濟波動之關鍵性因素。就是說,淨投資的變化引起的資本存量的變動,標誌著和決定著經濟活動之循環變動,故名資本存量調整理論。③用“乘數原理”與“加速度原理”的相互作用、自我加強來解釋國民收入之累積性的上下波動。
所謂“乘數原理”是說,一個社會的總支出或總需求的各個項目中,除消費支出以外的其他任何一個項目之自發的初始的變化(增加或者減少),通過連續帶動消費需求和消費品的生產,將引起國民收入若干倍的變化(增加或者減少)。所謂“加速度原理”則是描述物質產品的生產的一種技術方面的數量關係,即在使用固定資本的情況下,為了增產一定量的產品所需要增加的投資(建造新廠房增添新設備和原材料等)將是增產的產品價值的若干倍。這樣,任何外生因素(如自發的私人投資或者政府開支或者出口)的增減變化,通過經濟體系內部的消費需求與投資支出這兩項因素之相互推動這一自我加強的運行機制,使國民收入的變動進程,表現出典型的經濟周期型式。
簡評 資產階級各種經濟周期理論之共同的錯誤在於,它們把一些對社會資本的生產和再生產的實際進程會發生影響的因素,諸如貨幣信用情況,心理因素,生產的技術條件乃至國家的政策措施等等,說成是周期性經濟波動的原因。這顯然是用一些表面上確實存在的現象,來掩蓋資本主義經濟周期和危機的實質性原因,否認周期地發生的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參考書目
 G.哈伯勒著,朱應庚等譯:《繁榮與蕭條》,商務印書館,北京,1963。(G.Haberler, Prosperity and Depression: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Cyclical Movements,new revised and enlarged edition,Georg Allen & Unwin Ltd.,London,1958.)
 J.R.Hicks,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the Trade Cycle,The Clarendon Press,Oxford,1959.
 R.E.Lucas Jr., Studies in Business-Cycle Theory,Basil Blackwell,Oxford,1981.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