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伊法則

在十八世紀末,面對胃口特大的消費,供給的表現不再如人們首先想像的那樣虛弱和膽怯。在1820年前後,供給已扮演重要的角色。薩伊法則被提出。
薩伊法則又稱市場法則:在正常情況下,市場上的一種供給會引起對它的需求。布羅代爾提供的一個未具名的解釋為:遲早將供應市場的任何產品,在其生產過程中,帶動了金錢的分配:必須買原料,付運費和發工資。分發的金錢在正常情況下遲早將以需求的形式,或者說,以購買的形式重新出現。供給與自己訂下約會。
米希勒於1842年所寫或可作為註腳:“紡織業到了窮途末路,行將窒息的地步:倉庫里貨物充斥,找不到任何銷路。驚慌失措的製造商既不敢繼續開工,又不敢讓這些消耗巨大的機器停下來。。。價格下跌,仍無濟於事;一跌再跌之下,棉花已跌到六蘇。。。於是發生了一件意外之事。六蘇一詞終於使人覺醒。成百萬顧客,一些從不購物的窮人,開始行動起來。一旦人民插手其事,就可以看到他們的購買力該有多大。倉庫一下被搬空。機器重又狂熱地運轉。。。法國發生了一場悄悄的但又偉大的革命;這是一場清潔革命:窮人家裡得到了美化:有史以來許多人家裡從未有過的內衣、床單、桌布、窗簾,一下子就應有盡有了。”
參考《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