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

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

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像姿勢自然優美,呈觀水中月姿勢,故稱水月觀音。水月觀音的形象是最早唐代畫家周 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中的觀自在菩薩創造的造型,之後廣泛流傳,宋代較為流行並逐漸世俗化。

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水月觀音菩薩
元代
1955年出土於西城區高67厘米
此尊觀音菩薩像姿勢自然優美,呈觀水中月姿勢,故稱水月觀音。水月觀音的形象是最早唐代畫家周 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中的觀自在菩薩創造的造型,之後廣泛流傳,宋代較為流行並逐漸世俗化。
菩薩像頭戴寶冠,寶冠上有小化佛,已殘。額頭寬闊,雙目微閉,端莊慈祥,氣質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態優美。觀音上身穿袈裟,下身著長裙,胸前及衣裙上飾聯珠瓔珞,手腕戴臂釧,全身裝飾十分繁縟。通體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質潔白細膩。觀音的製作採用了模印、琢、捏塑等多種裝飾手法,將觀音菩薩自在安詳的宗教氣質和內涵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了元代景德鎮高超的瓷塑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