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寺塔

景德寺塔

景德寺塔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開元寺遺址陵陽山第三峰。晉初名永塔。唐稱開元寺塔,宋稱景德寺塔,亦稱多寶塔,明、清又稱永寧塔。現存塔為九級六面磚塔,高34米。作為安徽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景德寺塔古秀珍幽,高大雄偉,是宣州古城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宣城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徵。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安徽宣城景德寺塔安徽宣城景德寺塔
景德寺塔始建於西晉永寧年間(公元302年),塔隨時間的推移曾有多次更名。最初,古塔名為永塔,後塔名隨寺名更改而改,唐稱開元寺塔,宋稱景德寺塔,亦稱多寶塔,清稱永寧塔。

古塔原位於開元寺右側,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寺廟已毀於戰火,但這座千年古塔風光依舊它南與謝眺樓、鱷魚湖,北與廣教寺雙塔、敬亭山交相輝映。歷代文壇巨匠李白杜牧白居易文天祥梅堯臣湯顯祖以及佛門高僧黃櫱鑒真等曾經先後登臨,並留有大量詩文。

建築

結構

塔為六面形樓閣式磚塔,造型奇巧,刻畫玲瓏。塔高九級,三十四米磚木結構、塔體堅實、底邊八米直徑,塔頂有三戟護環鐵柱沖天。

特色

其建築特色是塔身直出地面,沒有台基。在每層每邊券門兩旁各有一燈龕,各層塔檐與平座相結合。塔內結構為空筒式,並有木製梯道,遊人可登至頂層。各層向上逐漸收分,使塔身外部造型形成優美的曲線。塔剎全部以金屬材料製成,承露盤上是三圈相輪,再上是寶蓋、寶珠,上有拉鏈六條。歷代至明清、民國對古塔均有修葺。建國後又作過兩次維修,雖非原貌,但仍保存宋塔建築之特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