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電路分析教程

電路的分析方法 電路定理與套用 移相電路的套用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07年6月1日)
外文書名: Electric Circuit Analysis
平裝: 41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40214482
條形碼: 9787040214482
尺寸: 22.4 x 17 x 2.8 cm
重量: 540 g

內容簡介

《電路分析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燕慶明
主編)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內容符合教育部最新頒
布的《高等學校電路分析基礎教學基本要求》。全書共10章,其內容包括:
導論、基本概念、電路的分析方法、電路定理與套用、正弦交流電路、選頻
電路與諧振、雙口網路分析、動態電路的瞬態分析、非線性電路分析和網路
矩陣方程。本書體系合理、內容精煉、圖文並茂、例題豐富、突出套用,非
常適合作為培養套用型本科生的教材。特別是本書既介紹了本學科最新成果
,通過“擴展與思考”等方式介紹了科技與人文、科學與藝術的統一美,文
理滲透,啟發誘導,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電路分析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可供高
等學校的電子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
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等專業的本科生作為“電路分析基礎
”或“電路”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廣大科技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電路理論發展簡史
1.1.1 早期的理論發現
1.1.2 重要發明及其套用
1.2 電路、信號與系統
1.2.1 電路
1.2.2 信號
1.2.3 系統
1.3 電路分析課程的任務
第2章 基本概念
2.1 電路及其物理量
2.1.1 電路模型
2.1.2 電流與電壓
2.1.3 功率與能量
2.2 基爾霍夫定律
2.2.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KCL)
2.2.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KVL)
2.3 電阻元件
2.3.1 電阻元件與歐姆定律
2.3.2 電阻的串聯與並聯
2.4 電源元件
2.4.1 電壓源與電流源
2.4.2 實際電源的模型及等效
2.4.3 受控源
2.5 儲能元件
2.5.1 電容元件
2.5.2 電感元件
2.5.3 電容與電感的等效
2.6 等效變換
2.6.1 從事實到結論
2.6.2 Y-△等效變換
2.7 套用
2.7.1 電梯接近開關
2.7.2 直流電橋與熱敏電阻套用
小結
習題
第3章 電路的分析方法
3.1 電路的拓撲圖
3.2 支路電流法
3.2.1 KCL和KVL方程的獨立性
3.2.2 支路電流法
3.3 網孔分析法
3.4 節點分析法
3.5 含運算放大器電路的分析
3.6 套用:電阻應變器檢測電路
小結
習題
第4章 電路定理與套用
4.1 疊加定理
4.2 替代定理
4.3 等效電源定理
4.3.1 戴維寧定理
4.3.2 諾頓定理
4.4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4.5 特勒根定理
4.6 互易定理
4.7 套用:D/A轉換電路
小結
習題
第5章 正弦交流電路
5.1 正弦信號與相量
5.1.1 正弦信號
5.1.2 相量
5.2 電路的相量模型
5.2.1 KCL和KVL的相量表示
5.2.2 基本元件的相量模型
5.3 阻抗與導納
5.3.1 阻抗
5.3.2 導納
5.4 相量分析的一般方法
5.4.1 網孔分析法
5.4.2 節點分析法
5.4.3 戴維寧等效法
5.5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5.5.1 平均功率
5.5.2 復功率
5.5.3 共軛匹配
5.6 耦合電感電路
5.6.1 耦合電感的連線埠方程
5.6.2 耦合電感的等效
5.7 變壓器電路
5.7.1 全耦合變壓器
5.7.2 理想變壓器
5.8 三相電路
5.8.1 三相電源
5.8.2 三相電路的連線與計算
5.8.3 Y形與△形負載的等效變換
5.9 套用
5.9.1 移相電路的套用
5.9.2 日光燈電路分析
5.9.3 雙電容振盪器
小結
習題
第6章 選頻電路與諧振
6.1 網路函式
6.1.1 網路函式與頻率特性
6.1.2 波特圖的概念
6.1.3 濾波器的概念
6.2 典型網路的頻率特性
6.2.1 低通頻率特性
6.2.2 高通頻率特性
6.2.3 帶通頻率特性
6.2.4 帶阻頻率特性
6.3 多頻信號的電路回響
6.3.1 周期性非正弦信號
6.3.2 多頻信號的穩態回響
6.4 串聯諧振電路
6.4.1 串聯諧振
6.4.2 頻率特性
6.5 並聯諧振電路
6.5.1 並聯諧振
6.5.2 頻率特性
6.5.3 雙電感和雙電容並聯諧振
6.6 套用
6.6.1 電子音樂信號的合成與選擇
6.6.2 雙音多頻電話音調合成
6.6.3 低音音調控制電路
小結
習題
第7章 雙口網路分析
7.1 雙口網路的參數方程
7.1.1 Y參數方程
7.1.2 Z參數方程
7.1.3 H參數方程
7.1.4 A參數方程
7.2 網路函式與特性阻抗
7.2.1 策動點函式
7.2.2 轉移函式
7.2.3 特性阻抗
7.3 雙口網路的等效與組合
7.3.1 雙口等效
7.3.2 雙口網路的組合
7.4 套用
7.4.1 Ⅱ形衰減器的設計
7.4.2 同軸電纜的套用
小結
習題
第8章 動態電路的瞬態分析
8.1 一階電路:零輸入回響
8.1.1 一階電路與換路定律
8.1.2 零輸入回響與時間常數
8.2 一階電路:零狀態回響
8.2.1 零狀態回響的概念
8.2.2 階躍函式與階躍回響
8.2.3 線性與時不變性
8.3 一階電路:三要素法
8.4 衝激函式與衝激回響
8.4.1 單位衝激函式
8.4.2 衝激回響
8.5 二階電路與零輸入回響
8.5.1 二階電路方程
8.5.2 零輸入回響
8.6 二階電路的零狀態回響
8.6.1 階躍回響與衝激回響
8.6.2 運算元方法
8.7 狀態方程
8.8 套用
8.8.1 不失真分壓器設計
8.8.2 定時器電路分析
8.8.3 汽車自動點火電路分析
小結
習題
第9章 非線性電路分析
9.1 非線性電阻元件
9.1.1 非線性電阻特性
9.1.2 非線性電阻串聯
9.1.3 非線性電阻並聯
9.2 直流分析與套用
9.2.1 直流工作點
9.2.2 數值方法
9.3 小信號分析
9.4 非線性動態電路
9.4.1 非線性電容與電感
9.4.2 非線性狀態方程
9.5 電路中的渾沌現象
9.6 套用
9.6.1 簡單的數字邏輯電路
9.6.2 非線性電路在自動生產線中的套用
9.6.3 全波整流濾波電路
小結
習題
第10章 網路矩陣方程
10.1 網路矩陣
10.1.1 基本關聯矩陣
10.1.2 基本割集矩陣
10.1.3 基本迴路矩陣
10.2 特勒根定理的矩陣形式
10.3 矩陣分析法
10.3.1 矩陣節點方程
10.3.2 矩陣迴路方程
小結
習題
全書回顧
附錄
附錄A 部分國際單位制(SI)單位和(SI)詞頭
附錄B 實際電阻器和電容器的套用知識
部分習題答案
索引
參考文獻
彩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