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爾茨運動

普法爾茨運動(Pfalzian orogeny)曾譯法爾琴運動、法爾茲運動,由史蒂勒(H. Stille)於1924年創名。海西構造運動的第五幕,發生時代在二疊紀末。

普法爾茨運動(Pfalzian orogeny)曾譯法爾琴運動、法爾茲運動,由史蒂勒(H. Stille)於1924年創名。海西構造運動的第五幕,發生時代在二疊紀末。在德國薩爾州(Saarland)和萊茵蘭德—普法爾茨(Rhinland Pfalz)州(萊茵河通過本州的東部)黑森林山(Hessen Wald)地區,三疊系下統的斑砂岩統(Buntsandstein)不整合於二疊系赤底統(Rotliegende)之上。運動遺蹟見於下列地區:法國的孚日山脈(Vosges)、西班牙與法國邊界上的庇里牛斯山、英國、阿爾卑斯山西段。在俄羅斯的烏拉爾山脈和阿根廷境內的科迪勒拉山也有同期構造運動。李四光(1931年)認為與中國的蘇皖運動相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