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抒情詩精選集

普希金抒情詩精選集

《普希金抒情詩精選集》是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本書收錄了普希金的優秀抒情詩作品。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普希金抒情詩精選集 普希金抒情詩精選集

《普希金抒情詩精選集》是由我國著名詩人、翻譯家穆旦翻譯的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的抒情詩作品集。普希金的詩歌像海波的喋喋一樣柔和、優美,像松脂一樣濃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淨,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一樣的堅強而有力。它有一種非言語所能形容的迷人的美和優雅,一種耀目的光彩和溫和的潤澤;它有豐富的音樂、語言和聲韻的和諧;它充滿了柔情。充滿了創造的想像廈詩的表現的喜悅。穆旦的譯詩被稱為“使用現代的語言達到舊詩的簡潔”,獨具風格,受到社會和讀者的廣泛認可。

《普希金抒情詩精選集》是怎樣的詩行啊!一方面是古代的雕塑的嚴格的單純,另一方面是浪漫詩歌的音韻的美妙的錯綜,這兩者在他的詩韻中融合起來了。它所表現的音調的美和俄國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樣柔和、優美,像松脂一樣濃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淨,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一樣的堅強而有力。它有一種非言語所能形容的迷人的美和優雅,一種耀目的光彩和溫和的潤澤;它有豐富的音樂、語言和聲韻的和諧;它充滿了柔情.充滿了創造的想像廈詩的表現的喜悅。

普希金用他短暫的38年的生命給俄羅斯文學和世界文學寶庫留下了豐厚的、無可替代的遺產。他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屠格涅夫稱他“創立了我們的詩歌語言和我們的文學語言”,高爾基稱他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別林斯基則認為他是“俄羅斯第一位詩人和藝術家”。

出版信息

出版社: 當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8月

ISBN: 9787509005255

開本: 16開

定價: 28.00 元

圖書目錄

目 錄

※ 1813

給娜塔麗亞 ……………………………………………………1

※ 1814

經 歷 ……………………………………………………………6

飲酒作樂的學生 ………………………………………………8

拉伊莎致維納斯,並奉以明鏡 ………………………………13

致巴丘希科夫 …………………………………………………14

羅 曼 斯 ……………………………………………………18

※ 1815

給娜塔莎 ……………………………………………………21

水 和 酒 …………………………………………………… 22

給利金尼 ……………………………………………………23

給巴丘希科夫 …………………………………………………26

艾爾巴島上的拿破崙 …………………………………………28

夢 幻 者 32

戰死的騎士 36

玫 瑰 38

淚 珠 39

安納克利融的墳墓 40

※ 1816

窗 42

秋天的早晨 43

真 理 45

哀 歌 46

月 亮 47

歌 者 49

致 夢 神 50

歡 樂 51

安納克利融的金盞 52

醒 54

※ 1817

致卡維林 55

給A·M·葛爾恰科夫公爵 56

題紀念冊 59

“再見了,忠實的樹林” 60

給克利夫左夫 61

※ 1813—1817

老 人 62

給黛利亞 63

園亭題記 65

※ 1818

給夢幻者 66

給一個媚人精 67

致恰達耶夫 69

※ 1819

多 麗 達 71

致謝爾賓寧 72

告 家 神 74

歡快的筵席 75

皇 村 76

“在附近山谷後” 77

“一切是幻影” 79

※ 1820

“白晝的明燈熄滅了” 80

致—— 82

“我毫不惋惜你” 83

“我看見了亞細亞” 84

“成卷的白雲” 85

※ 1817—1820

給 麗 拉 86

忠 告 87

※ 1821

繆 斯 88

“我耗盡了我自己的願望” 89

少 女 90

“誰看過那地方” 91

“我就要沉默了” 93

“我的朋友,我已經忘了逝去的” 94

青年的墳墓 95

“希臘的女兒” 97

第 十 誡 98

“要是你對溫柔的美人” 99

“最後一次了” 100

※ 1822

給 友 人 101

給B·Φ·拉耶夫斯基 103

給Φ·H·格林卡 105

給阿捷里 107

※ 1823

小 鳥 108

“翻騰的浪花” 109

夜 110

“狡獪的魔鬼” 111

“當我年幼的時候” 113

惡 魔 114

“我是荒原上自由的播種者” 116

生命的驛車 117

“我們的心是多么頑固” 118

※ 1824

“一切都完了” 119

“你負著什麼使命” 120

致 海 船 121

致 大 海 122

“噢,玫瑰姑娘” 125

致巴奇薩拉宮的噴泉 126

“你憔悴而緘默” 128

北 風 129

“即令我,這贏得美人兒心許的人” 130

警 句 131

“不顧人言譴責” 132

※ 1825

焚毀的信 133

給柯茲洛夫 134

聲譽的想望 136

給Π·A·奧西波娃 138

“保護我吧” 139

給 克 恩 141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143

酒神之歌 144

“田野上殘留的一枝花朵” 145

“一切都為懷念你而犧牲” 146

“欲望的火” 147

“我的姐姐的花園” 148

譯自葡萄牙文 149

“只有玫瑰枯萎了” 152

※ 1826

默 認 153

先 知 155

※ 1820—1826

友 誼 157

※ 1827

給З·A·渥爾康斯卡婭郡主 158

給Ek·H·烏沙科娃 159

天 使 160

詩 人 161

“在金碧輝煌的威尼斯城” 162

“在權貴的榮華的圈子中間” 163

“啊,春天” 164

※ 1828

回 憶 165

“枉然的賦與” 166

“美人啊,那喬治亞的歌” 167

預 感 168

“韻 律” 170

毒 樹 173

小 花 175

“唉,愛情的絮絮的談心” 176

※ 1829

給E·Π·波爾托拉茨卡婭 177

“驅車臨近伊柔列驛站” 178

征 象 180

頓 河 181

“我愛過你” 182

“我們走吧,朋友” 183

“每當我在喧譁的市街漫步” 184

“集合號在響” 186

“我也當過頓河的騎兵” 187

※ 1830

“我的名字” 188

新 居 189

“當我以臂膊” 190

致 詩 人 191

哀 歌 192

告 別 193

“我在這兒” 194

招 魂 195

不 寐 章 197

茨 崗 198

“有時候,當往事的回憶” 199

※ 1831

回 聲 201

※ 1832

給—— 202

“司葡萄的快樂的神” 203

※ 1833

“要 不 是” 204

“像一層斑駁的輕紗” 205

※ 1834

“夠了,夠了,我親愛的” 206

“我鬱郁地站在” 207

※ 1835

頌詩第五十六首 208

烏 雲 209

“我原以為” 210

旅 人 211

※ 1836

“想從前” 215

※ 1827-1836

黃金和寶劍 218

“為什麼我對她傾心” 219

……

編輯推薦

★王小波說:穆旦的譯作是比鞭子還有力量的鞭策。

★周鈺良說:穆旦先生的譯作是使用現代的語言達到舊詩的簡潔。

★別林斯基說:普希金被公認為俄國第一個藝術的詩人。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

★讀者說:詩人普希金是不朽的!詩人和翻譯家穆旦是不朽的!

1837年2月10日,普希金因為決鬥而失去生命。當時有人感嘆““俄國詩歌的太陽沉落了!”普希金,這位“詩歌的太陽”,以其短暫的38年的生命,成為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別林斯基讚嘆他的詩作道:“這是怎樣的詩行啊!一方面是古代的雕塑的嚴格的單純,另一方面是浪漫詩歌的音韻的美妙的錯綜,這兩者在他的詩韻中融合起來了。它所表現的音調的美,和俄國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樣柔和、優美,像松脂一樣濃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淨,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一樣的堅強而有力。它有一種非言語所能形容的迷人的美和優雅,一種耀目的光彩和溫和的潤澤;它有豐富的音樂、語言和音韻的和諧;它充滿了柔情,充滿了創造的想像及詩的表現的喜悅。”

普希金以其多彩的詩句贏得了讀者永久的愛戴,也以其坎坷和生命的傳奇引起世人的噓息。穆旦也是如此。

穆旦出身於海寧望族,和金庸為同族兄弟。11歲開始寫詩;17歲入清華大學;20歲參加校護衛隊,隨校轉移昆明,親歷了“世界教育史上艱辛而具有偉大意義的長征”,步行3500里,歷時68天;22歲執教西南聯大;24歲參加中國遠征軍,赴緬甸抗日,幾度在生命的邊界穿梭;27歲任《新報》主編;31歲赴美留學;33歲畢業,毅然歸國要報效祖國;兩年的短暫平靜後,是長達十餘年的迫害,直至生命終結。

苦難對於中國人而言,不算特別。特別的是穆旦的堅韌、不息。天堂、地獄般的生活反差沒有讓他沉淪、棄世,近距離體會過死亡的穆旦對生命的解讀和掌控絕非常人可比。雖然二十多歲已經享有桂冠詩人的稱號、被詩壇矚目,但當詩歌創作不得不終止時,穆旦拿起了譯詩的筆。在白日身心飽受摧殘後,暗夜裡他竟然還能從容創作。18年間,穆旦翻譯、出版的詩集數量可觀,尤其是《唐璜》和《普希金詩選》的完成令人感佩。前者體現的是穆旦的超人毅力,後者則是赤子之心——命運的不公並不能減退穆旦的愛國熱情,為了國家的需要,他自學了俄語。

鑽石總會閃爍。繼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詩壇對穆旦的推崇後,沉寂了四十年,八十年代人們再度發現了穆旦。重新發現後的熱情更是濃烈。

穆旦的詩歌被推崇為“白話以來最值得閱讀的”。穆旦的翻譯因為是“詩人譯詩”,更被推崇為絕對的權威譯本。而且,也確實沒有其他譯者一個人翻譯出拜倫、雪萊、濟慈,讓三位詩人的不同風格在同樣的把握下體現鮮明。

王小波在談到穆旦先生譯作時曾說“對我來說,他們的作品是比鞭子還有力量的鞭策。提醒現在的年輕人,記住他們的名字,讀他們譯的書,是我的責任。”

願以這本精彩的詩選奉獻給新一代的年輕人。

譯者簡介

普希金抒情詩精選集 普希金抒情詩精選集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錚,另有筆名“粱真”等。1929年考入天津南開中學,讀書時開始詩歌創作,並參加抗日活動。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抗戰爆發後,隨校長途跋涉,進入西南聯大。1940年由西南聯大畢業,留校任助教,同時與鄭敏、杜運燮、袁可嘉、王佐良等青年詩人跟隨當時在聯大教書的英國青年詩人燕卜遜一起,讀艾略特、讀奧登等近現代歐美詩歌,形成了一個被稱為“昆明的現代派”的小團體。

1942年2月,參加“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抗日戰場。5月到9月,親歷了對日軍作戰及滇緬大撤退。1945年在瀋陽創辦《新報》,任主編。因為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穆旦、唐湜、辛迪、陳敬容、杜運燮、杭約赫、鄭敏、唐祈、袁可嘉9人共同出版詩集《九葉集》,故而得名“九葉派”。1949年赴美留學,1952年獲文學碩士學位。1952年底攜夫人周與良女士一同回國。1953年任南開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1954年開始隔離審查,至1972年“五七幹校”勞改結束,回到南開大學圖書館做雜務,這18年間,穆旦的詩歌創作幾近停止,卻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完成了大量的英文和俄文詩歌翻譯。其中包括普希金、拜倫、雪萊、濟慈、布萊克、丘特切夫等多人作品,穆旦由此從一位著名的詩人轉變為著名的翻譯家。穆旦的譯詩獨具風格,被稱為“使用現代的語言達到舊詩的簡潔”,受到社會和讀者的廣泛認可。

1975年,穆旦恢復了詩歌創作。1977年2月26日,因心臟病突發不幸去世,結束了詩人坎坷卻瑰麗的一生。

作者簡介

普希金抒情詩精選集 普希金抒情詩精選集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1837):出生於莫斯科一個貴族家庭。普希金少年早慧,七八歲便開始寫詩。在早期的詩作中,他是浪漫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急先鋒。1820年,普希金髮表了他的第一部敘事詩《魯斯蘭·柳德米拉》,含有民主主義,觸怒了沙皇亞歷山大一世,被流放到俄國南部。在那裡,普希金寫了不少熱情浪漫的詩作,表達了詩人嚮往自由的政治情緒。1829-1836年,普希金的創作達到了高峰,其間幾乎每部作品都在俄國文學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普希金娶年輕的納塔利婭·尼古拉耶芙娜·岡察洛娃為妻,她是個遠近聞名的美人,在上層社會也很有名氣。據說沙皇尼古拉一世垂涎她的美色,所以慫恿法國籍憲兵隊長丹特斯褻瀆納塔利婭,沙皇政府散布流言,給詩人和他的朋友們寫些侮辱性的匿名信。普希金為維護自己的聲譽,只好與丹特斯進行決鬥。 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在決鬥中腹部受了重傷,2月10日,這位偉大的俄國詩人,心臟停止了跳動。詩人38年的短暫一生卻給俄國文學,也給世界文學寶庫留下了豐厚的、無可替代的遺產。他的詩具有很高藝術成就和無言的藝術魅力。他被譽為俄羅斯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屠格涅夫稱他“創立了我們的詩歌語言和我們的文學語言”,高爾基稱他為“世界上極偉大的藝術家”,別林斯基則認為他是“俄羅斯第一位詩人和藝術家”。

為了紀念普希金,人們把他出生的皇村改名為普希金(1796年葉卡捷琳娜大帝就在這裡去世,故原名皇村)。這裡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而且著名的波爾金諾村也在這附近。

1826年普希金得到了沙皇的赦免,獲準到到任何地方居住。普希金在1831年和岡恰羅娃結婚後,到聖彼得堡定居。全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正是設在那裡,這是俄羅斯最古老的普希金博物館。它的歷史始於1879年,陳列在前皇村中學的展覽品展述普希金的年輕時代。

全俄羅斯普希金博物館綜合體的核心地是普希金的住房,它位於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噴泉河邊的大樓。普希金在這裡度過了自己生命的最後幾年。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在搏鬥中受了致命傷。他被送到噴泉河邊的房子裡並在二天后於那裡逝世。

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建有普希金博物館,列寧格勒有普希金故居紀念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和附近的三山村以及普希金安葬地聖山修道院,已改為普希金文物保護區。

普希金安葬在“米哈伊科夫斯科耶”博物館保護區附近的聖山修道院。這個修道院建於16世紀,是俄羅斯最受景仰的教堂之一。詩人到這裡謁拜過祖墳。按詩人的遺囑他被安葬在這裡。詩人之墓己宣布為俄羅斯聯邦各族人民的民族財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