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餘暉

晚霞餘暉

晚霞餘暉是日落後於蒼穹上所展現的白色或玫瑰色的光暉,其因為太陽光斜照至地球時遇到懸浮在大氣層高處的細小塵粒產生散射而成,而其通常會在日落後在雲層最高處之上形成。不過日出時亦會有因陽光散射而成的餘暉,但不稱為晚霞,且較為淡雅。

概念

晚霞餘暉晚霞餘暉
晚霞餘暉日落後於蒼穹上所展現的白色或玫瑰色的光暉,其因為太陽光斜照至地球時遇到懸浮在大氣層高處的細小塵粒產生散射而成,而其通常會在日落後在雲層最高處之上形成。不過日出時亦會有因陽光散射而成的餘暉,但不稱為晚霞,且較為淡雅。

史事

公元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時,在世界各地皆出現了特別鮮紅的日落景色,這是因為大量火山灰被吹至高空,並被高空的大氣氣流帶至世界各地。愛德華·蒙克的畫作《吶喊》(The Scream)正是描繪此時期的晚霞餘暉。

芍藥屬牡丹栽培品種

1.來源信息編輯

種質名稱:晚霞餘暉
晚霞餘暉晚霞餘暉

種質外文名:treepeony‘WANXIAYUHUI’
科名:芍藥科
科拉丁名:Paeoniaceae
屬拉丁名:Paeonia
屬名:芍藥屬
種名或亞種名牡丹
種拉丁名:P.suffruticosa
原產地:菏澤
省:山東
來源地:山東菏澤
歸類編碼:11132113113
資源類型:選育品種

2.基本描述

主要特性:優質,抗逆
主要用途:藥用,生態,觀賞
氣候帶:暖溫帶,溫帶
生長習性:中花,中度喜光稍耐半陰,喜溫和,具有一定耐寒性,忌酷熱,適宜高燥,懼濕澇
開花結實特性:多年生長,性成熟期3~5年,盛花期4~40年,採種日期154月中下旬
特徵特性:荷花型,花紫紅色,花瓣大而平展,質軟,雄蕊多,花絲下部紫紅色,房衣紫紅
具體用途種苗、生態、觀賞、藥用
觀測地點:北京
選育單位:山東菏澤百花園
關聯項目及編號:平台資源整合

3.位置信息

海拔:1100m
經度:E105°42'
緯度:N35°20'
土壤類型:砂質壤土
生態環境:暖溫帶 溫帶
平均溫度:14.06℃
平均降雨量:706.7mm
記錄地址:北京良鄉

4.資源保存

保存單位: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保存資源類型:植株
保存方式:異地保存
實物狀態:好

相關條目

落日餘暉
朝晚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