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這首詩色彩淡素,渾成無跡,後人嘆為“天籟”之作。上來四句,頗有氣勢,尺幅千里,一氣直下。詩人用淡筆隨意一揮,便把這江山勝處的風貌勾勒出來了,而且還傳遞了神情。作者在千里煙波江上,揚帆而下,心境十分悠然。一路上也未始無山,但總不見名山,直到船泊潯陽城下,頭一抬,那秀拔挺出的廬山就在眼前突兀而起,“啊,香爐峰,這才見到了你,果然名不虛傳!”。

作品信息

【名稱】《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年代】盛唐

【作者】孟浩然

【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①

掛席幾千里②,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③。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④。

東林精舍近⑤,日暮空聞鍾。

注釋譯文

①潯陽:今江西九江市。香爐峰,廬山西北峰

②掛席:掛船帆航行。

③郭:外城。始:才。

④遠公:指高僧慧遠,著有《廬山記》。慧皎《高僧傳》:“釋慧遠本性賈氏,雁門樓煩人也。欲往羅浮山,及屆潯陽,見廬峰清靜,足以息心,始往龍泉精舍。”塵外:塵世之外,意指隱逸。

⑤東林精舍:即東林寺,在廬山麓,慧遠創建。精舍:即佛舍。

作品鑑賞

這首詩色彩淡素,渾成無跡,後人嘆為“天籟”之作。上來四句,頗有氣勢,尺幅千里,一氣直下。詩人用淡筆隨意一揮,便把這江山勝處的風貌勾勒出來了,而且還傳遞了神情。作者在千里煙波江上,揚帆而下,心境十分悠然。一路上也未始無山,但總不見名山,直到船泊潯陽城下,頭一抬,那秀拔挺出的廬山就在眼前突兀而起,“啊,香爐峰,這才見到了你,果然名不虛傳!”四句詩,一氣呵成,到“始”字輕輕一點,舟中主人那欣然怡悅之情就顯示出來了。香爐峰是廬山的秀中之秀,在不少詩人的歌詠中常見它美好的身影。“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望廬山瀑布》),在李白筆下,香爐峰青銅般的顏色,被紅日映照,從雲環霧繞中透射出紫色的煙霞,色彩極為濃麗。這首詩,詩人寫來毫不費力,真有“揮毫落紙如雲煙”之妙。詩人寫出了“晚泊潯陽”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流露出對隱逸生活的傾羨。然而儘管“精舍”很“近”,詩人卻不寫登臨拜謁,筆墨下到“空聞”而止,“望”而不即,悠然神遠。主“神韻”說的清人王士禛極為讚賞此詩,把它與李白詩“牛渚西江夜”並舉,用以說明司空圖《詩品》中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妙境,還說:“詩至此,色相俱空,真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畫家所謂逸品是也。”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陽人。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詩與王維齊名,號王孟。其詩每無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復出人意表,清閒淺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