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之都

清時,太原大南關的商業市場空前繁榮,店鋪林立,錢莊分號眾多。 此外很多太原商人在外地投資設號,進行商業貿易,形成“太原幫”,在各地修建會館,北京儲庫營就有太原商人創建的太原會館。 鹹豐年間,山西巡撫曾國荃在太原傳集山西富商借錢助賑,喬家出借白銀三萬六千兩,曾國荃親題“福重琅環”巨匾相贈。

梁啓超先生曾感慨地說:“鄙人在海外十餘年,對外人批評吾國商業能力,常無辭以對。獨至有此歷史、有基礎又能繼續發達的山西商業,鄙人常以自誇於世界人之前。
”誠如其言,太原及太原府,因其資源和區位優勢形成了獨特的商貿經濟區。清朝晚期,票號創立以後,山西商人的活動中心在太原及周邊地區,主要是平遙、祁縣、太谷和太原,以金融服務業為特色,其中太原為明清時期山西四個經濟板塊區的重要板塊之一和晉商極為重要的活動中心,可謂“晉商之都”。
當時的太原出現了許多重要的商人。太原西寨村閻氏家族即是由鹽業而興的太原旺族,家族子弟以商籍入學,科舉及第歷二百餘年不絕,在清代成就了著名學者閻若璩。太原皇陵村(今黃陵)張氏家族,在明代萬曆年間,除為王府看守墳墓外,開始小本經營,做燒餅生意。經四代人苦心經營,生意日隆,在太原水西門內雞窩巷開設“義誠謙”票號,在全國的商號達101處。此外,張氏家族還投資礦產業,辦有糧庫、油坊、磨坊、染坊、煙坊、藥坊、豆腐坊、織布廠等十幾處手工作坊,號稱太原首富。
清時,太原大南關的商業市場空前繁榮,店鋪林立,錢莊分號眾多。當時,市內基礎設施齊全,生活服務業發達,消費需求量極大,商貿行業雲集,人口往來穿梭,街市繁華,一些資產雄厚的商家開設了各類商號,並有兩家票號總號設在太原,還有晉泉源錢莊、晉興錢莊等。此外很多太原商人在外地投資設號,進行商業貿易,形成“太原幫”,在各地修建會館,北京儲庫營就有太原商人創建的太原會館。 平遙日升昌、蔚字號,祁縣百川通、大德通、大德順、合盛元等均在太原設有分號,如太谷曹家在太原設有錦泉和錢莊、錦元懋賬莊,為政府代辦、代墊捐納和印結,充當清政府納捐籌餉的辦事機構,解救中央和地方政府危機,充當政府財政金庫。
鹹豐年間,山西巡撫曾國荃在太原傳集山西富商借錢助賑,喬家出借白銀三萬六千兩,曾國荃親題“福重琅環”巨匾相贈。
光緒五年華北大旱,曾國荃代清廷向晉中各票號勸募,各票號共捐銀十二萬兩,蔚字號東家侯蔭昌獨捐一萬兩,曾國荃送“樂善好施”牌匾。
太原也是晉商從事愛國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的中心。 20世紀初,以渠本翹為代表的愛國商人開展了轟轟烈烈的保礦護礦運動,創辦保晉公司,總公司就設在太原。
1909年,時任山西商會會長的劉篤敬在南肖牆創辦太原電燈公司,後來又相繼出現太原平民工廠、西北電氣廠等標誌著近代工業在太原興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