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蔭昌

侯蔭昌,字古棠,介休北賈人,為平遙“五聯”票號東家,經過道光、鹹豐、同治幾個時期,分莊發展到上海、蘇州、北京、天津等50個城市,到光緒年間總資產達七八百萬兩,為顯赫一時之富商巨賈。

簡介

介休北賈村侯氏商業世家的財東。幼時聰明過人,清乾隆年間,其祖父輩經營綢緞、茶葉和錢鋪字號,資產積累百萬兩銀以上,被人稱為“侯百萬”。其商號由平遙城發展到北京、上海、武漢、河南、山東、河北等省、市。在平遙城有協泰蔚、厚長來、新泰永、新泰義、蔚盛長,介休有義順恆、中義永,北賈村有新長記、德長蔚,運城有六來信,河北趙州有天興記等。此外,還在其他地方設立分號數十處。這些生意大部分是綢緞莊、茶葉莊、錢鋪等。由於家資日益豐厚,侯氏在北賈村,接二連三大興土木,先建築了三個村堡,這就是現在北賈村的舊堡、舊新堡、新堡3個村莊。
到清嘉慶二十幾年上,侯蔭昌父侯慶來死後,侯蔭昌從父輩手中接任商號財東後,商業不斷開拓發展。道光初年,他看到平遙日升昌票號搞得十分活躍,於是,也有了搞票號的想法,恰巧這時日升昌的大掌柜和二掌柜之間鬧矛盾,侯蔭昌便設法把二掌柜毛鴻歲拉攏過來,擔任了侯氏字號蔚豐厚的總經理,在毛鴻歲的操辦下,很快將侯氏的蔚豐厚、新泰厚、蔚盛長、天成亨、蔚長厚、蔚泰厚等6號全部該為票號。經過道光、鹹豐、同治幾個朝代,票號得到大發展,在全國50多個省、市建立了分莊,成為信譽很高的介休“侯氏蔚字號”。到光緒年間,總資產達到七八百萬兩銀子。在晉商票號中,一舉成名,名列前茅。

發展

侯氏蔚字號在全國各地設立了許多票號分莊,計有:上海、蘇州、寧波、廈門、福州、南昌、長沙、常德、漢口、沙市、濟南、北京、天津、瀋陽、哈爾濱、成都、重慶、蘭州、西安、烏魯木齊、廣州、桂林、梧洲、涼洲、開封、周家口、道口、昆明、太原、運城、曲沃等地。經營機構如此龐大,而且有一套完整嚴格的規章制度約束,因此利額越滾越大。以蔚泰厚為例,鹹豐六年至光緒五年,共算過大帳7次,每次每股分紅多則一萬兩,少則七八萬兩。這樣蔚字號的聲譽日高。儘管平遙日升昌票號是山西首創的票號,基礎雄厚。然而,敢與日升昌展開激烈競爭者唯有“介休侯氏蔚字號”而已,經過多年的競爭,蔚字號大有後來居上之勢。這雖然使日升昌心感不快,但通過競爭,使社會金融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自清同治三年到光緒十年,是蔚字號發展的極盛時期。舉凡官家糧賦稅款、兵餉丁銀以及清政府的橫徵暴斂、貪污受賄等開支,均由票號過局,票號大發其財。同治十三年,清廷兵餉不足,曾向蔚字號借過21萬兩銀子。光緒三年,北方出現大荒災,山西巡撫曾國荃代清廷向各票號勸募,蔚字號財東侯蔭昌獨自捐出一萬兩,曾國荃給他送了一塊“樂善好施”的牌匾。光緒末年,大清銀行成立後,山西票號由盛轉衰,業務每況愈下,不久,侯蔭昌去逝,由其過繼子侯從傑繼任財東。這時規章制度鬆懈,各分莊經理已腐化成風光緒三十四年,侯從傑去逝,蔚字號由侯從傑其妻掌握。這時,辛亥革命爆發,蔚字號在兵荒馬亂中,大受損失,紛紛停業。到民國10年,連剩下的最後一各蔚泰厚在內的蔚字號,全部停業。從侯家的發家跡史可已看出,侯蔭昌作為該家族的一個核心人物,他很有才幹,他創業成功的主要密訣,首先是有膽有識,機敏果斷,並且善用人才,善於掌握商情,敢於投其巨資,在商海中競爭而一舉成功,成為山西票好中一個很有影響的代表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