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人及秦人戰於令狐

晉人及秦人戰於令狐

秦康公送公子雍於晉。曰:“文公之入也無衛,故有呂、卻之難。”乃多與之徒穆嬴日抱大子以啼於朝①,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嫡嗣不立,而外求君,將焉賓此?”出朝,則抱以適趙氏,頓首於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屬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賜;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雖終,言猶在耳,而棄之,若何?”宣子與諸大夫皆患穆嬴,且畏逼,乃背先蔑而立靈公,以御秦師。

基本信息

作品名:晉人及秦人戰於令狐

出處:《左傳》

體裁:歷史散文

原文

箕鄭居守,趙盾將中軍,先克佐之;荀林父佐上軍;先蔑將下軍,先都佐之。步招御戎,戎津為右。及堇陰②。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則賓也;不受,寇也。既不受矣,而復緩師,秦將生心。先人有奪人之心,軍之善謀也。逐寇如追逃,軍之善政也。”訓卒,利兵,秣馬,蓐食③,潛師夜起。戊子,敗秦師於令狐④,至於刳首⑤。

先蔑之使也,荀林父止之,曰:“夫人、大子猶在,而外求君,此必不行。子以疾辭,若何?不然將及。攝卿以往,可也,何必子?同官為寮,吾嘗同寮,敢不盡心乎?”弗聽。為賦《板》之三章⑥,又弗聽。及亡,荀伯盡送其帑及其器用財賄於秦,曰:“為同竂故也。”

士會在秦三年,不見士伯。其人曰:“能亡人於國,不能見於此,焉用之?”士會曰:“吾與之同罪,非義之也,將何見焉?”及歸,遂不見。

注釋

①大子:太子,夷皋(晉靈公)。

②堇陰:晉地,當在今山西臨猗東。

③蓐(rù):厚。蓐食指吃飽。

④令狐:晉地,今山西臨猗市猗氏鎮。

⑤刳(kū)首:晉地,在臨猗縣境。

⑥《板》:《詩經·大雅》篇名,其第三章說:“我雖異事,及爾同寮。我即爾謀,聽我囂囂……”

譯文

秦康公準備把公子雍送回晉國,說:“晉文公回國的時候沒有護衛,所以發生了呂飴甥、郤芮謀殺他的事件。”就給公子雍很多的步兵護衛。晉襄公的夫人穆嬴每天抱著太子在朝堂上嚎哭,說:“先君有什麼罪過?他的兒子又有什麼罪過?捨去嗣位的嫡子不立,而要從外面尋找一個國君,要把我們母子放到什麼地方?”她從朝堂出來,便抱著太子到趙盾家中,向趙盾磕頭,對趙盾說:“先君曾抱著這個兒子託付給你,說:‘這孩子如果成才,我就等於受了你的恩賜;如果他不成才,我就只能埋怨你了。’現在君主雖然去世了,但他說的話還像在耳旁,你就把這話拋棄了,想要乾什麼?”趙盾和大夫們都很頭疼穆嬴,又害怕她的步步緊逼,就背著去秦國接公子雍的先蔑而確定立穆嬴的兒子,並準備抵抗護送公子雍的秦國軍隊。

讓箕鄭留守國都,趙盾統率中軍,先克為副統帥;荀林父為上軍副統帥,已先回國的先蔑統率下軍,先都為副統帥。步招為中軍統帥趙盾駕馭戎車,戎津為車右。軍隊到達堇陰。趙盾對大家說:“我們如果接受秦國護送的公子雍,秦軍就是我們的賓客;如果我們不接受,那秦軍就是我們的敵寇。現在既然我們決定不接受他了,如果我們延緩軍隊的行進,秦國就會用武力強制我們接納公子雍。比他們先走一步就會在心理上壓倒他們,這是行軍打仗的最好謀略。驅逐仇寇如同追捕逃犯,這是打仗的最好方策。”在堇陰加強士卒訓練,磨利兵器,餵好馬匹,讓士卒吃得飽飽的,在晚上悄悄起兵行動。戊子日,在令狐打敗了護送公子雍的秦軍,並追趕到郀首。

(己丑日,先蔑投奔到秦國,士會也跟隨著他。)

先蔑出使秦國的時候,荀林父曾阻止他,說:“晉襄公的夫人、太子都還在國內,而要到外面尋找一個國君,這一定不能去。你假稱得病推辭掉,怎么樣?不這樣做的話,將給你帶來危害。讓一個代理卿大夫的人去就行了,何必一定你去呢?一起做官就是同僚,我們曾經是同級的官吏,我哪敢對你不盡心考慮呢?”先蔑不聽他的話。荀林父又誦《板》詩的第三節勸說他,先蔑又沒有聽。等到先蔑逃亡時,荀林父又把先蔑的妻子兒女和家裡器物用度財產全部送到秦國,說:“因為我們是同僚的緣故。”

士會在秦國居住了三年,也沒有見過先蔑。他的隨從們說:“他能和我們一起從晉國逃亡,倒不能在這裡見一面,哪裡用得著這樣?”士會說:“我和他是一樣的罪過,我又不覺得他正當,有什麼可見的呢?”及至兩人都回到晉國,士會從不去看先蔑。

評析

晉國本來已確定立晉襄公的庶弟公子雍為君,但由於襄公夫人穆姬的強求,改立襄公之子為君。並派兵阻擋秦國護送公子雍回國,雙方在令狐發生了戰爭。此後,晉靈公即位,晉國政治開始敗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