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模型

時間模型

時間與宇宙的演化是分不開的,沒有宇宙也就無所謂有時間的概念。時間只有一個緯度,所以時間的樣子應該是一個閉合的圓形,簡單的說在紙上用圓規畫出來的圓形就是時間的模型,時間的箭頭就像掛在牆上的鐘表,箭頭始終沿著順時針方向向前,沒有終點。

模型概念

假如宇宙大爆炸理論成立的話,宇宙空間和時間的演化圖形就是一個大圓圈上串著n個紡錘狀化圖,宇宙空間從一個奇點大爆炸到膨脹到收縮再到變為一個奇點,時間始終貫穿其中,不論宇宙空間經歷多少次創生湮滅,它總是被串在一個圓圈裡,這個圓圈就是時間。

這裡所說的時間是站在宇宙之外的大尺度上講的時間,可以說是宇宙時間。當然,在宇宙空間的不同之處存在不同的時間,那是局部時間。

什麼是時間?時間的本質?

時間 隨宇宙變化。時間是 因變數。——時間的本質, Deng's時間公式

t=T(U,S,X,Y,Z......)

U-宇宙;S空間,XYZ,......事件,順序

時間是宇宙事件秩序的計量。時間的本質

什麼是時間?時間是 宇宙事件順序度量

時間不是自變數,而是因變數,它是隨宇宙的變化而變化。

t=(S1,S2,S3,...,Sn)

Deng's時間公式:世界事件發生次序的序列。其中,S是事件,S1,S2,S3,...,Sn是事件1,2,3,.....,n發生的順序,時間就是對這些事件發生順序的排序,標誌的計量。

時間”是一個計量“事件過程的 長短、次序”的“類別名詞”。

可以說沒有了“ 事件”,也就沒有了 時間(您可以試著舉出沒有事件還有時間的例子)

時間在 數學、物理上用 坐標軸表示。“時間”時會出現什麼狀況?怎樣利用時間的本質來思考“衰老”的問題?下面開始細緻的分析,內容包括:為什麼有些“事件”可以“同時發生”,有些卻不能?時間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物理也有時間單位:S\秒

時間狀態

因為時間不同於空間,空間是有實物支撐的,而時間只是一個概念,所以時間的形狀是即是一個閉合的圓環,沒有起點也不存在終點,並且保持著始終向前輪迴的狀態。

時間的數理邏輯

地球總是自西向東自轉,東邊總比西邊先看到太陽,東邊的時間也總比西邊的早。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帶來許多不便。  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j徑度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它們是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採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例如,我國東8區的時間總比泰國東7區的時間早1小時,而比日本東9區的時間晚1小時。因此,出國旅行的人,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手錶,才能和當地時間相一致。凡向西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向前撥1小時(比如2點撥到1點);凡向東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向後撥1小時(比如1點撥到2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