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體

時評體

時評體是高考作文的一種命題方式,志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把時評的熱點題目,重新拿來作為高考的作文題,就是期望喚起學生對時評這種文體的重視。 http://edu.hn

(圖)時評體時評體

時評體是高考作文的一種命題方式,志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樣體裁與“常識觀”的結合,可以引領青年人對現實和人生的思考。而高考中是否使用時評體再引熱議。

簡介

“時評體”與“常識觀”,是當今社會文化思潮的兩個明顯特徵,兩者可以說互為表里。時評緊扣社會熱點話題,鼓勵公眾暢所欲言地表達,體現了對公民知情權話語權的尊重。觀念多元化是這個時代的特點,由於公眾價值觀、行為方式的不同,或者社會階層的不同,他們發出的聲音也不盡相同。正是每個人都能從自身立場出發,對同一社會事件發出不同的聲音,在觀點的不斷撞擊中,社會才能對某一問題形成常識性的認知。

把時評的熱點題目,重新拿來作為高考的作文題,就是期望喚起學生對時評這種文體的重視。時評強調的是對社會的批判意識和理性思考,它激濁揚清,它不平則鳴,它展示的是民眾對社會進步的願望。高考作文對時事新聞的關注,正是期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強他們參與和管理社會事務的意識和能力。它既需要作者有個人獨特的思考,也需要作者有對社會事務的強烈參與意識。正因為如此,時評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經典文體,正在成為當代文學中一個重要的門類。

因為時評是公眾喜愛的文體,所以它重視對常識的認知和表達。對社會來說,常識的約束力往往最為強大,真正在一個社會中起到規範作用的,正是大家都認可的常識。對社會行為和道德準則的認知,也正是從常識出發的。

質疑

(圖)高考高考

一位考生家長表示,即便一位具有獨立分析能力的時評人,也很難保證在“圓明園獸首拍賣”和“明星代言”等公共事件及現象上,寫出同樣的立場和觀點。況且,那么多批閱“考卷”的教師們,是不是也能將這些作文的思想、觀點、立場統一起來?假如在這方面出台了“統一評分標準”,那么其本身就是對上述立論的自我“推翻”;假如不設定“統一評分標準”,無疑又是對考生評分的不公。

同理,高考作文也不應是“公民責任”、“公民意識”的磁場,更無法在一次簡單作答中,“增強考生參與和管理社會事務的意識和能力”。如果考生們都在考場上異口同聲地批判社會現象。那么,這與當年“張鐵生”的白卷式考試又有何區別?要知道,這種文化虛無主義,本身就是對考生多樣性選拔制度的最大諷刺。

這幾年,高考作文命題的邊際放大,甚至出現一種倒退,完全是由於輿論對其的過度反應。一方面,它使得出題的教育專家不得不在公共壓力下,把題目出得更有“眼球效應”;而另一方面,也使考生們在那些新聞事件上慌不擇路。這不僅僅是對高考常識的不尊重,也是對那些涉世不深的考生們的苛求甚至苛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