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列車[帕蒂·史密斯所著書籍]

時光列車[帕蒂·史密斯所著書籍]
時光列車[帕蒂·史密斯所著書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時光列車》是2017年01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是美國作家帕蒂·史密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時光列車時光列車
這本書不再那么關於過去,而是關於我是誰,我在做的事,在讀的書,在想的念頭,在喝的咖啡,在踱步的地板……這本書是我的人生路線圖。——帕蒂·史密斯

《時光列車》中的二十篇文章由許多個現實與記憶交織的生活片段構成,篇幅長短不一,亦無明顯的主題,真應了作者那句話:“我的思想走著走著,像小孩子手上的火車頭一樣,哪裡也到不了。”

《時光列車》是帕蒂·史密斯繼《只是孩子》之後,再次奉獻給世人的一部難以歸類、情感真摯的回憶錄新作。作者將本書稱為自己的“人生路線圖”,它關於記憶與創作、文學與咖啡、冥想和偵探劇集,關於哀悼和希望,也關於時間及其流逝。全書包含二十則隨筆,又如同二十個懸浮的車站,串聯起她週遊世界時曾流連過的咖啡館或其他地點。回憶的多稜鏡折射出的點點光斑,將讀者帶入她的靈感之地和想望之原。

《時光列車》始發自伊諾咖啡,在這間她每天早上都會造訪的格林威治村的咖啡館里,史密斯啜飲著黑咖啡,觀看當今世界的蜃景,懷揣對事物過往面貌的眷戀,不時埋頭進筆記簿里奮筆疾書……她流暢、精妙的筆觸,帶領著讀者在夢境與現實、過去與當下之間穿梭。從位於墨西哥郊區的弗里達·卡洛的藍房子,到在柏林舉辦的北極圈探險社團的會議,從紐約海濱她剛剛買下便遭特大颶風侵襲的老屋,到熱內、蘭波、普拉斯、三島由紀夫的墓地。

跟隨著作者所提供的漂移不定的路線圖,我們得以不斷接近她生命中那些重大事件的核心:我們審視她獨居生活的日常(村上春樹、布萊克、波拉尼奧、塞巴爾德、巴勒斯……摯愛的藏書陪伴著她),和她共赴堂吉訶德式的冒險,並將最終與她共同凝視痛失愛侶——吉他手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之後,所無法彌補的生命黑洞。作者多年來拍攝的黑白寶麗來照片穿插在書頁之間,仿佛來自舊日時光的護身符。本書再次證明了帕蒂·史密斯是當今藝術家中最為獨特與非凡的一位。

作者簡介

 帕蒂·史密斯 帕蒂·史密斯
帕蒂·史密斯 PattiSmith,美國作家、表演家、視覺藝術家。她的創作天分首次展露於1970年代時,將詩作與搖滾樂所做的革命性結合。她錄製了十二張專輯,其中《馬群》被《滾石》雜誌尊為史上最偉大的百張專輯之一。史密斯1973年在紐約高譚書店舉辦了自己的第 一個畫展。她的著作包括,獲得了2010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只是孩子》,以及《維特》(Witt)、《空想》(Babel)、《白日夢》(Woolgathering)、《珊瑚海》(TheCoralSea)、《純真預言》(AuguriesofInnocence)和《時光列車》(MTrain)。2005年,法國文化部頒發給史密斯藝術與文學司令勛位(CommandeurdesArtsetdesLettres),這是法國政府頒發給藝術家的最高榮譽。2007年,她被列入搖滾名人堂。史密斯與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於1980年在底特律結婚。育有一子傑克遜,一女傑西。史密斯目前生活在紐約市。

譯者非爾,台北人。非典前一度客居北京。半生浪擲書肆行業,屢以考究譯文為念。邇來因緣具足,遂而煮字療飢。寓役於樂,不亦達乎。

圖書目錄

伊諾咖啡館

切換頻道

動物餅乾

跳蚤吸血

豆子山

沒有指針的時鐘

幸運輪

我如何搞丟了發條鳥

她的名字叫桑迪

再見了舊外套

暴風雨中群魔出動

阿爾弗雷德·魏格納的夢

到拉臘什之路

被覆蓋的地面

林登如何殺掉心中所愛

失物幽谷

中午時刻

補述

圖片說明

譯名對照表

叢書信息

理想國|帕蒂·史密斯作品(共2冊),這套叢書還有《只是孩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