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杯世界圍棋錦標賽

春蘭杯世界圍棋錦標賽

春蘭杯世界圍棋錦標賽,由中國圍棋協會主辦,由春蘭集團公司贊助的一項世界圍棋大賽,1999年開始第1屆,前3屆為每年一屆,第4屆開始為每2年一屆,冠軍獎金15萬美元。

基本信息

介紹

春蘭杯世界圍棋錦標賽(日文名稱:春蘭杯・世界プロ囲碁選手権戦,英文名稱:Chunlan Cup / World Go Championship),由中國圍棋協會主辦,由春蘭集團公司贊助的一項世界圍棋大賽,1999年開始第1屆,前3屆為每年一屆,第4屆開始為每2年一屆。冠軍獎金15萬美元。

出場選手

第1屆:中國9名、日本6名、韓國5名、台灣2名、美國1名、歐州1名、共24名
第2屆:中國9名、日本5名、韓國7名、台灣2名、美國1名、歐州1名、共24名
第3屆以後:中國10名、日本6名、韓國4名、台灣2名、美國1名、歐州1名、共24名

比賽規則

比賽方式:本賽24人,採用淘汰賽,第1輪對陣抽籤決定。決賽採用三番勝負制
比賽時限:每方3小時,剩餘5分鐘開始讀秒,60秒5次
貼目:3又3/4子(第1屆~第3屆為2又3/4子)
規則:中國規則

獎金

冠軍:15萬美元
亞軍:5萬美元
第3名:3萬美元
第4名:1.5萬美元
對局費:第1輪2000美元,第2輪4000美元,第3輪(八強戰)7000美元

獎盃簡介

春蘭杯高30cm,直徑30cm,杯的主體為“仰韶陶器”模型。仰韶文化已有七千餘年歷史,是中華文明的象徵之一。圍棋也有同樣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的國粹,寓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春蘭杯的設計貫徹中國古典哲學“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思想,杯身的造型為大肚圓形,古樸莊重,高貴雍容,顯示出了 “博大胸懷”和“樸實本色”,含有“大氣磅礴”、“厚重沉穩”、“包容兼蓄”之意。圓形陶器肚上用春蘭“CL”標識組成圖案,圖案後是經緯線組成的變形圍棋棋盤,與地球儀相似,寓意“走向世界的春蘭”、“世界級的圍棋大賽”。

春蘭杯上部為圓形,下部為方形,與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學說吻合。左右兩耳是黑、白圍棋子造型,黑、白意為“陰”、“陽”。杯上24K“金”字,紅木底座,陶器是盛“水”器皿,紅色為“火”色,陶以“土”為本,“金木水火土”陰陽五行隱藏其中,吻合圍棋變化無窮、玄妙深奧之道。春蘭杯由當代陶藝名家、高級工藝師邱玉林先生親手製作。

春蘭杯文化底蘊深厚,格調高大方,內涵凝重深沉,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強烈的藝術色彩,堪稱中華藝術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歷屆冠亞軍

左邊為冠軍:
第1屆(1999) 曹薰鉉(韓國)2-1 李昌鎬(韓國)
第2屆(2000) 王立誠(日本)2-1 馬曉春(中國)
第3屆(2001) 劉昌赫(韓國)2-1 王立誠(日本)
第4屆(2003) 李昌鎬(韓國)2-0 羽根直樹(日本)
第5屆(2005) 李昌鎬(韓國)2-1 周鶴洋(中國)
第6屆(2007) 古力(中國)2-0 常昊(中國)

歷屆春蘭杯回顧

第1屆春蘭杯 曹李師徒爭雄

由中國圍棋協會與江蘇春蘭集團共同舉辦的第1屆“春蘭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於1998年12月26日在北京舉行了第一階段的兩輪比賽。比賽共邀請24名職業棋手參加,名額分配如下:中國9名、日本6名 、韓國5名、中國台北2名、美洲1名、歐洲1名。

中國參賽棋手採用取推薦與選拔相結合,聶衛平九段、馬曉春九段、常昊八段和邵震中九段為推薦,邵煒剛九段、俞斌九段、宋雪林九段、周鶴洋七段和邱峻四段是在選拔賽中產生的。

第二階段八強賽1999年4月23日在武漢舉行,結果中國常昊八段戰勝韓國劉昌赫九段進入半決賽。另三名進入半決賽的棋手均是韓國棋手,他們是:李昌鎬九段、曹薰鉉九段、崔明勛六段。中國周鶴洋七段在八強賽中負於韓國曹薰鉉九段,痛失晉級機會。

半決賽於1999年5月21日在漢城舉行,韓國李昌鎬九段、曹薰鉉九段分別戰勝韓國崔明勛六段和中國常昊八段進入決賽。決賽於1999年6月25日至29日在南京舉行,結果曹薰鉉九段以2比1戰勝李昌鎬九段奪得“春蘭杯”。中國常昊三、四名決賽中不敵韓國崔明勛六段,僅獲第4名。

第2屆春蘭杯 馬曉春痛失好局

春蘭杯世界圍棋錦標賽第2屆春蘭杯冠軍王立誠

第2屆春蘭杯在1999年底開戰,在第二輪比賽中,五名中國棋手取得全勝,其中包括馬曉春淘汰李昌鎬、以及14歲的彭荃利用接劫收後戰勝劉昌赫。八強賽中,十七歲的孔傑淘汰了上屆冠軍曹薰鉉,但在隨後的半決賽中負於王立誠;馬曉春則一路凱歌,戰勝依田紀基後進入決賽。

2000年6月22日,是一個令馬曉春刻骨銘心的日子。在第2屆春蘭杯決賽三番棋第三局中,馬曉春執白十分遺憾地輸了3/4子,這是十九路棋盤上黑棋最小的贏法。這樣馬曉春以1比2的總比分負於王立誠。日本棋手王立誠獲得冠軍和15萬美金。三四名決賽中,孔傑五段執黑中盤勝依田紀基九段,實現了他賽前要為中國棋手多爭取一個下屆春蘭杯參賽名額的諾言

第3屆春蘭杯 繼續為他人作嫁衣

春蘭杯世界圍棋錦標賽第3屆春蘭杯冠軍劉昌赫

第3屆春蘭杯,又是五名中國棋手進入八強,其中上屆第三名的孔傑更是淘汰了屆時連獲三星杯、LG杯和應氏杯冠軍的李昌鎬。然而在八強戰中,除了王磊戰勝隊友周鶴洋晉級以外,其他三位中國棋手馬曉春、俞斌、孔傑全部告負,分別負於曹薰鉉、王立誠和劉昌赫,中國隊的奪冠前景再度黯淡下來。

半決賽王磊負於劉昌赫後,中國的春蘭奪冠計畫只能繼續推遲,王磊最後還輸給了曹薰鉉,僅獲第四名。劉昌赫和王立誠進入決賽,先取一局的王立誠在第二局中與同為力戰之王的劉昌赫激戰三百多回合,以1/4子劣勢敗北。最終有“第一攻擊手”之稱的劉昌赫一鼓作氣又贏下決勝局並獲得冠軍。2001年的劉昌赫還拿了三星杯和LG杯的冠軍

第4屆春蘭杯 李昌鎬完成大滿貫

從第四屆開始,春蘭杯改為兩年一屆。2002年5月,第4屆春蘭杯在北京進行。除了馬曉春、俞斌以及常昊等數位小龍輩棋手外,中國陣中尚有連續兩屆表現較為出色的孔傑以及同為小虎輩的胡耀宇,韓國的李世石、朴永訓以及日本的張栩也首次出現在春蘭賽場上。

春蘭杯世界圍棋錦標賽第4屆春蘭杯決賽李昌鎬2:0零封對手獲大滿貫

幾位新人大多在首輪告負,僅張栩連勝兩輪後在八強戰中止步於常昊。八強戰中另兩位中國棋手羅洗河和周鶴洋一勝一負。隨後的半決賽中,常昊和羅洗河分別負於李昌鎬和羽根直樹,無緣決賽。決賽中李昌鎬零封羽根直樹,獲得了他的首個春蘭杯冠軍,並就此完成了他在世界棋戰中的大滿貫。

第5屆春蘭杯 無法戰勝的李昌鎬

第五屆春蘭杯於03年年底展開。首輪中國棋手出賽六人晉級五人,會同種子選手三人後占據十六強戰半壁江山。第二輪中國隊再度大捷,除了俞斌和羅洗河分別負於李昌鎬和張

栩外,其餘六位全部勝出。八強戰除了兩場內戰外分別由常昊和胡耀宇對上李昌鎬和張栩

八強戰中,常昊官子階段一招不慎再次倒在李昌鎬面前,胡耀宇把控住局面戰勝張栩;另兩盤為周鶴洋勝古力,彭荃勝王磊。半決賽由胡耀宇對壘李昌鎬,然而一度被稱作“石佛剋星”的胡耀宇也未能阻擋住李昌鎬,拿下“石佛”的任務最後只能交到有“濟公”之稱的另一場半決賽勝者周鶴洋手上。

2005年3月14日,延續著數天前常昊奪得應氏杯冠軍而湧起的熱潮,百餘家媒體雲集長沙,報導在周鶴洋和李昌鎬之間展開的第5屆春蘭杯三番棋決賽。首局周鶴洋在落後形勢下頑強追趕最終以1/4子勝出,占得先機。然後接下來兩局李昌鎬發揮了他世界第一人的超群能力,連扳兩盤,衛冕春蘭杯,這也是他在進入的19次世界大賽決賽中第17次奪得世界冠軍

第6屆春蘭杯 遲到的春天

春蘭杯世界圍棋錦標賽第6屆春蘭杯冠軍古力

2006年3月11日,第6屆春蘭杯開賽。首輪謝赫和陳耀燁分別淘汰崔哲瀚和朴永訓,孔傑和俞斌負於依田紀基和趙治勳。第二輪又成八位中國棋手面對韓日棋手的局面,在第一第二輪之間奔波結婚的李世石戰勝了新科三星杯冠軍羅洗河,李昌鎬戰勝陳耀燁,八強的其他六個名額則被神勇的中國棋手把持。

9月28日,創辦了八年舉辦到第六屆的春蘭杯八強戰,古力謝赫不負眾望,分別戰勝李昌鎬和李世石!加上常昊和彭荃戰勝隊友胡耀宇和周鶴洋,這樣中國棋手就包攬了本屆春蘭杯的四強,提前將春蘭杯攬入懷中。這次勝利不僅標誌著中國圍棋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攀上了世界圍棋的頂峰,也是對豪邁支持中國圍棋事業的以春蘭集團總裁陶建幸為代表的春蘭人的最好回報。

在隨後的半決賽中,常昊和古力分別戰勝彭荃和謝赫,這樣常昊和古力這兩位分別作為我國圍棋小龍輩和小虎輩領頭人的優秀棋手展開了一場龍爭虎鬥!3月23日,決賽三番棋在南京拉開戰幕,兩位高手在首局中為我們奉獻了一盤世界級的精彩對局,古力最終以四分之一子險勝;25日的第二局,古力愈戰愈勇,發揮了他超強的戰鬥力,中盤戰勝常昊,以2比0捧得春蘭杯!這也是他個人的第二個世界冠軍,古力也成為了我國繼馬曉春和常昊之後的第三個雙冠棋手。

本屆春蘭杯上還傳來好訊息,春蘭集團決定增加投入,在以後的賽事中增設預選賽,這樣也會給各國棋手尤其是本國年輕棋手創造了更多的參賽機會,同時也將提高春蘭杯賽的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第7屆春蘭杯賽初定於2009年初舉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