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氏傳補註

《春秋左氏傳補註》,十卷,元末著名學者趙汸著作,創作於清康熙19年(1680)。

簡介

〖春秋左氏傳補註〗十卷,《春秋金鎖匙》一卷。元趙□(1319-1369)撰。□為元末著名學者,其生平事跡詳見《春秋集傳》。□治《春秋》尊從其師黃澤之說,以《左傳》為主,注則以杜預為宗,《左傳》有所不及者,以《公羊》、《□梁》二《傳》通之。杜預所不及論者,以陳傅良《左傳章旨》通之。《補註》即采傅良之說,以補《左傳集解》所未及。其大旨為杜偏於左,傅良偏於□梁;若用陳之長以補杜之短,以公、□之是以救《左傳》之非,則兩者兼得筆削義例,觸類貫通。全書在傳注得失上,辨釋均較精審,不僅有補於杜解,為功於《左傳》,即使聖人不言之旨,亦得灼然可見,誠乃《春秋》家持平之論。至於杜預《釋例》,自孔穎達散人疏文中,便久無單行本,《永樂大典》所採錄,得見者亦不多。陳傅良之《章旨》,世尤罕見。□所採錄,使其略存梗概,於《春秋》學的研究,亦深為有功。《金鎖匙》一卷,其書乃撮舉聖人之特筆與《春秋》之大例,用事之相類者互相推勘,考究其異同,而申明其正變,大體合比事與屬辭為一爐。宗旨以春秋之初,主於抑諸侯,春秋之末,主於抑大夫;中間齊、晉主盟,則視其尊王與否而進退之。其中如謂聖人貶杞之爵,降侯為子,與毛伯錫命稱天王稱錫為以君與臣之辭,召伯賜命稱天子稱賜為彼此相與之詞,雖然尚延襲舊說之陋,而發揮書法,條理秩然。程頤所謂“大義數十,炳如日星者”,此編甚與其相近。按宋儒沈□嘗撰《春秋比事》一書,與此書宗旨相去不遠,蓋故未見沈書,故有此作。但二書體例各異,沈著詳而盡,趙書簡而明,雖為同類著作卻各有特點。《補註》與《金鎖匙》均以《通志堂經解》本及《四庫全書》本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