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讀詩

春天讀詩

《春天讀詩》是鳳凰文化每年一度的視頻策劃,以其獨特的策劃視角、強大的嘉賓陣容、獨具匠心的拍攝手法、精良的視頻製作包裝,重新喚起了公眾對詩歌的熱情,在浮躁的信息世界裡為公眾提供美的享受。 2014年春,《春天讀詩·1》隨春風而來。鳳凰文化集結西川、歐陽江河、雷平陽、野夫、翟永明、趙野、俞心樵、周雲蓬、張楚、胡赳赳、葉蓓、嚴彬等12位詩歌寫作者、愛好者,在三四月的春光里走向北京、走向昆明、走向大理、走向山海關,誦讀12首春天詩。于山水之間,吟詠生命,於鬧市街巷,感懷人生,於時代現場,萃取思想,以內心的聲音,對抗這越發不美好的世界。 2015年的《春天讀詩·2》里,95歲“九葉派”老詩人鄭敏開口唱美聲驚艷四座,90歲葉嘉瑩迦陵學舍吟誦海棠詩追懷過往師友,台灣詩人鄭愁予追憶三月江南勾起無數鄉愁,草根詩人余秀華在北大春日裡漫遊一派天真,梁小斌落淚朗誦經典《中國,我的鑰匙丟了》令人動容,潘洗塵為勞動者“螞蚱”一樣的人生唏噓不已…… 2016年的《春天讀詩·3》,則主打“島嶼讀詩”的思路,在香港、台灣兩地取景,所拍攝嘉賓集合了來自香港、台灣、美國、日本、巴勒斯坦的9位詩人,包括北島、余光中、瘂弦、羅伯特·哈斯、水田宗子、扎克坦等重量級詩人。 2017年,鳳凰文化傾力打造《春天讀詩·4》以“跨界”為形式、“致敬”為主題,邀請不同身份的嘉賓,分別向世界經典詩人致敬。

《春天讀詩》是鳳凰文化每年一度的視頻策劃,以其獨特的策劃視角、強大的嘉賓陣容、獨具匠心的拍攝手法、精良的視頻製作包裝,重新喚起了公眾對詩歌的熱情,在浮躁的信息世界裡為公眾提供美的享受。

《春天讀詩》讀詩人上線時間
第一季西川、歐陽江河、雷平陽、野夫、翟永明、趙野、俞心樵、周雲蓬、張楚、胡赳赳、葉蓓、嚴彬2014年4月4日
第二季鄭敏、葉嘉瑩、鄭愁予、余秀華、梁小斌、潘洗塵、王家新、楊黎、巫昂、艾敬、莫西子詩、萬曉利、程璧2015年4月15日
第三季北島、余光中、羅伯特·哈斯、水田宗子、加桑·扎克坦、廖偉棠、瘂弦、布蘭達·希爾曼、陳黎2016年4月7日
春天讀詩之夜西川、王家新、梁小斌、趙野、余秀華、廖偉棠、嚴彬、莫西子詩、鍾立風 2016年4月15日

《春天讀詩·第一季》

春天讀詩·第一季 春天讀詩·第一季

2014年, 《春天讀詩》隨春風而來。

春天是美好的,《詩經》有云:“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詩歌也是美好的,大詩人雪萊曾說:“一首偉大的詩篇象一座噴泉一樣,總是噴出智慧和歡愉的水花。”當春天與詩歌相遇,便是一場難得的盛宴。然而,她們兩者當下的處境,都不怎么美好。

在這個霧霾籠罩、壞訊息頻傳的春天,鳳凰網文化集結西川、歐陽江河、雷平陽、野夫、翟永明、趙野、俞心樵、周雲蓬、張楚、胡赳赳、葉蓓、嚴彬等12位詩歌寫作者、愛好者,在三四月的春光里走向北京、走向昆明、走向大理、走向山海關,誦讀12首春天詩。于山水之間,吟詠生命,於鬧市街巷,感懷人生,於時代現場,萃取思想,以內心的聲音,對抗這越發不美好的世界。

踏著海子的舊日足跡,迎著山海關的夕陽,詩人嚴彬囈語般地重讀起那首《春天,十個海子》;

詩人俞心樵則在北京的798回應著“當你知道我葬身何處/請選擇最美麗的春天”;

“春天/責備沒有靈魂的人”,周雲蓬站在洱海邊低聲說著,遠處是連綿起伏的蒼山;

詩人翟永明在北京的校園裡暢想一個真正的春天,“我想念傳統/那些真的山/真的水/真的花鳥和工筆”。

春天是明媚的,“明媚的是一支香菸和一首抒情的歌/明媚的是少年那清純的嗓子和他的吉他/明媚的是門前的一朵雲窗前的一朵花”,至少老西川這么覺得;不再孤獨的張楚則“一廂情願”地感覺,“你曾經是幸福的/在春天或者在夢裡”。

春天是憂傷的,野夫在大理的古鎮獨自飲酒,重溫《舊夢》:“我幾乎對你一無所知/但卻已經/洞悉一切”;或許“你走後依舊的街/總有青春依舊的歌/總是有人不斷重演/我們的事”——這是一個叫葉蓓的歌手唱過的民謠;

春天是殘忍的,胡赳赳吟誦著“讚美一切/熱與愛”,他說這首詩讓他想起馬航;在重新歸於平靜的昆明街頭,雷平陽一字一頓地念道,“寒冷的切膚之痛提醒我/我有必要把手伸在空中/抓一把(陽光)/再往外送。”

春天是深沉的,在“熱線電話響成一片”的春天,歐陽江河感嘆,“要是聽不到老虎/就只好去聽蟋蟀。”趙野站在城門前,望見“萬古愁破空而來”,雖然此時的“祖國車水馬龍/草木以加速度生長”。

春天是屬於詩歌的季節,鳳凰文化重拾“讀詩”這一傳統,藉以傳達我們時代的愛與美好,思考我們的生存處境。傾聽詩人的聲音,就是聽見自己的聲音。

在這萬象更新的季節,我們真正希望的是,你也為自己讀一首詩。心懷詩歌,便是春天。

附:《春天讀詩》詩錄

西川《明媚的時刻》(西川 著)

野夫《舊夢》(野夫 著)

葉蓓《青春無悔》(高曉松 著)

雷平陽《昆明的陽光》(雷平陽 著)

胡赳赳《讚美一切,熱與愛》(白木 著)

俞心樵《墓志銘》(俞心樵 著)

嚴彬《春天,十個海子》(海子 著)

周雲蓬《春天責備》(周雲蓬 著)

歐陽江河《春之聲》(歐陽江河 著)

趙野《春望》 (趙野 著)

翟永明《在春天》(翟永明 著)

張楚《在春天或者在夢裡》(里爾克 著)

《春天讀詩·第二季》

春天讀詩·第二季 春天讀詩·第二季

2015年的 《春天讀詩·2》,詩歌與春天一同醒來。

鳳凰網文化承接第一季《春天讀詩》的美好與感動,2015繼續誠意奉獻《春天讀詩o第2季》。13位讀詩人,在北京、在台灣、在杭州、在大理、在合肥、在天津,誦讀他們心中與春天有關的詩,一起聆聽詩歌的春天。

95歲“九葉派”老詩人鄭敏開口唱美聲驚艷四座,90歲葉嘉瑩迦陵學舍吟誦海棠詩追懷過往師友,台灣詩人鄭愁予追憶三月江南勾起無數鄉愁,草根詩人余秀華在北大春日裡漫遊一派天真,梁小斌落淚朗誦經典《中國,我的鑰匙丟了》令人動容,潘洗塵為勞動者“螞蚱”一樣的人生唏噓不已,詩人楊黎在菜市場用四川話念詩讓人忍俊不禁,跨界演唱的莫西子詩和萬曉利則為“春天讀詩”注入了別樣的色彩……

面對春天,總有千言萬語,鮮花與鋼鐵、君王與螞蚱、歡笑與哭泣、喜悅與殘忍、相聚與離別、抒情與說理……13位讀詩人,藉由不同主題的詩歌,將春天的美好、生動、希望與殘忍、悲傷、沉重,一同展現在世人面前。

詩歌無用,卻距離心靈最近。我們希望在這短短的20分鐘裡,與你一同聆聽心底最純粹的聲音。

冬天徹底地過去了,民謠歌手莫西子詩在湖畔吟唱:“土地依舊放聲歌唱/我知道冬天終會遠去”,這是他親自執筆的新作,第一次公開彈唱。

大理蒼山腳下一片的油菜花叢中,美麗的程璧吟誦起谷川俊太郎的《春的臨終》:“我把活著喜歡過了/早晨,我把洗臉也喜歡過了”。

春日黃昏,淡水的小巷裡,台灣詩人鄭愁予再次憶起大陸江南故土,在“美麗的錯誤”中感嘆著“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桃花、湖水、博雅塔,草根詩人余秀華在北大未名湖畔“嗚咽”著讀起《我愛你》。雖然不是在最熟悉的家門口,可是只要一讀自己的詩,余秀華就幾乎忘了這裡是根本區分不出稻子和稗子的北大。無論哪裡,“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

95歲的九葉派詩人鄭敏神清氣爽,年輕時就喜歡音樂的她依然可以唱出一段清脆的美聲。可愛的老人讀出早年寫下的詩歌,聲音就像民國電影裡的台詞,然而背後卻是春天殘忍的真實,“春天的臉/半邊哭泣,半邊歡笑/有人陷入沼澤/手臂化成黑枯枝”。

耄耋之年的葉嘉瑩,在迦陵學舍迎春怒放的海棠樹下,動情吟詠“青衿往事憶從前,黌舍曾夸府第連。”海棠從北京恭王府移植而來,那裡曾是她青春年少時讀書的地方。睹物追懷,先生沒有憂傷,有的只是平靜和暮年未已的老驥之心。

春天也有終結、也有傷悲。詩壇巨匠特朗斯特羅姆在春天與世長辭,網路上的悼念,讓他的詩句飄滿了整個春天。“我唯一想說的/在無法觸及的地方閃光/像當鋪里的/銀子”,闊別了鏡頭二十年的艾敬用特翁的詩表達紀念。

中國的農村正是播種的季節,遠處那一片片莊稼里是無數辛苦勞作的人們,詩人潘洗塵為他們寫下墓志銘:“我想在這五千畝稻田裡繁衍生息的螞蚱/怎么也有十數億之巨吧/他們終將都和我一樣/默默地生死/飛不高也跳不遠”。

而在北京的校園裡,在“萬歲”巨大的陰影里,詩人王家新代表“螞蚱”發言:“我們不相信勝利者的好信仰。”

曾經輝煌的合肥鋼鐵廠,如今卻在商品市場的大潮里只剩下一片破敗。下過雨的合鋼廠區里,一個人在“紅色大街瘋狂地奔跑”,他的腳步在工廠的廢墟里不斷行走,一次次摘下眼鏡仔細辨認四周,往事湧上心頭。他是梁小斌,很多年前他就叩問“”中國,我的鑰匙丟了“,而今”天,又開始下雨“,叩問依舊真切,他幾乎用盡全身力氣,一字一頓,淚水忍不住奪眶而出。

哪怕是春天,也有長不動的荒草,女詩人巫昂為此發出悲憫的聲音:“哪次不是疼/教會了我們/大聲叫喊”。

菜市場、捷運里、天橋上,都有個詩人在為自己的抒情而不好意思,他是楊黎,綿軟而俏皮的四川話“出賣”了他。

談琴唱歌的是能“懂鳥語”的民謠歌手萬曉利。青蔥的山間,泉水淅淅流下,這是《絲絨蝴蝶》誕生的地方。而今這隻蝴蝶的“父親”第一次用朗誦的方式念出那些心頭的句子:“扔的遠遠的/草叢裡/太陽要不要/隨你/就像沒有/什麼也沒有”。

附:《春天讀詩(第二季)》詩錄

莫西子詩《冬天終會遠去》(莫西子詩 著)

鄭愁予《錯誤》(鄭愁予 著)

程壁《春的臨終》(谷川俊太郎 著)

鄭敏《對春陰的憤怒》(鄭敏 著)

潘洗塵《我的稻田》(潘洗塵 著)

王家新《萬歲》(勒內·夏爾 著)

梁小斌《中國,我的鑰匙丟了》(梁小斌 著)

余秀華《我愛你》(余秀華 著)

葉嘉瑩《海棠四首》(葉嘉瑩 著)

巫昂《乾脆,我來說》(巫昂 著)

艾敬《四月與沉默》(特朗斯特羅姆 著)

楊黎《我為我的抒情而不好意思》(楊黎 著)

萬曉利《絲絨蝴蝶》(萬曉利 著)

《春天讀詩·第三季》

春天讀詩·第三季 春天讀詩·第三季

2016年的 《春天讀詩·3》,詩歌與春天如約而至。

鳳凰文化延續2014年《春天讀詩·第一季》的美好與浪漫、2015年《春天讀詩·第二季》的真摯與感動,重新啟程,在2016年的春光中用心用力地打造了《春天讀詩·第三季》。這一次我們走出大陸,來到島嶼,試圖探尋“島嶼與世界”的關係。首次有四位國際詩人加入錄製,我們也追尋著華語詩人的腳步前往世界,足跡遍布台灣、香港、加拿大。

在保持詩人、美景、佳作品質的同時,本季《春天讀詩》更加追求深刻和震撼的心靈體驗。《春天讀詩》三季以來,堅持以詩人出鏡的方式,誦讀自己的詩歌,我們堅信這是與詩性最為貼近的方式。詩人獨特的口音、體味,迥異的人生經歷、體驗,構成一座內心的隱秘之島。

春天,草長鶯飛,心也隨萬物啟蟄。萬千思緒中,告別與想念、悸動與平靜、哀慟與歡喜、憐憫與自傷,都各自成詩,隨風飄散。停泊處,累積成島,守望著海天,把大地的盡頭延向更遠方的世界。

九個人,就是九座島。在這短短的20分鐘裡,我們與你一同呼喚那九座島嶼上的聲音。

一代人的精神偶像、如今已年近古稀的北島在沉默已久之後終於開口。香港九龍島,對面就是中國大陸,那是北島的祖國。去國近三十載,“祖國是一種鄉音”,他唯有“對著鏡子說中文”。踽踽獨行,北島漸漸成了背影,這一次他終於面對鏡頭,我們聽到了他的想念,或許還有恐懼。只可惜“蒼蠅不懂得什麼是祖國”。

88歲的余光中依然站在基隆港上遙望江南,每根白髮都繫著一生的鄉愁。余光中遠離家鄉的日子比北島更久,從一九四九開始,從風華正茂到滿頭白髮,從個人的鄉愁賦升華成民族的思鄉曲。江南那么近,就在基隆港的西北方向,“從松山飛三個小時就到”,卻“想回也回不去”。“那許多的表妹就那么任伊老了”,“復活節,不復活的是我的母親”。

回不去的還有童年。美國桂冠詩人羅伯特·哈斯的童年充滿恐懼,甚至直到成年歲月還不知自己是怎么活過來的。然而“如今想起來那只不過是/言辭間的惡毒,微不足道的/古老的驚懼”。

火車開出車站,一雙高跟鞋在月台上逆向走過。看著眼前匆忙消失的車尾,已經歷78年人生的日本詩人水田宗子平靜地感悟:“一切都是一瞬間的訣別/向後退去的速度/我的雙腳/無法追回”。

約旦河西岸走出的巴勒斯坦詩人加桑·扎克坦對於“流亡”的理解比任何人都更透徹。“我們算誰,可以去厭惡我們不得而知的事,我們算誰,可以去愛上與我們無關的事。”和所有流亡者一樣,“影子不在大地上留下絲毫痕跡。”

北島也去過拉姆安拉,他印象中的那裡“死亡沿正午播種”“諸神從瓦罐飲水”。此刻,他在香港的海邊,仿佛看到了一個阿拉伯少年到天邊,去繼承大海。

滿目繁華的香港中環上,廖偉棠這個波西米亞吟遊者的歌里有著虔誠的祈禱。就算在香港,這顆繁華的商業明珠,一樣有“流亡者”,只不過他們是經濟危機的難民,“切著風來食,空中蘸著火沫”。廖偉棠看著這些像蚯蚓般生活的人們,用粵語默默祈禱:“如果寒冬來臨請垂憫/路邊這兩個喋喋的主婦的愛情/請垂憫路燈熄滅後的三個世紀暗夜。”

“民國詩人”瘂弦在加拿大的郊外散步、憩坐,細數著世界與人生的種種必要,他已悟到:“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世界老這樣總這樣:——觀音在遠遠的山上/罌粟在罌粟的田裡”。

美國詩人布蘭達·希爾曼也在郊外看著眼前的鳥兒與花兒,她知道這乍然劈開的世界無論美得多么讓人目瞪口呆,“要讓魂在”也幾乎是不可能之事,但“這只不自在的黑眼”仍然“四下俯看風景”,“搖動樹枝,所有的/花瓣芬香地/灑落在你身上那不是哀愁”。

花蓮的島嶼邊緣,吹著太平洋的風長大的陳黎撿起一顆外形酷似台灣島的鵝卵石。他說,其實“在縮尺一比四千萬的世界地圖上/我們的島是一粒不完整的黃紐扣”,而“我的存在如今是一縷比蛛絲還細的/透明的線,穿過面海的我的視窗/用力把島嶼和大海縫在一起”。在島嶼邊緣,在睡眠與甦醒的交界,他用他的詩與所有的死者和生者說著話。

附:《春天讀詩(第三季)》詩錄

北島《鄉音》《拉姆安拉》

余光中《春天,遂想起》

羅伯特·哈斯《替花命名的小孩》

水田宗子《如若沉睡》

加桑·扎克坦《一如流亡者的習慣》

北島《拉姆安拉》

廖偉棠《小禱文》

瘂弦《如歌的行板》

布蘭達.希爾曼《花現》

陳黎《島嶼邊緣》

《春天讀詩·3》聯合推廣機構:

為你讀詩 讀首詩再睡覺 詩刊社 單讀 理想國 新周書房 77劇場 706青年空間

阿里音樂 優酷 土豆 鳳凰衛視《全媒體大開講》

鳳凰新聞客戶端 鳳凰網 鳳凰視頻 鳳凰讀書

《春天讀詩之夜》

春天讀詩之夜 春天讀詩之夜

2016年4月15日,鳳凰文化還在北京77劇場舉辦了同名落地活動 “春天讀詩之夜”。

“以詩歌的名義相聚,文字與鮮花一起生長”,詩人西川、王家新、梁小斌、趙野、余秀華、廖偉棠、嚴彬到場朗誦,民謠歌手莫西子詩和鍾立風也傾情獻唱。這是鳳凰網文化頻道在連續三年精心製作詩歌視頻《春天讀詩》之後推出的首場同名落地活動,是三季詩人與讀者的一次大聚會。三百位報名網友光臨現場聆聽,並在最後時刻手持玫瑰、全體起立,在詩人西川的領讀下,與所有嘉賓一起誦讀了米沃什的《禮物》和里爾克的《在春天或者在夢裡》。

七位詩人兩位歌者九種風格

“無比明媚的是那珍貴的時刻,在那冬天的鬱悶中回到我的心窩。”三年前,隨著詩人西川朗讀出的這句詩,《春天讀詩》正式誕生。從2014到2016,鳳凰文化堅持在每年春天,都以詩人讀詩的方式迎接這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

朗誦會伊始,《春天讀詩》總製片人、鳳凰文化主編胡濤為讀者介紹了舉辦“春天讀詩之夜”的初衷。他表示,每年春天鳳凰文化都願以最詩意的方式與讀者相約,《春天讀詩》最大的特色是將詩歌與美景結合,將詩人的文本與生命體驗交融,讓詩歌和詩人成為真正的主角。詩人誦讀自己的詩,帶著各自的體溫、氣味、口音,不誇張、不矯飾,這種真實與當下流行的跨界讀詩全然不同。參加本次讀詩之夜的七位詩人,在過往三季節目中都奉獻了獨具一格的表演。

本次讀詩之夜,七位詩人在過往三季《春天讀詩》中參與拍攝的的視頻,以VCR的形式重現大螢幕,全場觀眾共同重溫那些感動的時刻。詩人則在視頻落幕之時,登場現身,以最本真的方式,現場朗誦,延續著各自對春天與詩歌的理解。

第一個登場的還是西川。“開花就是解放!開花就是革命!一個宇宙的誕生不始於一次爆炸而始於一次花開!”53歲的西川,依舊激情飽滿、節奏鏗鏘,一首氣勢磅礴、才情肆意的《開花》,在他高昂雄厚的聲音中傳遞到現場的每一個角落。連綿不絕的“開花”意象,渲染出春天蓬勃升騰的生機;一聲聲“開呀”,點燃了每位觀眾內心的熱情。一張張興奮起來的笑臉,讓現場瞬間沸騰起來。就像朗誦會後,詩人廖偉棠所說:“西川太開放了,節奏感真好,年輕人都寫不出這么‘狂’的詩來。”

隨著西川朗誦完最後一個字,燈光驟然暗下,兩名來自侯瑩舞蹈劇場的白衣舞者翩翩起舞,用肢體語言講述了一個從沉睡到甦醒再到歡騰的故事,象徵著冬去春來,萬物復甦。

舞者謝幕,樂手亮相。小提琴與長笛合奏了一曲《回憶》,將舞台變奏到一種浪漫、舒緩的氣氛。詩人嚴彬沿著這種情緒,緩緩念起他的作品,憂傷和遐思中表達的是個體獨特的生命體驗。

接下來,詩人王家新把這種生命體驗延展上升到一種全人類的高度。他選擇朗誦的是自己翻譯的西班牙詩人洛爾迦的《伊·桑·梅希亞思輓歌》。今年是洛爾迦蒙難80周年,王家新特意先用了一分鐘的時間向所有聽者介紹洛爾迦,並且致以自己的崇敬和哀思。王家新的譯文,使洛爾迦的詩句呈現出一種奔放之下的節制感,顯得堅定而飽含力量。

在異域感鮮明的外國詩歌朗誦後,詩人趙野用兩首帶有濃厚歷史人文意蘊的《漢水》和《天命之詩》讓讀者又進入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意象。這是詩人帶領讀者,對漢語之美的一次回歸與創造。趙野低沉的嗓音在古箏的伴奏下,更加沉重深邃。現場一片安靜,許多觀眾連大氣都不敢喘。

從香港遠道而來的詩人廖偉棠,用粵語朗誦了自己的兩首詩作《當我們坐在冥王星的冰塊旁哭泣》和《迴旋曲》。這位波西米亞吟遊者的文字呈現出迥然相異的氣質,他所書寫的城市內容和當代題材也是中文詩歌里非常稀有的,可以說他的詩就是現代社會的騎士之歌。

朗誦結束後,廖偉棠並沒有鞠躬下場,而是當起了“嘉賓主持”。在他的介紹和邀請之下,詩人余秀華穿著一身紅色“搖搖晃晃”地走上台來。這位當晚唯一的女詩人,在2015年火遍中國,也掀起了一輪新的詩歌熱。嗚咽長笛伴奏下,余秀華用自己特有的節奏朗誦了三首新作《你說抱著我,如抱著一朵白雲》、《北京城的夜色》、《何須多言》。殘缺的身體、含混的發音、優美的詩句、樂觀的笑臉,當這四個貌似相悖的條件同時展現在燈光下的余秀華身上時,全場觀眾都動容了,許多女生都在偷偷抹淚。

作為余秀華的好友,民謠歌手鍾立風在台下靜靜地看完她的朗誦。然後抱起吉他上台。他撥響琴弦,為余秀華和觀眾演唱了一段來自他新專輯的歌曲《我愛你》。這是他根據余秀華的名作,譜曲而成的一首新歌,當晚的觀眾可謂先睹為快。隨後他還演唱了博爾赫斯的《界線》和張棗的《鏡中》。吉他與口哨的搭配,讓現場沉浸在民謠的魅力中。

最後一位登場的詩人,是朦朧詩代表之一梁小斌。三十多年前,一首《中國,我的鑰匙丟了》表達了那個時代的苦悶和困惑,讀哭了一個時代的中國人;三十多年後,當梁小斌在2015年第二季《春天讀詩》中再次朗讀起這首《中國,我的鑰匙丟了》,他自己讀哭了,螢幕前的觀眾也聽哭了,那些詩句依然雄渾有力,因為我們又在經歷新的苦悶,中國又面臨新的困惑。因為疾病,梁小斌的眼睛看不清紙上的文字,他用背誦的方式朗誦起舊作《雪白的牆》和《母語》,將《中國,我的鑰匙丟了》的那股力量延續著。觀眾再一次落淚,為這位老詩人感動,為詩句中的那顆摯誠之心感動。

作為《春天讀詩》第二季的出鏡詩人的莫西子詩,作為當晚的壓軸表演與觀眾見面。這一次他選擇了《冬天終將遠去》和《彷徨》兩首歌,前者是第二季《春天讀詩》的開場詩篇,後者則分別取材於蕭紅的詩作和魯迅的文章。

三百觀眾齊聲朗誦《春天讀詩》明年再會

朗誦會現場,有兩個環節是專門為喜愛詩歌的觀眾準備的。根據事前徵集和現場舉手,有四位觀眾登上舞台,站在詩人站立過的地方,為全場朗誦了他們挑選的詩歌。

而朗誦會最後,主持人邀請觀眾手拿鮮花全體起立,在西川的領讀之下,與九位嘉賓一起朗誦米沃什的《禮物》和里爾克的《在春天或者在夢裡》。三百個聲音匯成同樣的句子,那種力量感是無可比擬的。台上台下的人都為這極具感染力的一幕所打動,大家都陶醉在美好的詩意與春夜之中。

“在春天,或者在夢裡”,隨著最後一句的結束,“春天讀詩之夜”圓滿落幕,這一季的春天也接近尾聲。《春天讀詩》在2014年誕生--三年中,西川、野夫、葉蓓、雷平陽、胡赳赳、俞心樵、嚴彬、周雲蓬、歐陽江河、趙野、翟永明、張楚、莫西子詩、鄭愁予、程壁、鄭敏、潘洗塵、王家新、梁小斌、余秀華、葉嘉瑩、巫昂、艾敬、楊黎、萬曉利、北島、余光中、羅伯特·哈斯、水田宗子、加桑·扎克坦、廖偉棠、瘂弦、布蘭達.希爾曼、陳黎等34位中外詩人和民謠歌手都曾傾情發聲,詩意滿懷;三年中走過北京、走過昆明、走過大理、走過山海關、走過杭州、走過合肥、走過天津、走過香港、走過台灣、走過加拿大……于山水之間,吟詠生命,於鬧市街巷,感懷人生,於時代現場,萃取思想,以內心的聲音,對抗這越發不美好的世界。

就讓每一個珍愛詩歌的人們都將這份春意與詩情傳遞下去吧。期待下一個春天,期待下一季《春天讀詩》。

《春天讀詩·第四季》

2017年,《春天讀詩·4》即將推出,敬請期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