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旅行:下一代

《星際旅行:下一代》(原名: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簡稱為ST:TNG或TNG)是一部背景設定在《星際旅行》時空的科幻電視系列劇,它也是1966年至1969年間的《星際旅行:初代》電視劇的第一個真人演出的電視續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星際旅行:下一代
英文名稱: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
別名:StarTrek:TNG,星際迷航銀河飛龍,星艦迷航記新的一代
資源類型:RMVB
版本:[FLYINE飛翔科幻網出品]26集全+電影版
發行時間:1989年09月25日
導演:Gene Roddenberry - Creator, Executive Producer, Producer
 Michael Piller - Executive Producer, Writer
 Rick Berman - Executive Producer, Writer
 Jeri Taylor - Executive Producer, Writer
演員:Patrick Stewart as Jean-Luc Picard
 Jonathan Frakes as William Riker
 Brent Spiner as Data
 LeVar Burton as Geordi La Forge
 Michael Dorn as Worf
 Gates McFadden as Beverly Crusher
 Marina Sirtis as Deanna Troi
 Wil Wheaton as Wesley Crusher
 Diana Muldaur as Katherine Pulaski
 Whoopi Goldberg as Guinan
 Denise Crosby as Natasha Yar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類型:科幻/動作/冒險/劇情
片長:平均45分鐘
集數:本季共26集
字幕:中文

內容介紹

《星際旅行:下一代》(簡稱TNG)是《星際旅行》系列的第2部劇集,台灣翻譯為《銀河飛龍》,於1987-1994年共播出了7季。該劇講述的是在24世紀,《星際旅行:原初系列》(簡稱TOS)的八十年後,Picard艦長率領進取號D繼續探索太空的冒險故事。該劇共獲得18項艾美獎,11項其他各類獎和51項各類提名。
每一集的開頭都有這樣一段話:「宇宙,人類最後的邊疆,這是星艦進取號的旅程,它所持續的使命,是為了探索陌生的新世界,尋找新的生命及新的文明,勇敢地航向那前所未至的宇宙洪荒。」 這段話和「原初系列」的版本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為了更強調銀河中有許多不同的人種,「man」也改成了用 one 代替,不光指地球人類。
由於電影第四集「搶救未來」最後出現了進取號A (NCC-1701-A),「TNG」的進取號編號改為現在大家熟悉的 NCC-1701-D,一直到現在,只有進取號的編號是維持不變,後面再掛上字母的,這是進取號的特權,其它星艦在不同時代即使有重複的名稱,也不會有相同的編號
星艦進取號D的艦長是Jean-Luc Picard,副艦長是William Riker,製片人Gene Roddenberry希望由女性來擔任安全官以表示未來男女平等,Tasha Yar的角色誕生,後來又加入兩個女性角色,顧問 Deanna Troi和醫官 Beverly Crusher,另外還有一個天才少年Wesley Crusher。為了紀念一位美國眾所皆知於 1975 年過逝的眼盲星艦迷George La Forge,Gene Roddenberry創造出一個眼盲的角色-- Geordi La Forge﹝鷹眼﹞,鷹眼是進取號舵手。接下來是一個機器人的角色-- Data﹝百科﹞,他是進取號的科學官。 最後一個角色 Worf﹝武夫﹞,武夫作為一名克林貢人加入了星際聯邦代表著昔日的敵人已成為今日的盟友,在冷戰時代是個很有意義的角色。
時間設定在「TOS」的未來,科技看起來更為進步,如:觸碰式的面板、通訊徽章,各種工具都小得許多,而功能也更強大,外星人擁有更多的奇型怪狀,而且已經不局限在「吸氧氣」的生物了。雖然貝芙麗醫官在第二年離開了進取號到星艦醫學院當院長,到第三年才回來,而進取號的交誼廳也多了個酒保Guinan 解難 ,飾演解難的演員就是琥碧·戈柏,她因為在「TOS」里看到黑人角色「烏胡拉」演出的軍官角色,立志當演員,於是她要求在「TNG」演出。
1991 年台灣電視公司引進「TNG」劇集,可惜時間不固定,播完兩季就停播,在衛視合家歡台重播時,台灣電視公司又開始復播,但播完第三季後就從此沒有下文,至今只剩下衛視合家歡台還在播出「TN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