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禮拜

當今眾多基督教會的禮拜時間。 基督教禮拜時間原為安息日(星期六)。公元321年3月7日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頒布星期日休業令,將羅馬崇拜太陽神的密特拉教中的星期日禮拜引入基督教中。

基本信息

禮拜由來

君士坦丁一世的政策和星期日休業令

羅馬皇室非常討厭猶太教。羅馬帝國眾多的殖民地中最難統治的種族就是猶太人,在多神信仰的羅馬人的立場上不能理解信一神的猶太人,並且以信仰為由未能很好地順從羅馬的命令,因此猶太教成為了眼中釘般的存在。

但是基督教也信一神,猶太人和基督教人都遵守第七日安息日,因此在羅馬人的立場上將基督教視為猶太教的一個分支而施加迫害。

因而為了避開迫害,羅馬教會的基督徒們曾試圖讓羅馬人意識到基督教與猶太教不同,在2世紀開始接受羅馬人的太陽崇拜日(星期日)為聖日,代替了安息日。從此羅馬教會的禮拜日期變成了星期日。

因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 米蘭敕令(313年)基督教迎來了轉折。君士坦丁一世通過米蘭敕公認了基督教並逐漸展開擁護基督教的政策。但君士坦丁一世並沒有完全改信基督教。他直到死一直擁有稱作 Pontifex maximus的宗教界最高祭司長職位,他將最喜歡的不滅太陽神密特拉和基督作為同一神理解。也就是說他不是純粹的基督徒,只是在政治性立場選擇了可以把帝國整體捆為一的基督教。存有這種思想的君士坦丁於321年3月7日頒布了星期日休業令。 (“所有裁判官和市民以及技術者們都當在尊嚴的太陽日(Sundy)休息"——《星期日休業令》)

敕令中的” 尊嚴的太陽日“的表達可知星期日休業令不僅指基督教,也是關照密特拉教的敕令。這就是如今星期日休日制度和星期日禮拜的由來。

《星期日休業令》更加鞏固了羅馬教會的地位。在321年之前只有羅馬教會和其影響力之下的部分教會開始遵守了安息日,但321年頒布的《星期日休業令》是一皇帝的權威強制全體市民在星期日休息,以致一向遵守安息日的東方教會也屈服於羅馬教會了。

歷史背景

第二世紀的大事變

公元132年,猶太人巴爾·柯巴自稱是基督,帶領猶太人武裝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於公元135年猶太起義被鎮壓,羅馬皇帝哈得良(Adriano)下達命令:“禁止猶太人進入耶路撒冷,甚至不許他們站在遠處眺望他們列祖之地。”(Eusebius《Ecclesiastical History》book4 chap.6.)

猶太人被迫流亡到世界各地。“巴勒斯坦荒廢了。耶路撒冷改名為開普吞林那(Aelia Capitolina),成為外邦人的城邑。城中充滿異教拜偶像之風。割禮、守安息日及講解律法等事,都被禁止了。”(Robert Rainy《The Ancient Catholic Church》P.19,New York:Scribners,1902) 城中的教會由外邦人組成,因為只有外邦人才能進城禮拜。從此基督教發生了大變化。猶太教只信《舊約聖經》,不信《新約》,也不信耶穌是基督。基督徒都儘量與猶太人劃清界線,並盡力設法遠離猶太人的儀禮。反猶太人情緒高漲。所以這時在基督教中有種說法:“誰愛護猶太人……誰就不應列在基督徒和傳道人的行列。”(Syriac document《The Teaching of the Apostles》Articlel5.)

從此以後,這種反猶太人情緒與日俱增。君士坦丁皇帝曾說:“但願我們從今以後不要有一件事與那可憎的猶太人相同。”(Euscbius《Life of Constantine》book 3,chap.18.)他頒布法律說:“一個基督徒不應該為猶太人服役。”(同上book 4,chap.27)在奧爾良(Orleans)第三次議會上通過一條法律:“基督徒不可與猶太人結婚,甚至不可與他們同餐。”(Third Synod of Orlcans,Canon 13.)公元365年,老底嘉議會通過一條文:“基督徒不應猶太化,也不應在星期六(即安息日)停工。如果被發現有猶太化的情形,就要驅逐出教,與基督無份。”(Council of Laodicea,Canon 29.)

星期日被冠以“主日”

克雷芒是亞歷山大城問答學校的著名教授,他用“似是而非”的學問,盡力鼓吹第八日的重要性。他是第一個稱七日的第一日為“主日”的人。論據來源於柏拉圖。他說柏拉圖預言到“主日”說:“當他們每個人在牧場上度過七天之後,在第八日便出發,並且在第四日到達了。”(同上book 5,chap.14.)

克雷芒用皮他哥拉派哲學理論,使安息日變成第六日,第八日變成第七日,第八日就是星期日。他又稱星期日為“主日”。

遼寧出版社出版的《聖經百科辭典》1232頁對“主日”作如下解釋:“主日”(Lord's Day) ,主的日子。新約記載,基督耶穌被猶大出賣後,在星期五(即安息日之前一天)被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即星期日(安息日之後的第一天)清晨又從死里復活。後來,基督教會把星期日定為“主日”,即“主的日子”(主的復活的日子)。因此,基督教會又稱星期日為“禮拜日”或“主日”。請注意,此處的“後來”二字很客觀地說明將星期日定為“主日”是“後來”的事,並且做這事的是教會,而不是復活後的耶穌。

紅旗出版社的《基督教千問》203頁登有如下問答:

問:“主日”是怎么來的?

答:“主日”(Lord's Day)意思是“主的日子”,據《福音書》記載,耶穌在猶太教安息日前的一天受難,第三天(安息日後第一天)復活。為了紀念耶穌復活,後期基督教把這一天定為“主日”,並逐漸取代了安息日。所以猶太教徒守“安息日”(即今星期六)而基督教徒則守“主日”(即星期日)。不過,基督教新教中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派,上帝的教會世界福音宣教協會仍然守“安息日”。由於“主日”繼承了“安息日”不準做工的傳統,所以天主教又稱“主日”為“罷工日”。

星期日“逐漸取代安息日”是歷史事實,由此看出撒但引誘人背棄上帝的慣用手法。在伊甸園他也是這樣引誘始祖一步一步進入他的網羅的。然而,背道的教會雖可讓所謂的“主日”“逐漸取代安息日”,卻永遠無法消滅安息日,因為,全能的上帝要伸出他的膀臂維護他律法的神聖。他在《聖經》中一再稱安息日是“我的安息日”“我的聖日”(見出31:13,16;利19:3)。  

羅馬天主教篡改上帝的律法 廢除安息日

313年通過《米蘭諾令》基督教被公認後,在世上被高舉,教會也迅速地走向世俗化了。在這一時期,不法的事確立,而真理完全消失了(321年星期日休業令)。至此,所有的教會都跟隨守星期日禮拜

神父們禁止平信徒私讀《聖經》,經年累月,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對《聖經》毫無所知,上帝的安息日自然也被遺忘了。天主教會召開多次會議,每次都高舉星期日、貶低安息日。最後,那多神教的節日變成了公認的“主日”。由教皇西維斯特(Pope Sylvester,314-337)倡導,教會領袖們把《聖經》的安息日判為猶太人的古董;並對那些仍然順從第四誡,守安息日為聖的信徒加以“咒詛”。先把上帝全備誡命的中段扯出來,再把太陽日(瞻禮日)假貨塞進去補缺,從人民手中奪去《聖經》,又命令普世的人接受奉行,這個騙局真可稱為天下騙局的王牌。

公元364年,天主教會在老底嘉城召開宗教會議,制定了宗教法規,其中第29條:“基督徒不應效學猶太人,所以不該在星期六休息,而必須在這天工作。但基督徒應該特別尊重‘主日’。作為一個基督徒,如果可能,就不要在‘主日’工作。假如有人效學猶太人,他們就是自絕於基督耶穌。”

公元439年,蘇格拉底說:“幾乎全世界所有的教會都在每周的安息日舉行神聖的崇拜活動,但在亞歷山大城和羅馬城的基督徒,由於受了古代遺傳(就是拜太陽神的異教徒)的影響,已經停止守安息日了。”

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城主教的反對派阿里烏斯派被消滅後,羅馬主教於公元538年登上教皇寶座後掌握政、教大權,立刻召開奧爾良第三次會議。通過以下法令:“在星期日騎馬、乘車、修理房屋或妝飾儀容等都是不合法的,田裡的勞動應該禁止,以便人民可以到教堂禮拜,如果人做了其它勞動,他要受罰。”

公元589年在法國拿爾邦召開的宗教會議通過:“無論自主的、為奴的、戈特人、羅馬人、敘利亞人、希臘人或猶太人一律不許在‘主日’作任何工作,除非特別必要,也不準使牲畜勞動,如有人冒犯,自主的罰款六所利地(約360斤米),為奴的受鞭打一百下。”

公元600年左右,教皇貴格利高里一世對羅馬城的居民發布反安息日通告,摘錄於下:“上帝僕人貴格利高里致他所最愛的羅馬市民:近日發現有悖逆分子,在你們中間散布與神聖信仰相反的異端,甚至禁止人在安息日作工,他們是敵基督的傳教士。因敵基督者來到時,他必會吩咐人在安息日不作工,像在‘主日’一樣。……”(《尼西亞時代教父遺著》,卷13冊第一信函336頁)

到第八世紀,在教皇統轄的範圍內,都接受了亞歷山大派的知識派神學,不再守安息日。但東正教仍守安息日。

公元1054年東正教為了堅守安息日,導致和天主教的大分裂。馬思威博士說:“主後1054年不僅在基督教歷史上,也在安息日的遵守上是一個分界點。那一年東正教的基督徒與天主教的基督徒互相將對方逐出教會。……導致1054年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羅馬天主教會反對安息日。君士坦丁堡(東羅馬首都)的教父色路拉里烏斯(Michael Cerularius)及他的助手們,於1053及1054年堅持說,羅馬天主教應該廢棄他們令人沮喪的星期六禁食。他們說,天主教對安息日的處理方式毫無聖經根據,嚴重破壞了安息日要成為喜樂日子的原意。教皇利歐九世拒絕這改變的要求。他反而堅持說,因為他是彼得的繼承者,他的話就是一切忠心基督徒要遵守的律法。教皇利歐大發雷霆,就吩咐他的代表,教廷使節紅衣主教亨伯特遞交給君士坦丁堡的教父一封官方檔案,斥責他‘東正教’的基督徒,處在‘魔鬼及其使者’同樣的地位。”當時東正教會“是將安息日與星期日一起遵守的,有經常的崇拜聚會。”──(《但以理書的信息》7-31,7-32頁)

歷史文獻依據

根據

1.守星期天禮拜的人主張中,最多的教徒們知道的內容是因為“復活和聖靈降臨成就的在這一天星期日,所以星期日守禮拜”。從結論來說他們的主張內容聖經里沒有。聖經里跟本沒有“復活和聖靈降臨在這個星期天,所以星期天做禮拜”的句子。這就是人的想法。
耶穌復活的日子,復活節是星期日對的。耶穌降下春雨聖靈的五旬節也是星期日。所以星期天做禮拜的人們以自己的合理化,主張為所有的日子作為證據。把星期天禮拜要堅持守著。但是,每周要守的禮拜日是全年守的禮拜日和不同。這好比光復節和三一節都做了萬歲運動,要把兩個紀念日合在一起每周守紀念日沒什麼差別。
2.另一個提出主張是“初代教會是星期天做禮拜和年報”的證據。林前十六章2節。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個人要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林前十六章二節)每一周的第一天是星期日。守星期天禮拜的人們引用這句話“初代教會使徒們星期天守禮拜了”主張的是上下文理解的無知的緣故。如果這個句子,星期天禮拜和關聯就要把“做捐資”這樣改變聖經。這話的情況連著看後面的三節的話就,可以理解。
及只我來到了,你們寫信舉薦誰,我就打發他們,把你們的捐資送到耶路撒冷帶去。(林前十六章三節)
這捐資不是每周奉獻的捐資,而不是幫助耶路撒冷教會的特別捐資。而且“星期天獲得利益儲存”的意思是,第一天,卻為了得利益星期天干活了。
這樣關於星期天禮拜沒有聖經根據。聖經上星期天做禮拜的證據在哪兒也看不見。關於星期天禮拜根據只有通過教會的歷史,查找資料。
【教會史(韓文)101頁“第二期使徒後時代(100—313年)”,李建社發行,宋樂元著】
‘禮拜時期是周禮拜,安息日禮拜持續到這時期,但後期逐漸替代為一周第一日即星期日’的記錄
【教會史(韓文)145頁,世宗文化社發行,金義煥博士編審】君士坦丁大帝最初下敕令命星期日政務和司法之事修業,接著禁止這日軍隊訓練及觀看公演。但是沒有想照搬舊約的安息日制度。東方還是遵守星期六為安息日。
這樣星期日禮拜是如此的從AD150年頸部開始,基督教徒異教化為止,逐漸走進了教堂。因此,守星期天禮拜的人們,為了如何與聖經和聯關,展開許多種觀點的主張。

教團

守星期天禮拜的教團是有代表性的天主教,新教五大教派和耶和華見證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統一、新天地等。
結論
星期天禮拜是二世紀羅馬教會丟棄上帝的誡命,禮拜日變更改為星期日開始的。當時的歷史背景逼迫的基督徒和猶太人之間的摩擦,羅馬的形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星期天禮拜固定化了,但最比什麼重要的是“聖經上關於星期天禮拜明顯的句子查不到。(交付的天主教信仰61頁,出版社)”。

安息日禮拜

①根據

根據聖經的安息日禮拜。上帝六天創造天地, 找到安息的起源在第七天 。上帝賜福給第七天,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天地萬物都造齊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2章1節—3節)
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不可做,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出20章8節—11節)
第七天,安息日是今天的星期制度上星期六,相當於從舊約時代到新約時代為止,數世紀以來,通過相信上帝的人們保持遵守。新舊約聖經的135個句子中提到記住安息日,守著的記錄。

②教團

星期六遵守安息日的教團,全世界有兩個教團。首先是上帝的教會世界福音宣教協會,另一個是第七日安息日耶穌再臨教團(安息日教派)。但安息的所謂“日落”,主張說,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六晚上守安息日。這也是安息日教會沒有完全的做禮拜,。日落是解釋聖經有錯誤,出現的主張。因此,全世界總共只有唯一上帝的教會是按照聖經遵守安息日的教團。
③結論
守安息日是上帝的戒命。所以,耶穌作了遵守安息日的榜樣。真是按照上帝的話語生活的聖徒就不管是誰都要遵守安息日。
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路4章16節)
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約14章15節)
人任何的想法,人的任何辯解,人的任何自己的合理化,也不能超越上帝的誡命。上帝的人就,遵守上帝的誡命安息日是理所當然的義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