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漢字]

昝[漢字]

昝,中國漢字。主要釋義有:(1)同“咱”;(2)姓氏;(3)表示時間的模糊位置。

基本信息

字義

昝
(1)用同“咱”,我。例:你那裡問小僧敢去也那不敢,我這裡啟大師用昝也不用昝。――《西廂記
(2)姓昝姓起源有三:1、由咎姓變化而來。咎,上古時有多種含義,後專指災禍,因不吉利,在咎字的口中加一橫,成為昝姓。咎姓起源很早,商代時有大司空咎單,家族昌盛,時姓咎,後改昝姓。
2、以部落名為姓,源於四川蜀人。春秋時,蜀中有部落,以昝為名。後中原文化進入蜀中,昝姓隨之融合於它姓,成為土著的姓氏,而離開蜀中的昝部落人便以部落為姓氏,成為昝姓的一個由來。
3、他姓改姓昝。如南北朝後魏有叱盧氏、昝盧氏,入中原後均改為昝氏。
(3)表示時間的模糊位置。例:你多昝來的?

藝術字型

昝

歷史人物

昝學易:字心源,明朝懷寧人,萬曆年間中舉人,廉潔不苟取,天性至孝,他因為要照料年邁的父親,幾次任官,他都沒有接受,唯恐年老的父親獨居不暖,共枕被者達八年之久。最後授他金溪知縣,未上任卒。
咎單,商湯輔佐之臣。官司空。湯滅夏,建立商朝,伊尹作《鹹有一德》,言君臣都有一德不要失,咎單作《明居》,陳述居民之法,天下始定。
昝居潤(907-966),五代及宋初官吏。博州高唐(今禹城西南)人。善書計,後唐長興中為樞密院小吏。晉初,出掌滑州廩庾,後依附於帥白文珂。文珂薦之於周太祖,周世宗詔以補府中要職。世宗即位後任其為軍器庫使,累官至左領軍衛上將軍。恭帝時,加檢校太傅。宋太祖登位後,加檢校太尉。建隆二年(961),權知澶州。八月,拜為義武軍節度。在鎮數年,得風痹,詔還京師。卒,贈太師。
昝茹穎(1672-1740),清書畫家。字仲遂,一字省雪,號白村,安徽懷寧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第二名舉人,五十一年(1712)登進士第,參加編纂《子史精華》,脫稿後即授內閣中書舍人。自康熙末至乾隆初,朝廷詔敕,多出其手。他工詩善畫,所繪松竹菊石,皆磅礴有致,人爭珍藏。在家鄉,和兄蔚林的詩、文、字、畫雙雙出名,被譽為“八絕”。
昝殷,唐代蜀地成都(今成都)人,約主於唐貞元十三年(797),卒於大中十三年(859),昝氏精醫理,擅長產科,通曉藥物學,唐大中年間(847~852),他將前人有關經、帶、胎、產及產後諸症的經驗效方及自己臨症驗方共378首,編成《經效產寶》一書,共三卷。此外昝氏對攝生、食療也頗有研究。他的食治醫方多具取材容易、價廉效驗之特點,著有《道養方》、《食醫心監》各三卷,今亦存。
昝凌,中國航空儀表科研機構的創始人和飛行自動控制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在中國航空工業創建初期,曾協助各航空工廠解決了修理和生產中出現的多種技術問題。他將磁滯原理成功地套用於航空儀表和飛行自動器的執行電機。他主持設計成功中國第一套飛機自動駕駛儀,培養了一大批航空儀表研究設計人才,為中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昝雲龍,1934年9月出生於樂山城區白塔街,高中就讀于樂山一中,1957年從北京大學實驗核物理專業畢業後,專心致志參與核潛艇的研究與製作。1971年9月,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試航成功,其中不知凝聚了他和同事們多少心血。1983年開始參與大亞灣核電站的建設,曾任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廣核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是我國核電事業的主要領導者之一。他在成功領導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一期的過程中,為我國核電高起點起步,走“引進、消化、吸收、創新”之路,按照國際標準推進我國核電自主化進程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