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陽風火嶺

昔陽風火嶺

昔陽風火嶺神祠始建於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神祠幾經重建修萁,廟貌莊嚴,氣宇軒昂。位於昔陽李家莊北渡海蓮花山風火嶺,距昔陽6公里。是古今聞名的驛站。

山門山門

地理位置
昔陽風火嶺神祠(南山廟)位於,昔陽李家莊北渡海蓮花山風火嶺,距昔陽6公里。
歷史傳說
相傳在春秋時代晉獻公死後,晉國內亂諸子爭奪王位,公子重耳(晉文公)被趕出了晉國,在外避難時歷經艱苦飢餓難忍受盡歧視,先鋒營首領介子推等大臣跟隨重耳忠心耿耿,在國外流亡長達19年。在最困苦的情況下,重耳流亡到蓮花山風火嶺一帶,飢不能行,眾臣采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忠臣介子推偷偷的到臥龍溝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塊,同野菜煮成湯送給重耳。重耳接過來狼吞虎咽吃了個精光,這才問從哪兒來的肉菜湯,旁邊的大臣告訴是介子推從大腿割下來的;重耳聽了感動得淚如雨下,夸介子推有“割股奉君”之功,表示如能得王位,一定要重重獎賞介子推。公元前636年秋,重耳返回到蓮花山腳下,只見山綿起伏,溝壑縱橫,叢林茂密,回去的最後日子快到,天色漸晚正在此時,叢林走出一老者牽一頭黃牛說:我送大家一程,黃牛來回幾次,一會兒就把他們送到了晉國都城,咱風火嶺後山,為紀念神牛之功曾建有牛神廟,廟毀後此地名至今一直叫牛神廟窪。重耳順利地繼承了王位,當上晉文公;他開始封賞功臣,不知什麼原因漏掉了“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介子推發誓“不食其祿”,為了國家的復興不計較個人得失、不去爭功、不願居功邀賞。有的大臣鼓動介子推去找晉文公爭功要官,介子推的鄰居解張也勸他去找晉文公說說自己的情況,介子推堅決不肯,回答說:“我寧願終身當平民,也不願貪天功為己功”。
介子推的鄰居解張為他鳴不平,寫了一首《龍蛇歌》貼在晉都宮門。經有的大臣提醒,晉文公省悟過來,十分悔恨,覺得對不起子推大臣,他命令全國上下都尋找介子推。晉文公從解張的報告中得知,介子推背著老母來到風景秀麗的綿山岩洞中隱居,草衣寒食。此事被人發現,晉文公得知介子推隱居綿山時,很高興立即帶領眾大臣來到綿山佛爺峰下馬泉,派人登山尋找。綿山雄偉高大、崖陡洞幽、深谷野嶺,樹林又茂密,兵士大臣儘管尋找呼喊,也不見介子推的蹤影。這時有的大臣獻計說:“三麵點火,留下一方,讓介子推背著老母親出山來。”晉文公知道介子推是孝子,便下令士兵再次登上南天門,從山神廟的陡崖攀上去,將谷內的乾草樹木點燃;正值清明節期間,春季綿山頂風很大,火越燒越旺,從小山谷燒到另一大山谷,後蔓延到深山鎮宅溝一帶。火著了三天三夜,但不見介子推背著老母親出來,也不見介子推的蹤跡。晉文公又派人再次登山尋找,未能找到介子推母子遺骸及物品,後有人從山崖的岩洞中找到了半張破草蓆。晉文公接過草蓆子細看,只見上面寫到:“割肉奉君盡忠心,但願主公賞清明;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照復清明。”看後,晉文公很內疚,悲痛萬分、追悔莫及:為彌補自己的過失旌表功臣,下令將綿山封為介推田,號為介山。晉文公焚燒綿山之日,正值“清明節”。晉文公十分感傷,令全國上下從清明到端午節期間不得舉火炊煙,並把清明節這天也稱為寒食節(禁菸節)。後來由冷食一月逐漸減至三日、一日,“寒食節”從此便流傳下來。第二年清明節,晉文公率眾臣到綿山焚燒林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燒林被燒的柳樹死而復活;他以為柳樹是介子推的轉化,便賜柳樹為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家家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登山踏青,抒發思念之情。後人為了紀念介子推的忠貞,在每年清明節三日祭祀介子推及祖先,稱為“寒食節”。現在說起清明節,我村王姓等家族至今一直留有清明節第二天祭祀祖先,也就是“後寒食節之說”。介子推生動感人的故事,在我國流傳了兩千多年。介子推割股奉君、功不言祿、不爭名利、枕山棲谷的高尚品格,已經成為我國人民一種可貴的忠孝文化財富。綿山,是公認的介子推攜母歸隱地、是英靈所在地、是清明寒食節發源地,蓮花山是忠臣的第二故鄉;他的文化底蘊,就是介子忠孝文化。葉劍英元帥在介子推的論述中,將介子推和屈原相提並論,提出了“南有屈原、北有介子”的基調。介子推性情耿直、文武兼備,一生崇尚以道德、忠孝、清烈、仁義教化天下;正是他淡泊名利、注重人格、不求厚祿,才是人民永遠懷念的根本原因,被廣為傳誦,成為千古佳話。幾經演變,現在,人們在清明節期間上墳掃墓,紀念帝王將相、烈士名人和自己的祖先,不僅包含了對介子推這位“清白”大臣、“明白”之士的懷念;而且也可以提醒我們,做人要做既清白又明白的人。
為了紀念介子推“刮骨奉君”的壯舉,君王傳令天下在介子推生活,工作之地修廟,傳至金大定二十年先祖們,準備在蓮花山尖山垴蓋廟,木頭,石料都備好了正準備開工,可是過了一黑夜,那些木料,石頭全被也許是神牛搬在了現在風火嶺上,聖賢便在此建起一座無量殿廟,又名風火大王廟(南山廟),廟宇歷經八百多年建築修繕,其廟貌莊嚴,氣宇軒昂,據94歲高齡的李富明回憶樂樓:“想當雅致”。幾經滄海變遷樂平改為縣,不為平定州管轄,因為廟址建在樂平和平定的分界嶺上,所以大廟就有:“前檐滴水樂平,後檐滴水平定”之美名。許多外國遊人也慕名前來朝拜觀光。蓮花山風火嶺大王廟,世代供奉介子推而不衰,其靈氣不言而喻。
介子推生平簡歷
據西漢《列仙傳》記載原文如下:介子推者,姓王名光,晉人也。隱而無名,悅趙成子,與游。旦有黃雀在門上,晉公子重耳異之。與出居外十餘年,勞苦不辭。及還,介山伯子常晨來呼推曰:“可去矣。”推辭母入山中,從伯子常游。後文公遣數千人,以玉帛禮之,不出。後三十年,見東海邊,為王俗賣扇。後數十年,莫知所在。
王光沉默,享年遐久。出翼霸君,處契玄友。推祿讓勤,何求何取。遯影介山,浪跡海右譯文:
介子推,姓王名光,春秋時晉國人。隱居不仕而不為人知。他喜歡趙成子,常與他來往。每天早上都有黃雀停在他家的門上,晉公子重耳覺得介子推是個不平常的人。後來,介子推跟隨重耳出亡十幾年,不辭勞苦。等到回國以後,有一天早晨介山的伯子常來叫他說:“可以離去了。”介子推就辭別母親到介山去了,跟伯子常一道往來。後來,晉文公派了幾千人,帶著玉帛,對他以禮相待,介子推堅持不出山。此後又過了三十年,出現在東海邊,替一個叫王俗的人賣扇子。又過了幾十年,再沒有人知道他的去向了。
介子推深沉幽居,享有久遠年壽。離家輔佐霸業,隱居契合道友。推讓利祿功勞,於世無所取求。隱身遁形介山,浪跡東海之濱。
歷史概述
風火嶺神祠始建於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神祠幾經重建修萁,廟貌莊嚴,氣宇軒昂。據有關史志與碑碣記載;風火嶺山之中有神祠二:一為大王廟,一為菩薩殿,每年孟秋二十八日,近山雨屬居民,費無數錢銀祈於此……佑此一方民於不飢不寒,無災無害焉。……據《北南溝村志》記載:蓮花山東南側的風火嶺大王廟一座,建於金大定二十年(1180),嶺因廟得名,又因嶺上築有古代軍事通信設施烽火台,古風火嶺亦稱烽火台。因風火大王廟正好建在平定,昔陽的交界線上,所以有前檐滴水樂平,後檐滴水平定之說。大王廟正殿三楹坐北朝南,高台階,重檐雙柱,磚木結構,系無梁殿。東西廂房各三楹。歇山桃角式廟門。廟門外建有樂樓。殘碑有“嘉慶二十年歲祠已亥重建風火嶺樂樓”字樣。廟院內楸樹成蔭,廟外灌木蔥蘢,廟貌莊嚴,氣宇軒昂。正殿內供奉著介子推塑像,塑像裝於無頂神盒內,每年農曆四月初一和七月二十八是該廟傳統廟會,是日戲班、社火、雜耍會聚獻藝,焚紙燒香祈禱許願者雲集。該廟原有平定縣張莊、寧艾、下馬郡頭、昔陽縣北南溝,北渡海、王家莊、安坪等村同供香火,共管廟事。據平定《古洲志》記載:“風火嶺又名分水嶺,張莊村南山上有大王廟一座。”又據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79年)樂平縣誌記載,時任朝廷兵部尚書喬宇,曾經取道蓮花山,下馬風火嶺,觸景詠詩,留下一首堪稱千古絕唱的七言絕句:
、風火嶺
------喬宇
嶺上神祠祝歲豐,森羅象設半殷紅,
九禾先應兩歧麥,十雨還期五日風,
坐聽風聲生颯爽,行看山色布冥濛
溪潭恐有乘龍臥,須仗雷霆震起功。
風火嶺曾是古代驛站之一。風火嶺古驛道從唐宋時期始,就是一條通往京城和太原的必經之路,向東南經杜莊鋪可達和順縣,經壽陽縣故驛鋪黑松林可達太原府,經平定槐樹鋪、甘桃鋪、粕井驛通井陘縣可達京城。是古今聞名的驛站。經考證風火嶺實乃古樸悠久,厚重深遠。
風火嶺神祠建築
風火嶺神祠建築比較集中為兩座大院一為佛教,二為道教。鐘樓在中間,廟門對面原有戲台一座,下了台階,有三眼窯洞是給看廟人員住的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