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

明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

明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出自中國明朝時期,屬於典型明式家具,其造型簡練,卻法度嚴謹,比例適度。該件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看似平淡,卻盡含機巧,工無巨細,都用盡心機。其特點不在裝飾,而在構件細、彎度大。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名稱:明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

類別:家具

屬性:黃花梨

收藏:上海博物館藏

文物鑑賞

明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圖 明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圖

明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座面58.5×47厘米,通高119.5厘米。該款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極少裝飾。在靠板浮雕花紋一朵,由朵雲雙螭圍合而成。另一處細微雕飾在壺門式卷口牙子上淺雕一小朵雲。該件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特點不在裝飾,而在構件細、彎度大。彎而細的構件必須用粗大的木材才能挖缺而成。該椅原本可做得相當粗碩,但在大型不變的基礎上,當時卻不惜耗費工料,把它削成纖細、柔婉的特殊效果。該款結構特點還在於它前後腿一木連做,後腿直接延伸連在搭腦上,前腿支撐著鵝脖。

該件明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屬於典型明式家具,造型簡練,卻法度嚴謹,比例適度。看似平淡,卻盡含機巧,工無巨細,都用盡心機。其充分地運用造型語言,線條曲直相間,方中帶圓。例如搭腦的處理,委婉柔和,不露線角,卻體面分明;四出頭的處理,乾淨利索,盡顯其剛柔相濟。同時,該把椅子充分運用了黃花梨材質的優點,木質硬潤,顏色不靜不喧,紋理或隱或現,生動而多變。明式家具的該種設計構思體現了中國美學中動靜相益、剛柔並濟,無勝於有的審美概念。

四出頭官帽椅結構圖 四出頭官帽椅結構圖

所謂“四出頭”,是指椅子搭腦兩端出頭,左右扶手前端出頭,即民間木工傳統的稱謂。從大俗到大雅,後來已成為該類椅具的標準稱呼。也有稱扶手出頭,搭腦不出頭的為“兩齣頭”的,也是民間叫法。四出頭官帽椅是一種搭腦和扶手都探出頭的椅子,該種形式的椅具形成於宋元時期。在大同華嚴寺藏金代閻德源墓所出土的家具中有四出頭扶手椅,雖尚不能稱為官帽椅,但其造型樸拙可愛,與四出頭應屬一類。四出頭是典型明式椅具,當年是身份的象徵,現代亦然。正如前面所說,同樣是四出頭,其格調情趣也有高下。

海南省收藏家協會會員何先生收藏有一隻花梨木椅,近日拿給該協會秘書長何翔鑑賞。

據介紹,該椅通高107厘米,面寬56×56厘米。稱為明式黃花梨四出頭官帽椅,是海南黃花梨家具的典型代表。椅子式樣仿明式,年代為清代中期。

此椅在明式家具椅類中屬較高大形,因其搭腦與扶手四處向外延伸,故俗稱“四出頭”,其形狀似明代官員所戴官帽,所以又稱“官帽椅”。此椅前腿與後腿均採用一木連做,堅固耐用,搭腦曲線優美,仿佛充滿彈性,扶手簡單,與搭腦和諧統一。明式家具的簡潔美麗在這種椅子上得到了充分體

現。市場估價為4萬元以上。

花梨木,與紫檀、酸枝、鳳梨格等木材一樣,早在唐代,就已經是做家具的精品木材。在明代,中國的古家具發展最鼎盛的時期,花梨因其獨特材質而被大量選用,導致這種木材幾乎被砍光。據說鄭和數次下南洋,就專門為宮廷帶回大量花梨、紫檀等。

海南自古就是花梨木的最大生產地,所產的黃花梨質優紋美、清香四溢,因此被稱為降香海南檀,是世界公認的木材精品。

人們用黃花梨做家具,大多採用通體光素,不加雕飾的方法,充分突出其自然肌理,陰天時更散發出淡淡清香。有傳說明清時期的龍輦即用花梨木做成,歷代達官貴人也大多首選為家具用材,因此現在花梨木古家具為收藏家所青睞也是情理中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