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駝使

明駝使,指唐代專有一支以駱駝為主,用於邊塞軍機的緊急傳遞的隊伍。

mínɡ tuó shǐ
使(明駝使)
--------------------------------------------------------------------------------
唐 代驛使名。 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妃私發明駝使。” 明 楊慎 《丹鉛總錄·論文·明駝使》:“ 唐 制,驛置有明駝使,非邊塞軍機,不得擅發。”
. 郵驛也稱驛傳,是從早期的聲光通信和專人送信演變而來的。
2.中國的郵驛源遠流長,從有人類的那一天起,就出現了各種形式的通信活動。原始社會出現了以物示意的通信,奴隸社會發展為早期的聲光通信和郵傳,到封建社會時,中國的郵驛在世界上已居於前列。
3.我國古代的驛置是以遞送文書為主的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其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
4.上海中華書局於1940年8月出版了《中國郵驛發達史》一書,著者為樓祖治。
5.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傳郵的郵政驛站,設有待命的信使和驛馬,信件由信使一站傳一站的方式急速傳遞,郵遞速度很快,當時人們稱其為接力郵政。
6.從甲骨文的記載來看,可以認為在殷商盤庚時期,已出現有組織的通信活動。
7.我國的郵驛通信一般認為是從殷商盤庚年代算起,直到1912年廢驛歸郵為止。
8.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邊疆的通信兵---"僖"傳遞軍情的記載,這是我國最早記載通信的文字資料。
9.我國商代最早的軍事通信方式是擊鼓傳聲。到了紂王時,才有了使用烽火的記載。
10.商周時,在傳遞邊疆緊急軍情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聲、光”通信相結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
11.我國周代的軍事通信包括兩部分:一是邊防通信,以烽火台為主;二是戰役通信,即在攻防作站中的聲光通信。 12.從西周開始,中國的通信組織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兩套有組織的通信:一是烽火為主的早期聲光通信系統,二是以步行乘車為主的郵傳通信系統。
13.周代戰爭頻繁,軍事通信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最為著名的是陰符與陰書,這是古代最早的密信。
14.到周朝時期,中國利用郵車、快馬傳遞官府緊急"簡書"的郵傳制度已大大發展起來,成為家喻戶曉的事情。
15.西周的交通工具不斷進步,首先在通信上使用了傳車。
16.周朝,在通信方式上,除了邊境通信(如烽火信號)是明顯的接力傳送外,主要是採取以專使為主的方式。 17.周王朝為使軍令、政令準確迅速下達,建立了以西周首都豐鎬為中心的郵傳網路。
18.節是我國古代使用的一種用以傳達命令、調兵遣使的憑證。早期的節名目較多,周代有龍、虎、人、符、璽、旌六節,後逐漸簡化為一種路節,供使者或商人途中使用。
19.符節出現後,成了封建政權集中於君主的象徵。在《周禮》中規定:山國用虎節,澤國用龍節。
20.進入春秋戰國後,烽火台演變為綿延不斷的長城,這是早期聲光通信的一個飛躍。
21.春秋時,由於通信者的頻繁往來,在幹線道路上設定了館、遽,供來往者使用。 22.春秋時主要的通信工具是車傳。
23.我國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曾用通信的速度來比喻德政之施行,他說:"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24.戰國時代封建經濟不斷發展,君主集權不斷加強,各國派遣使者時,要由君主頒發一種信物---節。
25.有組織的規模較大的通信,是在原始社會末期才開始出現的。
26.春秋時的郵傳已"北通燕薊,南通楚吳,西抵關中,東達齊魯。"
27.我國古代郵傳發展到戰國普遍套用了通信信物---符節。
28.兵符是戰國時調兵遣將的信物。
29.秦王朝的建立,使通信方式發生了一種革命性的轉變,這就是由過去的以專使通信為主改為以接力通信為主。 30.在秦朝,作為主要通信機構的是郵亭。
31.秦代郵傳的特點是實行接力傳送、路線固定、以律(郵驛的律令)保證。
32.1974年,在湖北省雲夢縣發掘出來的大量秦代的竹簡,其中有關於郵律的記載,這是我國最早的“郵政法”。
33.為了解決通信接力傳遞諸多中轉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秦朝制訂了我國第一部有關通信的法令---《行書律》。
34.木牘是古代書寫於木片上的信函、文書。1976年我國在湖北省雲夢縣秦墓里出土的"黑夫、驚木牘",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牘家信。
35.驛置和郵亭是漢代主要的通信組織。
36.漢代郵驛通信的三大要求是迅速、準確、安全,這與現代郵遞的要求是一致的。
37.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國際間經濟和文化的交流,開始建立國際郵路,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絲綢之路。
38.有關漢代郵驛重要的史料來自出土的木簡。
39.漢代的烽火燧通信是軍事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嚴格規定和檢查制度,一般說來,是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寨。
40.在公文封發方面,漢代實行了封泥方法,即在竹簡外面的繩結處加封特製的粘土,並在泥上蓋印,防止私拆泄密。
41.驛置是漢代遞送文書的通信組織,但以傳遞緊急而重要的公文為限。傳遞方法以輕車快馬為主,在交通幹線上,每隔30里左右設立一置。
42.根據出土的漢簡內容反映,漢代郵驛的具體工作過程包括封發、運遞、時限與檢查等三項內容。
43.漢代郵驛除了接待過往官員和運送貨物外,主要是負責公文和書信的傳遞。
44.把緊急的文書交代馬傳,或利用驛或派專人,漢簡中稱為"吏馬馳行"。
45.我國進入東漢以後,戰事頻繁,通信工具中廢除了傳車,改以快馬,"置"也逐漸改稱"驛"或"驛置"。
46.魏晉南北朝結束了秦漢時代的傳驛分設,開創了隋唐時代的館驛合一;這在中國郵驛史上起到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47.所謂"東之與西,驛使往來,冠蓋相望,串盟初好,日新其事",是反映蜀國和吳國的郵驛通信的盛況。
48.在通信牌符方面,曹魏除繼承漢代的銅龍符、竹節使外,還創造了另一種信物---信幡。
49.晉代郵驛是由法曹主管,漸轉為由兵曹或駕部郎管理的過渡時期。
50.在通信符節上,從中央到地方,南朝雖然仍保留了金虎符、竹節符,但更多的是靠尚書符、詔書。
51.北朝的通信組織基本上是朝著傳驛合一的趨勢發展。
52.隋初,中央集權的國家機器得到了加強,在通信方面,建有館、驛、台傳。 53.隋代的郵驛機構稱為驛傳,隸屬兵部,唐代改屬駕部;宋代大致沿用唐代的方法,另增設急遞鋪,專門辦理緊急軍郵。
54.隋唐的郵驛與前代的最大區別是傳和驛完全合一。
55.隋唐的國內驛路以長安經洛陽至江淮的驛路最為重要。
56.隋唐建成了以首都長安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驛路網。
57.隋唐的驛鋪設於驛路之上,一般兼有通信機構和官方招待所的雙重作用。
58.隋唐時的文書性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央發往地方的詔旨、文書;另一種是地方上報中央的文書。
59.隋唐時期,在邊境和作戰時的通信主要是烽火通信,與驛密切相聯。在內地,軍事文書除露布是派遣專人傳遞外,一般都交驛發遞。 60.隋唐時,北方的各少數民族相繼建立地方政權後,也有自已的通信組織,如突厥在沒有文字時,用金鏃箭以為信契,用蠟封印。
61.隋唐的郵驛制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包括行政和監察兩大部分;唐代郵驛的中央管理機構是尚書省。
62.隋唐的文書一般是囊封,也有函封或用竹筒封裝的,運遞人員把它裝進身背的口袋內進行傳遞。著名的《宋國夫人行圖》就是一幅珍貴的描繪驛使背著信袋運送書信的壁畫。
63.隋唐館驛的規模大小不一,在《唐六典》中有嚴格的規定:都亭驛可擁有75匹馬,配備驛夫25個;諸道第一等驛可以有60匹馬,20個驛夫。
64.隋唐時期,座落在山南西道梁州(今陝西省褒城縣)的褒城驛,歷史上曾被譽為"天下第一驛"。
65.唐代郵驛的中央管理機構是尚書省的兵部,這就改變了漢魏歷代由法曹兼管郵驛的體制。
66.隋唐郵驛的規模相當大,唐代全盛時共設驛1639個,其中陸驛1297個,水驛260個,水陸相兼的驛86個,從事郵驛的人員達2萬餘人。
67.唐政權的通信組織中專有一支以駱駝為主的隊伍,稱為"明駝使",用於邊塞軍機的緊急傳遞。
68.由於中日往來頻繁,唐驛的組織也被引進到日本;日本後來所建立的郵驛,其任務、設備、工具、方式都大體上仿照此;到北宋初年,日本已有414個驛。
69.唐代驛站遍布全國,其中陸路行程為每日馬行70里,車行30里,急遞則必須飛騎日馳300里。
70.唐代出現了中國最早的報紙---《開元雜報》,它是直接交驛後再傳遞到各道州或節度使的。
71.宋代郵驛組織通信的基本原則是"計程責限"和"依限傳送"。
72.宋代主管郵驛的機關有二:一為兵部,一為樞密院。
73.在宋代,凡是交急腳遞或馬遞傳送的文書,當著官員面實封裝入筒內,叫做"實封入遞"。
74.北宋時,遞鋪的基本限程分四種: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 75.收集在《永樂大典》中的《金玉新書》是兩宋遞鋪法規總集,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古代較為完整的一部通信法規。
76.在宋朝,由於皇帝的重視及戰爭需要,軍事通信十分發達,在沈括《夢溪筆談》一書中曾寫道:"急遞最速,唯軍興用之"。
77.金字牌急腳遞,始設於宋神宗時,是為軍事需要服務的。
78.宋代的金字牌是一種通信檄牌,"牌長尺余",木製,"朱漆刻的金字",上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鋪",其傳遞速度快於一般急腳遞。
79.北宋建立的一套較為健全的遞鋪組織,特別是急遞鋪組織,為以後各朝所繼承,一直延續到清末。 80.驛站是傳遞政府公文的機構,很長時期禁止寄送私信。直到公元985年,皇帝宋太宗才詔令臣僚,允許臣僚把他們的家信交驛附遞。
81.我國現存的姑蘇驛亭遺址,位於蘇州,建於宋代紹興14年。清代同治十年為該驛亭題寫的著名對聯是“客到烹茶旅舍權當東道,燈懸待月郵亭遠映胥江”。
82.宋朝為了確保郵驛的傳遞速度,在機構設定方面“均地理”(按照地理條件);在時限方面要求“謹時刻”;在布局方面要“亭傳相望”;在監督檢查方面“分置巡轄”,制度相對較為完善。
83.遞捕在宋代是直接承擔通信的組織。
84.宋代用於通信傳遞的組織還有遞鋪,可分為三種,即:步遞、馬遞和急腳遞。
85.同兩宋時期的驛所相比,遞鋪有三個長處:一是距離短、機構多;二是晝夜不停、接力傳送;三是深入內地,形成規模龐大、四通八達的通信網。
86.為了溝通中央與地方、後方與前線的通信聯繫,南宋王朝在東南沿海及邊防要地先後建立了“斥堠”與“擺鋪”、急腳遞,傳送緊急文書。
87.我國最早開辦的古代地方郵驛機構是擺鋪,供傳遞文書和私人信函,創設於南宋。
88.我國史傳中,最早成功地利用鴻雁傳遞書信的是南宋時期的郝經。
89.元朝因襲舊制,由兵部管理驛站;同時元政府又在中央設立了專門機構---通政院,管轄全國驛站。
90.元代驛站是以路(府、州)為樞紐設定的。
91.元代專門傳送官方普通文書的組織是急遞鋪。
92.元代常用的馳驛牌符有金銀字圓牌、海青牌及鋪馬聖旨等數種。
93. 明代中央管理郵驛的機關為兵部車駕清吏司。
94.在明代,除了兵部外,還有一個與郵驛有密切關係的機構,即通政司。
95.站、遞、鋪三者緊密結合、互相補充,成為明代郵驛的三種基本組織形式。
96.“符驗”是公差人員馳驛的證明(憑證或護照),沒有符驗的人嚴禁馳驛。明代的符驗包括符驗、勘合、火票三種類型。
97.明代洪武年間創建的明驛是從正驛名、開驛路、恤郵傳、定驛制、嚴法紀、懲貪官等方面著手的。
98.明代的急遞鋪網路以縣(州)前總鋪為中心,向四方輻射,逐鋪相接,形成遍布全國的遞鋪網路,並與水馬驛站相銜接。
99.明代在地方上,郵驛受布政使與按察使雙重領導,而以按察使為主。
100.明初的會同館,設於首都所在地,為全國驛站的部樞紐。
101.明代郵驛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即:一是徵收驛銀,橫徵暴斂,累害於民;二是支應驛差敲詐勒索,營私舞弊。
102.清代的郵驛,由驛、站、塘、台、所、鋪六種組織構成,統稱郵驛。 103.清代郵驛確定程限的基本原則是:因程設限,依限傳遞;因地制宜,區別對待;選擇捷徑,分秘必爭。
104.清代的通信聯繫是通過以驛站為主體的水旱驛路網和急遞鋪為主體的步班遞鋪網兩條渠道進行的。
105.清代的皇華驛是京師所在地的驛站,也是全國驛傳的總樞紐。
106.在清代,內外衙門的尋常文書,均交急遞鋪傳送。
107.清代傳送公文,根據其性質與內容,可分三種方式:一是經驛站傳送,二是派專差傳送,三是由急遞鋪傳送。
108.為在古代的驛路上實現一種更高的傳遞效率,清政府對郵驛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和改造,首先是“裁驛丞,歸州縣”。 109.滾單即排單,是傳送緊急公文時隨附的單式,始用於清朝嘉慶年間。
110.為了解決通信需求的廣泛性與驛遞設定的局限性的矛盾,清政府在無驛的州縣普遍設立“縣遞”,用以聯繫地方間的通信,彌補幹線驛路的不足。
111.清代郵驛的設定較前朝更為普遍,由近2000個驛站、7萬多驛夫和14000多個遞鋪、4萬多名鋪兵組成的清代全國郵驛組織,規模龐大,星羅棋布,網路縱橫,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朝代。
112.在清代,“馬上飛遞”的出現,使驛站從間接地為通信使者服務到直接地承擔通信事務接受並傳遞緊急文書,從而使驛的功能發生了重大變化。
113.清代官方的兩大通信系統,一個是以“驛”為主體的驛遞通信系統;另一個是以“鋪”為主體的步遞通信系統。
114.清代遞鋪通信組織呈現半癱瘓狀態後,大量普通公文擁向馬遞,於是出現了所謂“附驛遞送”。
115.“凡發遞各辨以緩急”和“視事之輕重分別郵程之緩急”是清代公文傳遞的基本原則。
116.疏附衙是太平天國傳遞文書的機構。陳慶甲的《金陵記事詩》中寫道:“剩瓦頹垣驛路斜,文書一騎來去賒。封頭緊急加雲馬,心煞當差疏附衙”。這是對疏附衙和驛差的生動寫照。
117.我國民信局產生於明代永樂年間,至1935年1月1日,國內民信局全部停歇。
118.民信局就其傳遞範圍的不同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傳遞國內信件和匯兌為主的信局,另一類是以傳遞海外華僑與其家屬通信及匯兌為主的信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