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恩浦

明恩浦,本名Arthur Henderson Smith,美國傳教士、基督教活動家、神學家。從1872年到1926年,明恩浦在中國工作了54年,有多本著作,1932年,明恩浦病逝,享年87歲。

人物概述

1932年8月31日,星期三,聲明赫赫的基督教活動家、著名的傳教士、權威神學家阿瑟·漢德森·斯密博士(明恩浦)在那個晚上結束了87年的塵世困擾,在自己的家裡——加里弗尼亞克萊蒙德市朝聖地普利茅斯路620號——走向了天堂。此前,他已經抱病數月。

人物介紹

明恩浦,1906年3月6日,美國公理會傳教士明恩溥前往白宮,晉見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建議退還部分庚款給清朝,用來開辦和津貼中國學校。
1845年出生在美國,是公理會會長的兒子,19歲參加內戰,做步兵,戰爭結束後,先後在4所高校讀書,成為博學之士。1872年,明恩浦27歲,作為美國外事委員會成員,偕新婚妻子來華,先在天津,不久調至山東棗莊,傳教、扶貧、救災。35歲以後,明恩浦在恩縣龐家莊定居,向農民傳教、發放醫藥、提供教育,在鄉村生活了20年。
從1872年到1926年,明恩浦在中國工作了54年,經歷過庚子拳亂的生死考驗,對中國社會、文化、鄉村生活了如指掌。他筆耕不輟,寫下9卷本文集,卷卷與中國相關,把中國清晰而生動地介紹給了世界。其中,最為中國文人熟悉的是《中國人的特性》(Chinese Characteristics,1894年)、《中國鄉村生活》(Village Life in China,1899年)、《中國的崛起》(The Uplift of China,1907年),這3本書譯為多種文字,流傳於世。
1926年,明恩浦81歲,退休回國,住在加州堂兄家,堂兄夫婦計畫在朝聖地建造一座紀念館,彰顯明恩浦對傳教事業的貢獻。但第2年,堂兄去世了,明恩浦便負擔了建築費,用以紀念堂兄,並用嫂子的名字命名,叫“米瑞特紀念館”。在它北面,是瑪麗·波特館。瑪麗·波特也是傳教士,同樣在中國度過了半個世紀光陰。1930年,米瑞特紀念館落成,明恩浦和嫂子一家人住在裡面,走完了人生中最後一段路。
1932年,明恩浦病逝,享年87歲。

把大半生獻給中國和中國研究的傳教士

畢洛伊特學院畢業生的中國情結

1872年,一個美國傳教士來到了中國,先後居住在天津、山東,從事農村布道、醫藥、慈善、教育,同時寫書,一待就是54年。這個美國人的英文名叫Arthur H. Smith,音譯亞瑟·亨·史密斯,但是他還有一個中文名明恩溥。寫了多種關於中國的書,其中在西方影響最大的一本是Chinese Characteristics。在這本書中,明恩溥列舉了諸如Face(面子)、Economy(節儉)、Industry(勤勞)、Politeness(禮節)、Disregard of Time (缺乏時間觀念)、Disregard of Accuracy(忽視精確)、Talent of misunderstanding (誤解的本領)、Talent of Indirection(轉彎抹角)、Flexible Inflexibility(柔順的頑固性)、Intellectual Turbidity (智力混沌)、Absence of Nerves (麻木不仁)、Contempt for Foreigners(輕視外國人)、Absence of Public Spirit(缺乏公共精神)、conservatism(守舊)、Indifference to Comfort and Convenience(不講究舒適和方便)、Physical Vitality(生命力)、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耐性與堅韌)、Content and Cheerfulness(知足長樂)、filial Piety(孝心)、Benevolence(仁慈)、Absence of Sympathy(缺乏同情心)、Social Typhoons(社會颱風)、Mutual Responsibility and Respect for Law(互相之責任與尊奉法律)、Mutual Suspicion(互相猜疑)、Absence of Sincerity(缺乏誠信)、polytheismpantheism, atheism(多神論、泛神論、無神論)等20多條中國人的性格特徵。
這本書於1894年美國紐約Fleming H. Revell Company出版,兩年後由日本學者澀江保將該書譯為日文,取書名為《支那人氣質》在1896年由東京博文館出版。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讀過日文版的《支那人氣質》,非常推崇。1936年10月5日,在魯迅先生逝世前14天,魯迅在《“立此存照”(三)》中寫道:“我至今還在希望有人譯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氣質》來。看了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幾點說得對,變革,掙扎,自做工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讚,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然而,一直到改革開放以後,大陸文化界才重新注意到Chinese Characteristics這本書。魯迅研究專家張夢陽先生在1988年譯出全書,起名《中國人氣質》,但作家出版社卻“因故”未能付印。想到當年大陸一度對柏楊《醜陋的中國人》的批判,該出版社心有餘悸也是可以理解的。結果讓延邊大學出版社搶了先機,在1991年出版了吳湘川、王清淮翻譯的《中國人的性格》。直到1995年,張夢陽、王麗娟翻譯的《中國人氣質》方才由名不見經傳的甘肅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此後,各個出版社像是突然像是發現了中國人的性格新大陸,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一書一而再、再而三以各種明目接踵問世:
《中國人的性格》/(美國)亞瑟·亨·史密斯著/樂愛國,張華玉譯/學苑出版社 /1998
《中國人的特性》/明恩溥[阿瑟·史密斯]著/匡雁鵬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
中國人的素質》/明恩溥著/秦悅譯/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
《中國人的素質》/(美)明恩溥著/林欣譯/京華出版社/2002
《典型的中國人--文明與陋習》、(美)明恩溥著/ 舒揚,舒寧,穆秭譯 /書海出版社/2004
《中國人的德行》/(美國)亞瑟·亨·史密斯著/陳新峰譯/金城出版社/2005
中國人德行》/亞瑟·史密斯著/張夢陽、王麗娟譯/新世界出版社/2005
今年初在國內我又買到了由中華書局2006年8月出版的《中國人的氣質》,標明是明恩溥著,“佚名”譯,黃興濤校注。這本書的封面除了《中國人的氣質》的正式書名以外,還低調地用繁體字印上了《支那人之氣質》。讀了黃興濤先生的校注說明,才恍然大悟。原來魯迅先生直到去世都不知道,其實早在1903年Chinese Characteristics就有中譯本問世,由上海作新出版社出版,名為《支那人之氣質》,是由1896年澀江保的日譯本轉譯為中文,當時譯者沒有署名,只題署“作新社藏版”。這本書是黃先生在哈佛燕京學社圖書館發現的,整理後交中華書局再版。黃先生認為,1903年譯本之所以被遺忘,一是該書出版較早,故流傳極少;二是翻譯來自日文,譯文不甚流暢;三是當年國人在心態上尚不能容忍該書觀點,致其無法存留下來。讀起這本中華書局翻印出版的《中國人的氣質》(《支那人之氣質》),文言文果然味同嚼蠟,但是難得是這個版本保留了日文譯者澀江保的一些評論,相當有趣。比如在Talent of Indirection(轉彎抹角)那一章,澀江保評論道:“如本章所記,為東洋人之通習。如我日本人見之,則毫不以為奇,而從西洋人視之,則頗為奇異”。看來不管我們願意還是不願意,日本人與我們中國人在氣質上也有幾分近似。
把澀江保翻譯的《支那人氣質》轉譯為中文的那位“佚名”譯者在“譯者弁言”中,為他翻譯這本書作了近乎狡辯似的“不可不譯之說三”:“或問,何為譯此《支那人之氣質》?曰:我支那人而無此氣質,可不譯;我支那人即有此氣質,而世人無知,可不譯;我支那人即有此氣質,世人即知之,而我支那人亦自知之,尚可不譯。今也,何如?” 不過,即便這本書的確“不可不譯”,但是也不至於由10家出版社在10幾年內重複出版10次吧!如果明恩溥九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說不定要在“中國人的德行”中再加上“喜歡扎堆和湊熱鬧”這么一條呢。

庚子賠款與明恩浦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兵荒馬亂,天災人禍不斷,弄得民不聊生。為此,明恩浦組織過多次扶貧救災活動。1900年,義和拳亂,當時的明恩浦也身處圍困。同年,《新醜條約》簽訂,賠款總數超過以往賠款的總和,共要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賠償4億5千萬兩白銀。深諳中國貧弱的明恩浦毅然回國,勸說羅斯福總統向中國返還庚子賠款用以扶持中國有為青年的美國留學計畫。總統批准了這一方案並賦予實施,這就是“庚子賠款退還記”。.
1906年美國外事委員會免除了他的所有工作任務,讓他專心從事傳教事務,用他的演講和筆墨在這個動盪的世界傳授神的旨意。

1926年別離中國

1926年,明恩浦返回美國住在他的終生朋友也是親戚的女牧師米瑞特家中。1927年,米瑞特的丈夫去世,他們打算在朝聖地建一個紀念館以緬懷作為他對傳教事業所做的貢獻。明恩浦貢獻了所有的建造經費,以此紀念他的堂兄,也是米瑞特的丈夫。這棟建築1930年2月完工,被命名為“米瑞特紀念館”,並和北邊的瑪麗·波特館遙相呼應。瑪麗·波特女生,也是一個著名的傳教士,曾經把個世紀的光陰留在了中國。斯密和波特兩家也是終生的好友。
從紀念館落成以後,明恩浦就和他的兄嫂米瑞特以及他的侄女,艾得納·亞當斯住在裡面。在他的晚年,他經常向人訴說在朝聖地生活的愜意和家庭生活的愉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