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化窯瓷塑負書羅漢立像

明德化窯瓷塑負書羅漢立像

明德化窯瓷塑負書羅漢立像高23厘米,底徑9厘米,胎體厚重,潔白堅細,通體施乳白色釉,色澤瑩潤如玉。羅漢光頭大耳,笑容可掬,袒胸露腹,腳踏浪花,眯雙眼,口微開,面相豐滿,顯露出喜笑顏開的神態。

基本信息

物品資料

點擊查看大圖
【名稱】:明德化窯瓷塑負書羅漢立像
【類別】:瓷器
【年代】:明代
【文物原屬】:明代德化窯燒制,著名瓷塑家張壽山之作品。
【文物現狀】:現藏廣東省博物館

特徵簡介

高23厘米,底徑9厘米,胎體厚重,潔白堅細,通體施乳白色釉,色澤瑩潤如玉。羅漢光頭大耳,笑容可掬,袒胸露腹,腳踏浪花,眯雙眼,口微開,面相豐滿,顯露出喜笑顏開的神態。身披袈裟隨風飄動,右肩負幾冊經書,右手握系書之繩。形神兼備,惹人喜愛。像背後正中鈐陽文篆書“張壽山”葫蘆狀戳印。張壽山與何朝宗同為明代德化瓷塑名家,作品傳世很少。這尊負書羅漢立像為張壽山的代表作。

相關資料

德化窯因窯址位於福建省德化縣而得名。這裡瓷土資源豐富,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是燒造瓷器的理想之地。德化窯曾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並稱為“三大古瓷都”,是我國南方歷史悠久、工藝獨特的名窯之一。
德化窯在宋代已燒制白瓷和青白釉瓷器,元代青白瓷已遠銷海外。德化窯的明代白瓷胎質緻密,透光度極好。釉面為純白色,色澤光潤明亮,乳白如脂。胎釉渾然一體,如霜似雪,被稱為“豬油白”、“象牙白”,法國人把它稱為“鵝絨白”。
明代德化窯生產的白瓷,品類繁多,最負盛名的是生動傳神的瓷塑像,所制達摩、壽星、觀音、彌勒佛等像均極精緻。瓷像不僅面部刻畫細膩,衣紋深而洗鍊,而且能很好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瓷像背面常見一些瓷塑藝術大師的鈐印。尤以何朝宗為代表的“象牙白”瓷塑雕像最具特色。他是明代嘉靖年間福建德化人,他雕塑的觀音像以世俗女子形象為藍本進行藝術加工,一絲不苟,準確生動,宛若出水芙蓉,典雅可愛,令人嘆為觀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