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無人機

昆蟲無人機

昆蟲無人機,是科學家們利用仿生學原理研製的高科技微型無人機,它們體形非常微小,可以作為一種類似昆蟲大小的微型遠程控制飛行器部署在戰場上,執行偵察任務。

基本信息

簡介

昆蟲無人機昆蟲無人機

昆蟲無人機,是美國國防部計畫研發體積和飛行技能類似於昆蟲小鳥、用於城市作戰的遙控無人機。這種無人機重量很輕,將具備強大的自動功能,由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建議研發,有意參與這一研發項目的美國公司須在2015年2月6日前提交方案。昆蟲無人機將可以在狹小空間內飛行,在城市中的最高速度將達到每秒20米。

原理

昆蟲無人機昆蟲無人機

這類微型無人機或者微型飛行器(MAVs)基於飛行昆蟲使用的相同物理學原理。研究表明,基於昆蟲結構力學可以設計出微型裝置,盤旋在戰場上空,搜尋掩埋在碎石之中的受難者。歷史上科學家們從動物身體上獲得了許多靈感,研製出許多具有完美飛行狀態的飛行器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署(DARPA)長期從事研究納米-仿生技術微型飛行器,2008年,該部門召開一次專題討論會,討論了“蟲子、機器人生化武器”。2012年,研究人員已經可以使用昆蟲的眼睛,蝙蝠的耳朵,鳥類的翅膀,甚至像蜜蜂一樣的毛髮設計出生化無人機,用於探測生物、化學和核武器

昆蟲的操縱靈敏性可使它們擁有精確著陸能力,並以一定速度飛離,未來在戰場上將具有至關重要的戰術優勢,甚至能夠挽救災難中的生命。軍方很可能研製微型機器人飛行至洞穴和設有路障的房間,實時反饋關於內部人員和武器的重要信息。

但擺在科學家眼前的問題是這種微型無人機不能盤旋,直升機不能快速飛行,他們指出,如果選擇建造小比例結構,就必然需要放棄一些特性。

用途

預計這種飛機也能執行偵察任務,它可以在大約10分鐘的簡短任務中飛行1000米,其間無需與操作員直接聯繫,也不用GPS導航。這種無人機類似“昆蟲間諜”,它能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飛進建築物,拍照、錄音、甚至是攻擊作亂者或恐怖分子。

各國研究進展

美國

落在指尖上的微型無人機,美軍最新公布一種昆蟲大小的“大黃蜂無人機”,能夠實施有效偵察監控,還能飛入敵方建築物內。落在指尖上的昆蟲無人機,美軍最新公布一種昆蟲大小的“大黃蜂無人機”,能夠實施有效偵察監控,還能飛入敵方建築物內。

2007年,報導稱奇特的飛行器盤旋在反戰抗議遊行人群上空,人們認為這是美國秘密部署機器人昆蟲偵察機。美國官方對此進行了否認,並且昆蟲學家暗示這是真實的蜻蜓落在抗議遊行人群之中,退役美國空軍上校、無人飛行器專家湯姆-埃爾哈德(TomEhrhard)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採訪時稱,當時美國已具備先進的無人機偵察技術。

接下來的幾年裡,美國空軍公布了昆蟲大小的偵察無人機,稱它像“大黃蜂般大小”,無法被探測到,並且能夠飛入建築物內進行拍照,記錄,甚至對叛亂分子和恐怖分子進行武裝攻擊。

與此同時,美國空軍公布最新設計的一種“致命微型無人機”,是基於達-芬奇設計藍圖建造的撲翼飛行器,並聲稱它將於2015年部署。

由於美軍通常謹慎使用無人機,從而將無人機最新技術作為秘密保守起來。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GRASP實驗室2012年展示了一支納米直升機編隊,這是20架同步飛行的納米直升機。這支納米直升機編隊的目標是使用生物模擬無人機在儘可能少或者沒有人類監控下實現編隊飛行,並能在動態、資源有限的敵方環境中出現。然而,很可能這種未來版難以探測的偵察無人機將更加模擬自然環境。

法國

美國並不是唯一投入大量資金研製微型偵察無人機的國家,法國曾成功研製一種拍打翅膀的仿生微型無人機;2011年,荷蘭生物靈感微型人工智慧飛行器公司(BioMAV)研製了一種“鸚鵡AR”無人機,目前作為一種“飛行視頻遊戲”在美國使用。

英國

英國牛津大學動物學家理察-博姆菲雷伊(RichardBomphrey)進行一項最新研究,觀察昆蟲翅膀如何在過去3.5億年里進化形成。他說:“自然途徑能夠解決如何設計微型飛行器,通過學習這些課程,我們發現空氣動力學工程師很可能研製出新型環境監控飛行器,這些像昆蟲般大小的飛行器能夠自由飛行,完全溶入到周圍環境中。”

反對意見

類似飛鳥的微型無人機類似飛鳥的微型無人機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和其他類似組織指責政府近幾個月來(2014年至2015年初)增加了在美國使用無人機的頻率,侵犯了公民隱私

美國政府公布的一項報告指出,聯邦政府機構在國內偵察和邊境巡邏任務中使用無人機的頻率加大,並表示海關和邊防當局是位居國防部之後、擁有最多無人機的機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