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宴

昆蟲宴

昆蟲宴,在中國的雲南、山東,國外的墨西哥等自古食蟲,算是一類傳統食物。各地也有不同的食蟲風俗。昆蟲菜,最大的特色就是鮮香。著名的菜品有“炸知了”、“野蜂仁”、“油炸螞。據介紹,昆蟲的營養豐富,具有美容強身的功效。

基本信息

概述

風味勁爽炸老大(蜻蜓)風味勁爽炸老大(蜻蜓)

昆蟲宴不僅解饞,而且蛋白質維生素和人體所需微量元素豐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可以入藥的昆蟲有73種,如螞蟻就是一種溫和的滋補藥;在歐洲很多國家老百姓的餐桌上有“昆蟲菜”,在市場上有十幾種“昆蟲飲料”。

不同的昆蟲菜具有不同的風味,比如蟋蟀有生菜味、黃蜂卵有杏仁味、螞蟻有核桃味、蠅蛆有蛋糕上的奶油味、蠶蛹有肥肉香味、蟈蟈兒有瘦肉鮮味等等。法國食客特別鍾愛蟈蟈兒,說蟈蟈兒味美勝過魚子醬。

雲南昆蟲宴

民族風味炸竹蟲民族風味炸竹蟲

雲南常有食用昆蟲的習慣,昆蟲烹飪方法大都一樣,用油將昆蟲炸到金黃色時即可,芳香撲鼻,是下飯佐酒的美味佳肴;在傣族地區,還有一種獨特的吃法,把昆蟲炸香後,放入大蒜、生薑、辣椒等佐料搗碎吃,香辣爽口,十分開胃。

雲南昆蟲菜菜品

油炸蝦巴蟲

蝦巴蟲又叫水蜻蜓,其實是蜻蜓的幼蟲,油炸過後香酥爽口。

風味酥炸蝦巴蟲的烹飪方法也相當簡單,把蝦巴蟲放進調好味的油鍋里炸,僅數分鐘就可以了。不過火候的把握要非常準確才好吃。

酥炸蝦巴蟲端上桌來,小試一口,味道不錯,鮮香沁於唇齒,久久不會散去。

風味勁爽炸老大

老大是蜻蜓的一種,它個頭比一般蜻蜓大很多,在雲南俗稱老大,它個頭大,胸脯全是肌肉,吃起來非常過癮。

傣味酥炸蜂蛹

傣味酥炸蜂蛹傣味酥炸蜂蛹

蜂蛹,是西雙版納各族民眾都喜歡食用的昆蟲佳肴。西雙版納野蜂較多,除中華蜜蜂以外,志書中記載的蜂類還有10科總計90餘種,但傣家人經常食用的主要是體型較大、集群築巢而居的土蜂馬蜂胡蜂蜜蜂的蛹。

酥炸蜂蛹取野生蜂巢中幼蟲為料。野生蜂巢被人發現後,很講究摘取技術,一般乘天黑用旺火濃煙燻燎,驅走成蟲,方可取之。貿然行事,將有不測之禍。也可用氣味強烈的藥彈射入巢中,使蜂群搬家,而後摘巢。做時取出蜂蛹,上籠蒸熟,通風曬乾,用六成熱油將蜂蛹炸到鼓脹而呈金黃色時,拌入椒鹽就可上桌。

這道菜,色澤淡黃,味鮮香可口,營養豐富,食後不會上火。

民族風味炸竹蟲

竹蟲,是一種長5厘米、寬3厘米呈棕黑色的象甲科幼蟲,經香油煎後又香又脆,口感酥嫩,是雲南少數民族的特色菜,不僅傣族彝族哈尼族喜食,壯族布依族等許多少數民族也喜食善捕。

生的竹蟲有些讓人毛骨悚然,這東西白白長長的,長了許多腳,與春差不多,只不過是個頭小了點兒。炸熟後閉著眼睛試著吃了一條,酥脆芳香,味道鮮美。

風味油炸螞蚱

風味油炸螞蚱風味油炸螞蚱

雲南的昆蟲食法,大多採取油炸的方法,這樣做出來的食物,不僅入口酥香,而且沒有了昆蟲的腥味,當真是下酒的好菜。而且昆蟲的營養豐富,具有美容強身的功效。

風味油炸螞蚱就是傣家一道非常有名的風味昆蟲宴,其酥脆爽口,難怪雲南十八怪里有這樣一句:螞蚱能當下酒菜~。

風味香炒酒香蟲

雲南開始流傳這樣一句話:“雲南十九怪,酒香蟲成了上等菜。”

酒香蟲學名蝽蟓,當地人叫臭屁蟲,指甲大小,復翼善飛,落地後蠢笨無比,任人擺布,在雲南常用於泡酒渴。後來人們發現其炒後有香氣,味道極佳,並且可增強行氣溫陽作用。用於胃寒脹痛,肝胃氣痛,腎虛陽痿,腰膝酸痛。於是成了一道有名的昆蟲宴。

雲南風味炸蠍子

蠍子有熄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能,在雲南,蠍子多用於泡酒飲用。

蠍子油炸食用也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將蠍子洗淨,下入開水鍋中,加入百里香、胡椒粒、精鹽、姜、蔥、尖椒,蓋好煮10分鐘。另起一鍋注油燒熱,下蠍子炸脆,一道美味的風味炸蠍子就出爐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