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277

旱稻277

旱稻277屬粳型旱稻中晚熟常規品種,在黃淮地區作油菜茬、麥茬旱稻種植。

品種簡介

品種來源:秋光×班利一號

特徵特性

全生育期平均為113天,比對照鄭州早粳遲熟1~2天。株高88.6厘米,莖稈較粗壯,根系粗壯,分櫱力較強,葉片較寬,葉色淡綠,劍葉較直立,散穗型,平均每穗總粒數81.0粒,結實率84.6%,千粒重27.3克,穀粒偏圓,紅穎尖,殼色深黃,灌漿速度快,籽粒飽滿,成熟時不易落粒。抗性:葉瘟1級,穗莖瘟5級,穗莖瘟發病率14%,胡麻斑病3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59.6%,堊白率83%,堊白度20.09%,膠稠度78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5.6%。

產量表現

2000年參加國家黃淮地區中晚熟期組旱稻品種區試,平均畝產284.0公斤,比對照鄭州早粳增產13.7%,居參試品種第四位;2001年續試平均畝產302.4公斤,比對照鄭州早粳增產20.7%,達極顯著水平,居參試品種第三位;1997年在江蘇省豐縣種植220畝平均畝產378公斤。1999~2001年在河南省周口、商丘、開封、新鄉、濮陽、洛陽等地示範種植,一般畝產在350~40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

適時播種

在黃淮地區作油菜茬或麥茬種植,應於5月下旬至6月上旬旱直播,播種量6~8公斤/畝,播深2~4厘米,行距28~30厘米。

防治草害

播種前種子進行種衣劑拌種,播種後出苗前用“旱稻除草劑1號”28%乳油或農思它12%乳油或丁惡混劑20%乳油200~250毫升/畝,兌水60~80公斤地面噴霧;

施肥

底肥畝施三元複合肥15~20公斤,或施磷酸二銨10~15公斤加尿素4~5公斤,同時加施硫酸鋅1.5~2公斤;分櫱至拔節期追施尿素7.5~10公斤/畝,孕穗期3~5公斤/畝;

適時灌水

在播種期、苗期、拔節期、孕穗至齊穗期、灌漿期遭遇嚴重乾旱,應及時灌溉,確保豐產;5、病蟲防治。拔節前後和始穗前後注意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及紋枯病。

國家審定意見

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屬粳型旱稻中晚熟常規品種,全生育期平均為113天,綜合性狀優良,抗旱性較強,早熟較高產穩產。適宜在河南、江蘇、安徽、山東省的黃淮流域和陝西省的漢中地區接麥茬、油菜茬旱直播旱作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