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國文明:周原文化與西周文明

早期中國文明:周原文化與西周文明

本書以考古與文獻史料相結合,分八章闡述了姬姓周族早期和西周王朝歷史文化發展的基本史實。陝西省從藍田猿人到大荔人,經歷了上百萬年的漫漫長途,由蒙昧的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經仰韶文化時期的寶雞百首嶺下層文化、西安半坡文化、廟底溝文化,達於野蠻時代鼎盛期;在陝西龍山文化階段進入文明時代,出現了最初的古族群,起源於關中西部漆水流域 的先周族 就是其中的古族之一;夏代先周族 的始祖 棄開始擔任夏王朝的農宮,號稱后稷,其後世代代相傳,大約經歷了十幾代后稷,末代后稷之子不窋,為了逃避商滅夏的戰亂,自視窗於戎狄之間;至商代,不窋之孫公劉在豳地處長修后稷之業,開始振興農業,此後其族 得名為周族,形成了周族早期的文化即早周文化;商代末年,周武王滅商,中國歷史進入西周時期,形成了西周文明。

圖書信息

圖書分類: 人文社科

發行時間: 2005年04月

語言: 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作者分章敘述了周族早期及西周時期各個歷史階段上的經濟、社會、文化的時代特徵及變革;探討了周族的起源;論述了周族早期與西周的歷史;討論了西周宗法、昭穆、宮室等典章制度和農業、手工業、建築業等生產發展水平,以及文字、音樂、曆法等文化科技成就,從而初步揭示了西周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的軌跡。

作者簡介

李學勤,1933年生於北京,就讀於清華大學哲學系。1952至1953年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參加編著《殷虛文字綴合》。1954年起,在中國科學院(後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研究員,1985至1988年任副所長,1991至1998年任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成立後,任第一、二屆委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清華大學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系教授、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兼任多所大學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歷史學科評議組組長,“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長,中國錢幣學會副理事長、學術委員會豐任,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等。

目錄

第一章 早周文化與周族起源 /15

第一節 后稷時代與周族世系 /15

第二節 周族的得名與早周文化 /18

第三節 早周文化的探索歷程 /23

第四節 姜戎與姜戎文化 /31

第五節 早周文化的特徵與分期斷代 /48

第六節 早周文化所反映的早周社會形態 /74

第七節 早周文化與周邊文化的關係 /80

一 早周文化與商文化的關係 /80

二 早周文化與寺窪文化的關係 /82

三 早周文化與光社文化的關係 /87

第八節 關於周族的起源 /93

第二章 商代周原文化的更迭與周族發祥 /105

第一節 周族的發祥地——肥美的周原 /105

第二節 周原甲骨文與周族周原立國 /lll

第三節 姬姜聯盟與周族的興起 /115

第四節 寶雞強國墓地與太伯、仲雍奔荊蠻 /119

一 “荊蠻”的族名 /121

二 吳國族名的來源 /122

三 魚國文化性質 /123

四 弓魚人為什麼被稱為“荊蠻” /139

五 西周魚國墓地與“荊蠻”有關的文物 /142

六 西周魚國的南遷 /146

七 吳國國名的來歷 /148

八 矢國不是虞國 /150

九 虞國早期在隴縣境內 /152

十 太伯、仲雍為什麼要奔“荊蠻” /158

十一 西虞的改封 /160

第五節 京當型商文化的消失與太王翦商 /163

第三章 西周銅器銘文與西周早期歷史 /183

第一節 利簋與武王克殷 /183

第二節 周初銅器銘文與分封諸侯 /191

第三節 微史家族銅器群與西周接納異族人交 /205

第四節 豐鎬遺址與宗周 /215

第五節 洛邑遺址與成周 /236

第六節 周原遺址與岐周 /247

第七節 金文中的康王拓疆 /265

第八節 金文中的昭王南征 /275

第四章 西周銅器銘文反映的西周中期社會 /291

第一節 穆王中興與禮儀盛行 /29l

第二節 塞種人頭像與西王母部落 /301

第三節 共王盛世與禮制變革 /3l 1

第四節 淮夷反叛與王室衰微 /323

第五章 從西周銅器銘文看西周衰亡 /333

第一節 墮盔與國人暴動 /333

第二節 金文中的宣王中興 /340

第三節 幽王喪國與平王東遷 /353

第六章 西周銅器銘文反映的典章制度 /359

第一節 宗法制度 /359

第二節 昭穆制度 /369

第三節 官爵制度 /386

第四節 采邑與世族制度 /403

第五節 冊命制度 /419

第六節 法律制度 /423

第七節 土地制度 /430

第八節 西周墓葬反映的用鼎制度 /438

第九節 周原建築基址反映的宮室制度 /447

第十節 西周人物雕像反映的服飾制度 /465

一 玉人、銅人反映的西周貴族服飾 /465

二 玉人、銅人反映的下層平民、奴隸服裝 /472

三 疆國銅人反映的西周少數民族服裝與髮型 /474

第七章 西周的物質文明 /481

第一節 農業、畜牧業、漁獵業 /481

一 農業 /481

二 畜牧業 /495

三 漁獵業 /498

第二節 手工業 /502

一 陶瓷業 /503

二 紡織業 /512

三 漆木器業 /516

四 骨器製造業 /525

五 造車業 /530

六 玉雕業 /537

七 冶鑄業 /565

八 建築技術 /587

第三節 商業與交通 /611

第四節 經濟管理模式 /619

第八章 西周文字及其反映的禮樂、曆法、易卦 /631

第一節 西周文字 /631

第二節 甲骨、金文中的西周禮樂 /636

第三節 甲骨、金文中的西周曆法 /644

第四節 西周易卦 /64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