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冠梨

早冠梨,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230克。果面淡黃色,果皮薄,果肉潔白,果心小,肉質細膩酥脆,汁液豐富,風味酸甜適口,具鴨梨的清香,石細胞少,無殘渣,口感極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以上,總糖、可溶性糖、維生素C含量高。綜合品質上等。2005年12月通過河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形態特徵

果實成熟期為7月下旬或8月上旬,抗黑星病能力強,主要病害為輪紋病,主要害蟲有梨小食心蟲、梨木虱、黃粉蟲、康氏粉蚧等。栽植株行距3米×4-5米,可與鴨梨互為授粉品種。

生長環境

適應性廣泛,白梨、砂梨分布的大部分地區均可栽培。

主要價值

早冠梨是河北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1977—2005年進行種間遠緣雜交選育而成。2005年8月通過河北省科技廳組織的技術成果鑑定,2005年12月16日通過河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良種審定,良種編號冀S-SV-PS-042-2005。

栽培技術

一、品種特性
1、自花結實。自花授粉花序坐果率達76.8%,花朵坐果率達20.0%,每花序坐果1.6個。
2、成熟早。果實發育期110天,在石家莊地區7月底或8月初成熟,較黃冠梨早15天左右。
3、果實品質優。果形美觀,平均果重230g;肉汁細膩酥脆,石細胞少,汁液豐富,風味酸甜適口,可食率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 %以上。
4、抗黑星病。經多年田間調查和黑星病接種試驗,該品種抗黑星病。在所有接種點中,只有少部分感病而不產生黑霉,抗病能力遠遠高於鴨梨,對黑星病屬高抗類型。
5、早果及豐產性好。2-3年結果,5年生樹產量可達27000kg/hm2。
二、適宜種植範圍 我省梨樹適生栽培區。
三、栽培技術要點
1、建園
建園栽植株行距以3×4m-5m為宜,可與鴨梨互為授粉樹。
2、整形修剪
樹形採用疏散分層形,不宜採用開心形(該品種遇40℃以上天氣或雨後高溫,基部幼果和葉片裸露,易形成日灼)。幼樹整形期需要做好拉枝造型工作。盛果期樹畝留枝量應在4-5萬之間。
3、樹體負載量
該品種自然條件下座果率高,必須通過疏花疏果來調節負載量。每花序留單果,幼樹空間距離以20-25cm左右為宜。應儘量選留低序位果(1-3序位),以確保果形端正,品質優良。
4、套袋類型
梨果套袋是減少農藥殘留、提高外觀品質的重要手段。實驗表明,單層白蠟袋或外黃油封內白蠟紙雙層袋最適合該品種。
5、肥水管理
施肥以秋施基肥為主,畝施優質有機肥4000kg,並配合食糧複合肥於果實採收後施用。生長季節根據不同時期追施適量速效肥以滿足樹體和果實生長的需要,盛果期樹花後株施速效N肥1.0kg,6月上旬和7月上旬追施1-2次P、K複合肥。水分管理以前期保證、後期控制為原則。
6、病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以輪紋病為主,蟲害以梨小食心蟲、梨木虱、黃粉病、康氏粉蚧為重點。為保證果實外觀品質優良,幼果期不宜使用代森錳鋅、含硫磺的混劑、含福鎂砷系列的混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