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劇

日本能劇

日本最早的劇種能出現於南北朝時期(1336~1392)。早在10世紀後,日本從中國輸入散樂,促進了日本雜藝的發展。12世紀末,每當宮廷祝典或各大寺院舉行法會,總要舉行演藝大會,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帶有一定情節的歌舞劇猿樂能,後簡稱為能。在民間,農民慶豐收時也舉行藝能表演,稱為田樂能。14世紀初,出現了許多演能的劇團。

簡介

日本能劇日本能劇

"能"的成熟離不開當時"結崎座"的傑出藝人觀阿彌、世阿彌父子的功績。他們父子得到當時幕府的最高統治者足利義滿的賞識,受到了保護,使這個劇種完善起來。世阿彌不但演技超群,而且是"能"的腳本(謠曲)作者和戲劇理論家。他傳世的著作總稱《世阿彌十六部集》,被認為是日本最值得珍視的美學著作。
"能"由3種要素組成,即腳本(包括歌詞和念白)、"型"(舞蹈程式)和""(樂器伴奏)。謠曲中的歌詞,吸收了大量的和歌與漢詩中的名句。謠曲現存的底本有1700餘種,今天仍在上演的有240餘種。"能"的作者,大都是演"能"的藝人。觀阿彌寫有《自然居士》、《小野小町》等劇目;世阿彌寫有《高砂》、《實盛》等上百種劇目。觀世十一郎元雅(世阿彌的長子)寫有《隅田川》;觀世小次郎信光寫有《遊行柳》、《安宅》;金春禪竹寫有《小督》、《竹生島》等著名劇目。日本的古典"藝能"實行世代相傳的"宗家制度",他們保持各自流派的藝風。"能"的流派是17世紀以後形成的,共有觀世流、寶生流、金春流、金剛流、喜多流5個流派。

概述

<<能的分類>>
能劇的發展從地方到都市,到現在已經有了二百多種分類。最初的分類就神、男、女、狂、鬼五種。其中“男”多指勇敢的武將,“女”則指幽雅的女性,“狂”以狂女為代表,“神”、“鬼”顧名思義。
<<能的表現>>
用著裝(包括服飾和面)來表示人的身份,用動作來表示事情。能的表演是比較機械化的,不需要能表演者的創意發揮。因為能劇中的動作是有嚴格規定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已經編排好的,這一組動作表現什麼,那一組動作表現什麼,不同的只是動作的排列組合的編排順序而已,只有在取捨上可以自由選擇。
<<能的舞台>>
請參看附圖。能舞台的特點是非常開放,各個方向的觀眾都可以看到能劇表演,而且不同角度看到的也不一樣。四根立柱支撐的芝居式建築就是舞台,最早的能表演是在鄉村中隨意用茅草搭建的小台子,而舞台的造型結構也因此定型保留到今天。舞台唯一一堵牆是舞台的背景,由不同的劇目可以看到上面描繪的不同的背景。例如《熊野》這齣劇背景就是櫻花的繪畫,《松風》則是月光映照下的海灘。在舞台之後(圖中左側)的長廊建築叫做“橋褂”,表演者和役者就從這裡進進出出。按規定,橋褂與舞台間成“45度”角,這樣從觀眾的角度就只能看到縱深的走廊而無法看到後台。現在的有的能舞台和橋褂角度近似直角,且橋褂很短,這是因為受到空間場所的限制。還有很多能表演是在野外空地上進行的,比如奈良興福寺的“薪能”,這是從南北朝時期流傳至今的儀式能表演。野外能還有一個有趣的別名叫做“納涼能”,呵呵,很貼切啊,而且好象十分流行,是因為大家都喜歡開放吧。
<<能面>>
能面是否很詭異呢?日本人還真是另類啊。能面是能表演外側的直觀的屬性,將一個角色的內心逼真的刻畫在“臉”上,而不再需要任何多餘的表情,既是“無表情”,又是“無限表情”。包括了喜悲美醜,把人活生生的表情否定掉了,只把一種表情強制的加在觀眾的感官上,從而把能表演抽象化了;表演者只有依靠身體語言來表達所要表達的感情,在這對立統一的關係中,使人產生了不一樣的美感。所以能面是歷代表演者最為重視的道具。
<<能舞>>
真實的感情被隱藏在面具下了,只有靠舞蹈來打動觀眾了。看過能舞的人都覺得它好象沒有什麼規律,甚至違背了日常生活中的動作習慣。沒有錯,能舞是把人的動作中最美的提取出來串聯在一起,所以也叫做“無機舞”。專職表演者每天都要進行身體鍛鍊,為的是要去處哪怕只有一點的多餘的脂肪肥肉,所以不是人人都能跳得好的。能舞時還必須和伴奏--笛、大鼓、小鼓--相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演出人員>>
南北朝以來產生的流派有觀世派、金春派、寶生派、金剛派,還有江戶時代崛起的喜多流等等。這些古老的知名流派是必須由有血緣關係的子輩繼承的,這樣才算是正統。除了能表演者外,參加演出的還必須有囃子方、笛方、大鼓方、小鼓方以及齊唱團。
<<能與狂言的區別>>
狂言的戲曲簡潔,而能劇則極其冗雜;狂言通常是滿場暴笑的,體現和樂融融的氣氛,狂言多喜劇,能劇多悲劇;狂言多庶民性,能劇多貴族性;狂言用簡樸的語言,面具也是個大笑臉,能劇多用詩歌、散文,面相平靜。就象一個對稱的槓桿,狂言在左邊,能劇在右邊,兩者各自追求一個極端。後來出現的新劇--歌舞伎則是追求二者的平衡點,站在當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