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日本沉沒》是由日本TBS電視台、東寶映畫聯合製作發行的150分鐘驚悚災難影片。該片由樋口真嗣導演,加藤正人編劇,草彅剛、柴崎幸、豐川悅司、大地真央、福田麻由子等主演,於2006年7月15日在日本上映 。 該片改編自小松左京所著同名小說,講述了地質學家研究發現由於地殼變化,整個日本將在380餘天后沉入海底,日本政府想辦法化解這場前所未見危機的故事 。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小笠原群島北部一個七十米高的小島一夜之間沉入海底。負責調查工作的深海潛水艇駕駛員小野寺俊夫潛入海底,在七千米深的日本海溝發現了大規模的異常現象。與此同時,日本列島上也發生了新幹線工程被迫停工、高速公路大橋垮塌等事故,各地火山活動頻繁、地震不斷。為此,日本政府秘密召開了專家聽證會,會上發出了日本即將沉沒的警報。將信將疑的政府部門立即制定了應付緊急狀態的“D-1”計畫,展開了絕密調查。

隨著調查的深入以及“京都大地震”和“東京大地震”的發生,日本面臨沉沒的事實越來越明朗化,日本政府不得不在“D-1”計畫的基礎上制定了旨在拯救日本民族的“D-2”計畫。當日本沉沒的訊息公開時,國際社會立即展開了救援活動,同時,打探日本沉沒後遠東局勢的情報活動也開始了。因為大規模的地殼變動,日本列島不僅有沉沒到海中的危險,還有可能多次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在大地震中受災的小野寺和少女美咲,被救難隊員的阿部救出。最後的時刻終於來到了,巨大的海嘯沖入陸地,日本列島沉沒了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備註
草彅剛小野寺俊夫簡介 -
柴崎幸阿部玲子簡介 -
豐川悅司田所雄介簡介 -
及川光博結城慎司簡介 -
福田麻由子倉木美咲簡介 -
柄本明福原教授簡介 -
國村隼野崎亨介簡介 -
石阪浩二山本尚之簡介 -
大倉孝二日沼達夫簡介 -
佐藤江梨子結城的妻子簡介 -
大地真央鷹森沙織簡介 -
吉田日出子田野倉珠江簡介 -

職員表

製作人中澤敏明、近藤邦勝(統籌)、濱名一哉(執行)
原著小松左京
導演樋口真嗣
副導演(助理)足立公良
編劇加藤正人
攝影河津太郎
配樂岩代太郎
剪輯奧田浩史
配音導演孟麗
美術設計原田恭明
視覺特效佐藤敦紀、田中貴志、道木伸隆、大屋哲男(製作)
錄音中村淳
場記河島順子

•特技監督:神谷誠

•特技統括:尾上克郎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小野寺俊夫 演員草彅剛
深海潛水艇駕駛員。負責小笠原群島北部一個七十米高的小島沉入海底調查工作,在七千米深的日本海溝發現了大規模的異常現象。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阿部玲子 演員柴崎幸
消防危機救援隊隊員。在富士火山帶的靜岡縣駿河灣海域的芮氏7級強震中與小野寺俊夫一起奮不顧身地救出身陷火海的孤女美崎。並與小野寺俊夫之間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田所雄介 演員豐川悅司
地球科學博士。在他的指揮下小野寺調查到由於海底板塊的急速下降,日本列島將會在僅僅一年後沉沒。他將這個全日本的危機告訴了其他的科學家,卻被視為“不值得一聽的妄言”。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結城慎司 演員及川光博
海神6500號深海潛水艇駕駛員。負責小笠原群島北部一個七十米高的小島沉入海底調查工作,在田所雄介的指揮下調查到由於海底板塊的急速下降,日本列島將會在僅僅一年後沉沒。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倉木美咲 演員福田麻由子
在靜岡縣芮氏7級強震引發的大爆炸意外中,身陷火海失去親人的孤女。被阿部玲子與小野寺俊夫救出。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山本尚之 演員石阪浩二
日本首相,認識到了日本沉沒事態的嚴重性,任命田所的前妻鷹神沙為危機管理大臣,同時為此於世界各國奔波。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鷹神沙織 演員大地真央
危機處理局局長、危機管理大臣。受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山本尚之任命。負責全權處理日本沉沒的政府工作。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主題曲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歌曲名:《Keep Holding U》 演唱者:SunMin thanX Kubota(SunMin&久保田利伸) 參考資料:

原聲碟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日本沉沒[日本2006年草彅剛主演電影]
創作者:岩代太郎 發行時間:2006年7月26日 參考資料:
1 見知らぬ明日 2 ある生き物の記録 3 ユートピアの終焉 4 墓標かえりぬ 5 継ぐのは誰か? 6 地には平和を 7 果しなき流れの果に 8 雨と、風と、夕映えの彼方へ 9 夜が明けたら 10 Gordian knot ~神への長い道~ 11 こちらニッポン… 12 復活の日 13 Keep Holding U(movie edit)

幕後花絮

•該片的友情客串出演陣容十分強大。眼尖的觀眾可以從中找到《機動戰士高達》的導演富野由悠季、《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導演庵野秀明等日本影視界名人,甚至還有原作者小松左京、《暴風女神》的原作者福井晴敏等這些難得一見的非業界人士的面孔 。

•2014年3月6日,索契冬季奧運會上,在滑雪運動員渡部曉斗摘得北歐兩項項目個人標準台銀牌的片尾處,NHK開始播放起2006年拍攝的日本電影《日本沉沒》的主題曲 。

•曾出演《日本沉沒》、《遺留搜查》和《相棒》等影視作品的配角石田太郎於2013年9月21日下午在日本神奈川縣相模原市內的醫院去世,享年69歲 。

•小說原作者日本科幻小說家小松左京,於日本當地時間2011年7月26日凌晨4點36分因肺炎在大阪去世,享年80歲

•出演了日本電影《日本沉沒》的草彅剛在2006年8月25日,於東京霞之關環境省,將電影收益中的約一千萬日元捐贈給小池百合子環境管理議員作為地球環境保護基金 。

獲獎記錄

時間獎項名稱獲獎者獲獎
2007-3-20第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視覺效果 佐藤敦紀、田中貴志、道木伸隆、大屋哲男 提名

幕後製作

改編作品

日本沉沒(2006) 海報 日本沉沒(2006) 海報

該片根據小松左京的同名科幻小說改編。這部花了9年才寫成的作品是日本科幻小說史的暢銷之作,上下冊合計賣出了近400萬本。小說出版於1973年3月,隨即就被東寶電影公司看中。電影花了三個多月製作成功,於1973年年12月29日公映,創造了從小說到電影的最快記錄。

1998年,松竹公司曾準備投資12億日元重拍這部電影,但這個計畫最終因為無法籌得足夠的資金而宣告流產。時隔8年,東寶終於再次將這部作品搬上了銀幕。東寶不惜斥資20億日元,擺出一副打造日本超級大片的陣勢,雄心勃勃地要大大超越1973年的票房成績。同時,該片還得到了來自日本防衛廳、海陸空自衛隊以及東京消防廳的全面協助 。

視覺特效

該片的導演是樋口真嗣。他曾在《哥斯拉》系列電影中出任特效總監,又是動畫公司GAINAX的元老,在《王立宇宙軍》 、 《新世紀福音戰士》等動畫名作的製作名單中都可以找到他的名字。2005年樋口所執導的第一部長篇真人電影《暴風女神》也是一部以CG見長的戰爭片。樋口在該片更是發揮自己的特長將該片打造成了一場視覺盛宴,強勁的特效手段所營造出逼真的場景帶給人們強大的震撼力 。

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東寶映畫、Dentsu、J Dream、K.K.、S.D.P.、塞迪奇國際、國小館、TBS電視台
發行單位東寶映畫、Cinestar、安樂影片、台灣龍祥娛樂、Pioneer影業、Tartan Video、TBS電視台、二十世紀福克斯、聯合國際影業、Palisades Tartan

票房記錄

周次周末排名周末票房(日元)增率累計票房(日元)廳數
第 1 周07-15~16*6.05億*6.05億316
第 2 周07-22~23*4.25億-29.70%19.0億
第 3 周07-29~30*2.79億-34.40%26.3億
第 4 周08-05~06*2.16億-22.40%31.8億
第 5 周08-12~13*2.14億-0.80%37.7億
第 6 周08-19~20*1.62億-24.60%44.0億
第 7 周08-26~27*1.06億-34.10%46.9億289
第 8 周09-02~03*0.82億-22.60%49.1億292
第 9 周09-09~10*0.65億-20.90%50.9億294
總計**53.4億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地區上映時間
日本2006年7月15日
中國2007年9月21日
中國台灣2006年9月1日
中國香港2006年8月24日
法國2006年5月18日
韓國2006年8月31日
新加坡2006年10月26日
泰國2006年11月16日

劇集評價

耗資20億日元拍成的《日本沉沒》在日本大製片場式微的今天,東寶仍有如此魄力,除了小說和前作的暢銷和流行,也許還與日本國民天生且無法迴避的島國意識有關。在日本電影製作和發行環境下,大片場拍片非常慎重,這樣的成本獨立製片又無力承擔,所以這部電影的誕生還是比較不易的。

電影講述地質學家研究發現由於地殼變化,整個日本將在380餘天后沉入海底,日本政府想辦法化解這場前所未見危機的故事。導演樋口真嗣是日本動畫製作公司GONZO的創始人,之前很少執導電影,但有大量流行動畫和遊戲作品。這部《日本沉沒》的節奏可能會讓很多看慣了美式災難片的觀眾感到不太適應,開端部分過於鬆散和緩慢,雖然沉沒時間迫在眉睫,但電影中的所有事件都沒有明顯的時間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災難片中常見的緊迫感。經常在災難片中看到特定的幾個小人物,導演一般會用這些角色的選擇和行動來講述災難中渺小的人性,《日本沉沒》在這方面的做法也與美式災難片不同,它看上去甚至像一部災難背景的偶像片了。

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國家,這種四面被海圍住的感覺也許是我們無法真正理解的,台灣電視新聞非常關注全球溫度上升海平面升高,也許是相同的道理。這部電影講述的可能是日本人的終極恐懼,所以日本政府也對本片拍攝給予了大力支持。不僅防衛省、自衛隊等機關予以支持,還請來海洋研究開發機構擔任顧問,讓片中一些數據顯得更加真實 。 (新浪網評)

日本一直是一個多地震國家,關東大地震、阪神大地震和這次“3·11大地震”不過是日本歷史上眾多地震中的大震。一般而言,災難片多給觀眾展示驚心動魄的災害場景,刺激觀眾的恐懼感,從反方向來緩解壓力,達到娛樂的目的,警示作用往往是做為一個附加要素出現。《日本沉沒》則不然,它更像是日本人對自己未來命運的一種終極思考,折射的是日本人與生俱來的島國憂患意識,既是切實存在的恐懼感,又像是一次做最壞打算的全民大演練。

在電影中,末日來臨之時,日本人向世界各國求援,請求各國大量收留日本難民,那種“拉兄弟一把”的心態可看做是日本人對自己在世人眼中形象的一種試探、一種定位。片中特意表現了中國的慷慨和大方,這一細節可謂意味深長,一來本片誕生於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時代,不排除具有一定的政治親近感;二來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歷史淵源久遠,現實關係複雜。汶川大地震中,日本救援隊在中國盡職盡責,本次日本大地震中中國救援隊也是早去晚歸,贏得了日本民眾的敬意。可見現實而客觀地看,鬥爭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就像片中日本首相所說,儘管人類身上有種種缺陷和不足,但“人的血是熱的”,他相信這一點,大多數人也都相信這一點,在天災人禍面前,人性的光輝往往能遮蔽一切黑暗的東西。

《日本沉沒》能深刻地體會到電影所傳達的日本國民的那種悲劇感、宿命感和使命感。特殊的地理和特殊的歷史造就了特殊的國民性,或許日本是世界上最具居安思危精神的民族。有據可考的是,他們有良好的防震建築,長期堅持不懈地進行防震教育,而且是從娃娃抓起,所以戰後的歷次地震中,真正直接死於地震中的日本人並不多。因此,從反方向去看,《日本沉沒》這部電影其實和日本國民的防災救難思想是一脈相承的,都是源於恐懼源於不安,雖然電影可以誇張,終歸是根源於現實的。

電影的最初誕生就是以記錄現實為目的的,雖然到後來,人們賦予電影更多的美學內涵,使之內容深化、異化和幻化。聯繫到《日本沉沒》和“3·11大地震”,會發現光影和現實相比較,其實現實從來都不曾遠離光影。災難片作為電影類型由來已久,不妨把它理解為人類在某種程度上的“自虐”傾向,而無論是像純屬天災的《日本沉沒》,還是人禍引發的《後天》,抑或是最近上映的外星人侵略地球的災難電影《洛杉磯之戰》,骨子裡都是人們內心深處的憂患意識的反映,只不過形式不同。

值得警惕的是,許多災難電影中的景象有的已經在地球上露出端倪,特別是地球進入頻繁的活動期,接連不斷的地質災難,一次次提醒人們珍惜生命,愛護地球,防患於未然。讓電影永遠是電影,而不要變為現實 。 (《海南日報》張紫星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