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獺

日本水獺

日本水獺(學名:Lutra nippon、日語:ニホンカワウソ、日本漢字:日本川獺),食肉目動物,屬鼬科水獺亞科水獺屬,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殺和棲息地被嚴重破壞而滅絕。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日本水獺體長1米左右,體重4-11公斤,腿腳很短,趾間有蹼。它們能夠用後腿站立,被認為是河童的原型。日本水獺由於擁有柔軟有光澤的優質毛皮而遭到濫捕。加之農藥和排水導致水質污染,以及對河流的開發導致生存環境惡化,日本水獺的生存數量銳減。

日本水獺 日本水獺

日本水獺是水獺的一種,水獺共有10多個品種,為世界珍貴的毛皮動物。

生活習性

日本水獺曾在北海道至九州的廣大地區生息,生活在河流中下游及海岸附近,以魚蝦等為食,有時到陸地上休息。它們喜歡清澈的水流,所以被視作顯示自然環境得到多大程度保護的標誌。

滅絕

以前被錯誤被歸類為歐亞水獺的亞種之一,後來研究發現它們屬於水獺屬里的一個獨立的物種。日本水獺一般生活在河流中下游及海岸附近,以魚蝦等為主食,根據1965年德國研究組的調查結果,推定日本水獺在全世界僅存約200隻左右,之後由於保護措施的無力,它們的數量依然不斷減少。

日本水獺整體減少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其毛皮的價格十分昂貴,被獵人大量獵捕,不過,由於水獺會侵入養殖漁場,或偷食漁人捕到的魚兒,因此也會遭到人類的獵殺。更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各地開墾農園,森林砍伐,河流中的魚類減少,以及河流水系之間被隔斷等,在季節改變時,日本水獺不能夠自由遷移。 在閉塞的自然環境下,其生態遭到破壞或污染,這大概是日本水獺滅絕的最大原因。

由於濫捕、農藥和排水導致水質污染,以及對河流的開發導致生存環境惡化,威脅到日本水獺的生存。進入1950年代,只有在四國才能發現。最後一次目擊是在1979年,在高知縣須崎市的新莊川 。

2012年8月28日,日本環境省正式宣布日本為水獺滅絕物種。

相關傳說

日本水獺 日本水獺

在日本水獺又名川獺。在民間傳說中,有很多水獺幻化為人報恩的故事。在鳥山石燕的《畫圖百鬼夜行》里也有對川獺的描寫。由於身形類似黃鼠狼,水獺也被認為是聰明有靈性的動物。水獺會化成女性,穿上和服,用傘蒙住臉。如果有年輕人向她打招呼的話,就會拿下傘,露出老婆婆的臉孔,趁著年輕人吃驚的間隙襲擊並咬死他。在水木茂的作品鬼太郎里也有登場。有說法是川獺是河童的變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