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聞事業

日本新聞事業

日本是世界新聞事業發達的國家之一,每千人擁有日報569份(1985),居世界第一。 \n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第1家日報《橫濱每日新聞》於1871年問世。 日本是自有媒體。

期刊發行

<每日新聞>(日本)、<讀賣新聞>、<朝日新聞>等報也相繼創刊,並發展成為實力雄厚的大報,奠定了日本現代報業的基礎。1936年全國有大小日報1200家,日發行量1000萬份。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新聞事業受政府全面控制,成為服務於法西斯政策的工具。戰後日本報業競爭加劇,幾家全國性報紙獲得壟斷地位。《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產經新聞>成為 5大全國性報業集團,發行量占全國一半以上,在報導國內外的重大新聞和左右日本輿論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此外還有地區報《西日本新聞》、《中日新聞》(包括《東京新聞》)和《北海道新聞》以及各縣地方報、各種專業報、體育娛樂報、政黨團體機關報和眾多的市鎮小報。1985年10月全國124家主要日報(其中51家出版早、晚刊)的總發行量為4800多萬份。縣級以上綜合報紙均有獨立發行網,90%以上的報紙都直接送到訂戶。報紙的經營多數採用股份有限公司制,各報自有資本占總資產比例甚小,尤其是大報近90%資金依靠銀行貸款,對金融資本的依賴性很大。廣告收入占報紙總收入的45%左右,廣告版面平均占報紙總篇幅的42%以上。

期刊種類

有各類期刊4000餘種,全年出版30億冊。其中新聞時事性雜誌主要有《中央公論》、《世界》、《文藝春秋》、《世界周報》、《婦人公論》以及各大報出版的周刊等。

二戰前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的廣播由日本廣播協會獨家經營, 受政府嚴格控制。 戰後改組為特殊法人組織的日本廣播協會,成為日本唯一的全國性公共廣播機構。其最高領導機關“經營委員會”的12名委員由首相提名並徵得國會同意後任命。經費靠徵收視聽費獲得,不播放廣告。1953年 2月增設電視,已形成全國性廣播電視網。

1951年 9月,大阪、名古屋最先出現商業廣播電台。1953年 8月第1家商業電視台“日本電視台”(NTV)正式開播。1986年有172家商業廣播電台、電視台,所有節目由廣告主資助製作。 娛樂性節目較多, 新聞節目較少。五大商業廣播電視網分屬五大報團。廣播電視在日本已高度普及。

最大的兩家通訊社是共同通訊社與時事通訊社,均成立於1945年11月 1日,前身都是同盟通訊社。共同社為社團法人組織,是日本的主要通訊社。時事社是股份公司形式的商業通訊機構,主要向國內企業、團體、政府部門及個人提供信息服務並從事出版等活動,1959年以來向新聞機構提供新聞,與共同社競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