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問題研究

一右翼思想與右翼運動的產生 3.國家社會主義方向上的右翼思想和團體 5.革新派右翼團體的聯合

圖書信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0月1日)
叢書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日歷史研究中心文庫
平裝: 443頁
開本: 32開
ISBN: 7801907353
條形碼: 9787801907356
尺寸: 21.4 x 14.3 x 1.7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步平,1948年7月生於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日本新彥大學、橫濱市立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日關係史,日本侵略中國與東北史、日本侵華戰爭中的日本遺棄化學武器問題和戰後遺留問題。主要著作有《東北國際約章匯釋》、《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評析》等。
王希亮,研究員。男,1946年出生,山東黃縣人。曾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東北地方史研究室主任,中國作家協會黑龍江分會會員。現任職於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作品多側重於文史結合,以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的苦難史為線索,突出反映各族人民及歷史人物救國救民、英勇奮鬥的戰鬥歷程。撰寫電視連續劇本《少奇同志在東北》(合作,北京電視製作中心拍攝)、《義勇軍演義》(60萬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綠林演義》(26萬字,中國青年出版社)、《土匪秘錄》(23萬字,廣州旅遊出版社)及《李杜將軍傳》(10萬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響馬·營長·總司令——王德林傳》(15萬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吳佩孚》(32萬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日本來的馬賊》(20萬字,濟南出版社)、《喋血狼煙》(20萬字,民眾出版社)等。至今累計發表著作、論文、譯文等500餘萬字。

內容簡介

剛剛完成《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的中方主要主持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步平教授,又要推出他與王希亮的力作——《日本右翼問題研究》!步平教授和王希亮教授不僅握有大量有關日本右翼方面的資料,而且曾與日本右翼分子邂逅,可以說既有感性認識,又有理性思考。書中冷靜透闢的分析頗有見地,不讀會留下遺憾。

目錄

引 言
(一)從與右翼邂逅的經歷談起
(二)日本的右翼團體與右翼思潮
(三)關於日本“右翼”的概念
(四)戰前日本右翼運動與國家權力的關係
(五)戰前日本右翼的影響力
(六)世界性的右翼問題
上編 戰前日本右翼(步平)
一 右翼思想與右翼運動的產生
(一)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右翼思想的起源
1.右翼思想的基點——《古事記》與日本主義思想
2.右翼思想的萌芽——“大義名分”和“尊王斥霸”思想
3.右翼思想的表現——日本開國時期的“尊皇攘夷”
4.福澤諭吉及其“脫亞論”對右翼思想的影響
(二)早期的右翼運動
1.右翼活動的開端——西鄉隆盛與“征韓”、西南戰爭
2.最初的右翼團體——“玄洋社”
3.右翼運動正式展開——國家主義與“黑龍會”
(三)國粹主義型“觀念右翼”的基本特徵
二 國家革新運動與二十世紀初期右翼運動的演變
(一)國家革新運動中的右翼的兩極分化
1.大正時期的民主主義思潮與工人運動
2.國粹主義方向上的右翼思想和右翼團體
3.國家社會主義方向上的右翼思想和團體
(二)北一輝與大川周明的右翼思想
1.北一輝的國家社會主義思想與猶存社
2.大川周明的行地社和神武會
(三)二十世紀初民間右翼的思想
1.橘孝三郎和“愛鄉塾”
2.井上日召和“血盟團”
3.赤尾敏和建國會
4.左翼團體的轉向
5.革新派右翼團體的聯合
(四)二十世紀初期的日本右翼運動與思潮的特點
三 把日本引上戰爭道路的軍隊法西斯右翼
(一)軍隊右翼活躍的背景
下編 戰後日本右翼(王希亮)
四 日本被占領時期的右翼勢力
五 舊金山條約與右翼的復甦
六 岸信介內閣的反動政治與右翼運動的高漲
七 新右翼的登場與“民族派運動”
八 七十年代右翼的“昭和維新運動”
九 新保守主義時代的右翼
十 文化教育界右翼團體的形成及其活動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