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北朝

日本南北朝

日本的南北朝(なんぼくちょう,羅馬字:Nanboku-chō) 發生於1336年-1392年,之前為鎌倉時代,之後為室町時代。在這段時期里,日本同時出現了南、北兩個天皇,並有各自的承傳。

基本信息

歷史

日本南北朝日本南北朝
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鎌倉幕府後,進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由於新政未能滿足武士的要求,而且僅僅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故引來武士不滿。其中倒幕大將足利尊氏更為不滿,他雖然被賜予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他有意開幕府,而後足利尊氏迫後醍醐天皇退位,並立持明院統之光明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征夷大將軍,建立室町幕府,是為北朝之始。
而後醍醐天皇被迫退位後設法逃出,持著天皇象徵的三神器退往大和(今奈良縣)的吉野,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史書還稱為“一天二帝南北京”。
經過多次攻防後,南朝勢力衰退,終於南朝天皇把三神器交給北朝天皇,結束了南北朝時代。
直至20世紀初期幸德秋水提出當時明治天皇的正統性問題,明治天皇最後作出結論:以南朝天皇為日本的正統,北朝天皇保留名號,但不列入正統。

天皇

南北朝時代的天皇
公曆 北朝天皇 南朝天皇
1331年 光嚴天皇 後醍醐天皇
1333年
1336年 後醍醐天皇
1339年 光明天皇
1348年 後村上天皇
1351年 崇光天皇
1352年 空位
1368年 後光嚴天皇
1371年 長慶天皇
1382年 後圓融天皇
1383年 後小松天皇
1392年 後龜山天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