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

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

《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是專門針對防霧霾等日常防護型口罩的國家標準,口罩佩戴後應能將吸入的PM2.5濃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並可根據空氣污染程度選擇不同等級的防護口罩。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2016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基本信息

簡介

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
中國國內現行的口罩標準有三個:GB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YY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按照標準分類,第一個屬於勞動防護類產品標準,後兩個屬於醫用防護產品標準,由於使用環境不同、防護的主要對象不同,其中的任何一個標準都不能完全適用於民用防霧霾(PM2.5)口罩。
為了保護人們日常生活的健康,一定程度上防控可吸入微塵的危害,國家相關部門開通綠色通道,要求加緊推進《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標準制定的立項審批工作,並下達了該標準計畫編號為20140042-T608。該標準制定的初衷是在日常空氣污染環境中,滿足人們對防護型口罩的需要,規範口罩行業的有序競爭,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最明顯的要求是符合該標準的口罩在非作業環境下具有防止細小顆粒物被吸入的功能。

指標要求

《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將涉及口罩原料要求、結構要求、標籤標識要求、外觀要求等,主要指標包括功能性指標顆粒物過濾效率、呼氣吸氣阻力指標、密合性指標等。作為紡織品,指標還涉及甲醛含量、pH值、微生物如大腸桿菌菌群數量、真菌菌落總數等。

分級分類

新國標還將對口罩進行分級、分類。

根據大氣污染程度,分為重度污染適用、中度污染適用、輕度污染適用;針對不同人群,如成人、兒童、體弱者的特徵,設定不同的呼氣阻力指標對口罩進行分類。

頒布實施

2016年4月25日,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範》國家標準,這是我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將於2016年11月1日正式實施。

該標準適用於在日常生活中空氣污染環境下濾除顆粒物所佩戴的防護型口罩。但是,此標準不適用於兒童用口罩。

專家建議

趙瑾瑜建議,先看它執行的是否為新國標,第二要看它的防護等級。新標準將口罩的防護級別由低到高分為D、C、B、A四級。比如A級對應“嚴重污染”,在PM2.5濃度小於等於500微克每立方米時使用。B級對應嚴重及以下污染,在PM2.5濃度小於等於350微克每立方米時使用。消費者可以根據不同的空氣品質,選擇不同等級的口罩。第三要結合自己的臉型,選擇口罩的大、中、小號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