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史

“日常生活史”這一概念指的是一種觀點,而不是一種獨特的研究對象。相反,所謂“小人物的歷史”(Geschichte der kleinen Leute)的說法雖然提出了重要視角,卻局限於社會的一部分群體。另一種常見的說法是“下層歷史”(Geschichte von unten)。它指出了一種視野轉換,即不再從“關鍵部門”的視野出發,而是把關注點放在實踐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關鍵部門被占領和鞏固,“眾人”受到苛求,或主動承受著重負與苦楚。
日常生活史學的出現也是對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西方現代社會的弊端不僅銷蝕了人們的理想和信念,也凸顯了理論的貧弱。在這種形勢下,相對主義、非理性主義、新理想主義等思潮漸漸興起,歷史學則出現虛無主義傾向,其功能被認為只限於文本解讀,而不是探明史實。日常生活史學者並不贊成這種觀點,他們認為歷史上發生的一切事件,包括生活瑣事都富於意義,歷史學家的任務就是說明其意義,儘管這種說明未必能夠轉化為對未來的預見,但畢竟可以形成某種“解釋的框架”,提高人們的認識水平,最終深化人們對過去、也包括對未來的理解。日常生活史學所追求的是找到一種既承認知識和理性的有限性,又能建構和解釋人類過去的歷史學。所以,日常生活史學是經驗主義的學問,是唯物主義的學問,這一點可以用日常生活史研究者多半來自馬克思主義史學群體來解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