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社寺

作為天台宗僧侶們修驗的道場而發展起來的日光山,在12世紀後半葉的鎌倉時代以後,作為保護幕府的鬼門方向而倍受庇護,其勢力得以進一步加強。 進入16世紀後半葉的安土桃山時代後,為時代所翻弄,暫時衰落下來了。 然而進入17世紀的江戶時代後,憑藉德川家這一強有力的後盾而迎來鼎盛時期,興建了以東照宮為首的絢爛豪華的建築物群。

以二荒山神社、東照宮、輪王寺這二社一寺為中心的建築物群“日光社寺”於1999年作為日本第十個世界遺產而被收錄。
自古以來日本人就相信高山上住著神仙。通過將神道與大陸傳來的佛教相結合,形成神佛調和、神佛共存的宗教思想,從而出現很多修行僧人攀登各地的山峰。日光山的開山始祖勝道上人也是這樣的修行僧人之一,他登上日光-男體山之後,於766年在這一帶建造了輪王寺與二荒山神社的前身。
作為天台宗僧侶們修驗的道場而發展起來的日光山,在12世紀後半葉的鎌倉時代以後,作為保護幕府的鬼門方向而倍受庇護,其勢力得以進一步加強。進入16世紀後半葉的安土桃山時代後,為時代所翻弄,暫時衰落下來了。然而進入17世紀的江戶時代後,憑藉德川家這一強有力的後盾而迎來鼎盛時期,興建了以東照宮為首的絢爛豪華的建築物群。但是,江戶中期以後,隨著修驗道的修行僧人的銳減,被廢棄的僧侶的居所比比皆是。明治時期,根據1871年頒布的“神佛分離令”,迄今為止作為整體受到頂禮膜拜的日光山也隨即被分為二社一寺,同時這也成為了促成發展為觀光地的契機。1934年日光被指定為國立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