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濟湯

《醫醇剩義》卷四

既濟湯

正文

既濟湯

來源

《醫醇剩義》卷四。

組成

當歸6克 肉桂1.5克 沉香1.5克 廣皮3克 澤瀉4.5克 牛膝6克 瞿麥6克 車前6克 苡仁12克 葵花子12克(炒,研)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理氣行水。

主治

膀胱脹,少腹滿,小便癃閉。

配圖

相關連線

方劑名稱

既濟湯

藥物組成

大熟地1兩,萸肉1兩(去淨核),生山藥6錢,生龍骨6錢(搗細),生牡蠣6錢(搗細),茯苓3錢,生杭芍3錢,烏附子1錢。

處方來源

《袁中參西》上冊。

方劑主治

大病後陰陽不相維繫,陽欲上脫,或喘逆,或自汗,或目睛上竄,或心中搖搖如懸旌;陰欲下脫,或失精,或小便不禁,或大便滑瀉。一切陰陽兩虛,上熱下涼之證。

臨床套用

1.大便滑瀉:一人,年二十餘,稟資素羸弱,又耽煙色,於秋初患瘧,兩旬始愈。一日大便滑瀉數次,頭面汗出如洗,精神頹憒,昏昏似睡。其脈上盛下虛,兩寸搖搖,兩尺欲無,數至七至。延醫二人皆不疏方。愚後至,為擬此湯(既濟湯),一劑而醒,又服兩劑遂復初。
2.心疼:友人張某某,曾治一少年,素患心疼,發時晝夜號呼。醫者屢投以消通之藥,致大便滑瀉,虛氣連連下泄,汗出如洗,目睛上泛,心神驚悸,周身瞤動,須人手按,而心疼如故。延醫數人皆不敢疏方。張某某投以此湯(既濟湯),將方中萸肉倍作二兩,連服兩劑,諸病皆愈,心疼竟從此除根。

既濟湯

筆者近年采自擬之既濟湯治療心腎不交型更年期綜合徵48例,取得一定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48例女性均經烏魯木齊市中醫院婦科門診行婦檢,子宮及附屬檔案B超及性激素測定等檢查後確診為“更年期綜合徵”。年齡最小48歲,最大60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10年。

2 治療及觀察方法

自擬既濟湯。組成:生地、熟地、黃連、肉桂、赤芍、白芍、當歸、茯苓、遠志、炒白朮等。加減法:氣虛加黨參、炒白朮加量、黃芪;多汗加麥冬、五味子、浮小麥;口乾加麥冬、知母;夜寐多夢加紅棗、炒柏子仁。連服30日。

3 療效標準及結果

緩解:臨床症狀全部消失,6個月以上未復發者;顯效:臨床症狀完全消失,隨訪不足6個月或在6個月內復發者;有效:臨床諸症狀均明顯減輕者;無效:至少有1種自覺症狀無改變或改變不明顯。48例中,緩解6例,顯效18例,有效19例,無效5例。

4 典型病例

患者,53歲。2001年6月30初診。1999年3月始出現經期延長至10~14天/次,經間期延長至2~6個月,月經量多,同時出現心悸,夜難成寐,膽怯易驚,五心煩熱。2000年2月月經未來至今。同年4月在烏魯木齊市醫院門診行婦科檢查、子宮及附屬檔案B超、性激素水平測定等檢查後確診為“更年期綜合徵”。給予“更年康片”(按說明服用)治療 2個月無效。隨後來中醫內科門診求治,給予既濟湯,藥用:生地30g,熟地30g,黃連6g,肉桂2g,炒白朮15g,茯苓15g,赤芍15g,白芍15g,當歸12g,遠志12g。水煎5劑,自覺症狀基本消失,唯膽怯易驚偶作,繼服20劑,諸症消失;上方鞏固治療5劑,門診隨訪,諸症至2002年5月未作。

5 討論

更年期綜合徵是女性從生殖期向非生殖期的過渡期間,由於卵巢功能衰退導致內分泌失調而發生的一組症候群。心腎不交是其中一中醫症型。病機基於天癸已絕,腎之陰陽俱虛,無力上濟心火,心陰不足,心火獨亢於上,不能下交腎水。余覓一徑,嘗試未用血肉有情之品治療此症型,尚有一定療效。其組方特點為:加大生地及熟地的用量在30~60g,以滋養心腎之陰;以黃連6g清心除煩,去心火;以肉桂2~3g引火歸元;赤芍及白芍清斂肝陰,補心之母、濟腎之子;當歸養血活血,茯苓、炒白朮健脾安神,遠志交通心腎,炙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滋陰降火,交通心腎之功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