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組織設計[定義]

施工組織設計[定義]

施工組織設計是對施工活動實行科學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戰略部署和戰術安排的雙重作用。它體現了實現基本建設計畫和設計的要求,提供了各階段的施工準備工作內容,協調施工過程中各施工單位、各施工工種、各項資源之間的相互關係。包括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的要求。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施工組織設計一般包括五項基本內容:

(一)工程概況

工程的基本情況,工程性質和作用,主要說明工程類型、使用功能、建設目的、建成後的地位和作用;

(二)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

施工安排及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各個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及工藝;

(三)施工進度計畫

編制控制性網路計畫。工期採用四級網路計畫控制,一級為總進度,二級為三個月滾動計畫,三級為月進度計畫,四級為周進度計畫。

(四)施工平面圖

根據場區情況設計繪製施工平面平置圖,大體包括各類起重機械的數量,位置及其開行路線;攪拌站、材料堆放倉庫和加工場的位置,運輸道路的位置,行政、辦公、文化活動等設施的位置,水電管網的位置等內容。

(五)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施工組織設計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包括:施工工期、施工質量、施工成本、施工安全、施工環境和施工效率,以及其他技術經濟指標。

按照建設工程施工契約(示範文本)(GF-2013-0201):

第二部分通用條款:

7.1.1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

1)施工方案

2)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

3)施工進度計畫及保證措施

4)勞動力及材料供應計畫

5)施工機械設備的選用

6)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

7)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措施

8)環境保護、成本控制措施

9)契約當事人約定的其他的內容

施工組織設計的繁簡,一般要根據工程規模大小、結構特點、技術複雜程度和施工條件的不同而定,以滿足不同的實際需要。複雜和特殊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需較為詳盡,小型建設項目或具有較豐富施工經驗的工程則可較為簡略。施工組織總設計是為解決整個建設項目施工的全局問題的,要求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要安排好主體工程、輔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的相互銜接和配套。單位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是為具體指導施工服務的,要具體明確,要解決好各工序、各工種之間的銜接配合,合理組織平行流水和交叉作業,以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條件發生變化時,施工組織設計須及時修改和補充,以便繼續執行。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要結合工程對象的實際特點、施工條件和技術水平進行綜合考慮,一般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第一章 編制說明

第二章 工程概況及特點

第三章 施工部署和施工準備工作

第四章 施工現場平面布置

第五章 施工總進度計畫

第六章 各分部分項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第七章 擬投入的主要物資計畫

第八章 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情況

第九章 勞動力安排計畫

第十章 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組織措施

第十一章 確保全全生產的技術組織措施

第十二章 確保文明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

第十三章 確保工期的技術組織措施

第十四章 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第十五章 季節施工保證措施

第十六章 成品保護措施

第十七章 創優綜合措施

第十八章 項目成本控制

第十九章 回訪保修服務措施

第二十章 施工平面總圖 施工總進度圖 施工網路圖

編制說明

1、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的依據

國家標準《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8-2002

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範》GBJ 50026-93

國家標準《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GBJ 201-83

國家標準《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 50108-2001

國家標準《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202-2002

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10

國家標準《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J50205-2002

國家標準《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2001

國家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 1499.2--2007

國家標準《低碳熱軋圓盤條》GB 1499.1--2007

國家標準《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範》GB/T 50326-2001

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評定標準》GB/T 50107-2010

2、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原則

建設工程施工契約(示範文本)(GF-2013-0201)

根據國家有關驗收規範規定、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及建設單位和設計要求。

3、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引用的建設標準

行業標準《建築變形測量規程》JGJ/8-97

行業標準《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範》JGJ 79-91

行業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範》JGJ 18-2003

行業標準《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JG/1T0-95

行業標準《鋼筋機械連線通用技術規程》JGJ 107-2008

行業標準《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範》JGJ 130-2001

行業標準《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 59-2011

行業標準《建築樁基技術規範》JGJ 94-94

工程概況

本項目的性質、規模、建設地點、氣象、地質、結構特點、設計概況、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勘察單位、建設期限、承包方式等。

進度計畫

使施工工序在時間安排上有序進行,使工期成本資源等通過最佳化調整達到既定目標,在此基礎上編制相應的人力和時間安排計畫,資源需求計畫和施工準備計畫.來達到進度控制的目的,有效安排施工進度!

施工方法

介紹工程各分部分項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檢驗標準、注意事項、產品保護以及環境保護。各個關鍵部位或施工難點部位應圖文並茂,介紹清楚。

物資計畫

介紹工程計畫分次分批投入的主要物資計畫。

勞動安排

對該工程勞動力計畫表按月分別進行計畫安排,也有按施工階段安排。

技術組織

1、質量目標

達到國家現行施工驗收規範合格標準,創建建築裝飾優質工程。

2、質量方針

質量承諾:不斷開發和使用施工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以領先的技術達到領先的質量水平。

致力於不斷培訓和提高員工素質,優秀人才優先安排對質量有影響的崗位。

3、質量保證體系的內容及項目部質量保證體系運行程式。

4、項目質量控制和保證措施。

安全生產

1、安全生產管理目標:達到五無目標,即“無死亡事故,無重大傷人事故,無重大機械事故,無火災,無中毒事故”,確保達到安全文明施工現場。

2、安全保證體系的內容。

3、安全管理制度。

4、安全管理工作。

5、安全經濟措施。

6、具體的安全技術措施。

7、安全應急救援預案。

工期技術

1、工期目標:根據招標檔案要求,計畫開工日期和計畫竣工日期,施工總工期日曆天。

2、確保工期的組織措施。

3、確保工期的技術措施。

4、影響工期的因素及趕工措施。

質量通病

對工程在一般抹灰工程 、裝飾抹灰工程 、吊頂工程 、隔斷牆工程 、飾面磚(板)工程 、塗料工程 、裱糊工程 、花飾工程 、玻璃工程 、木門窗工程 、鋁合金門窗安裝工程 、塑鋼門窗安裝工程 、玻璃幕牆工程 、建築電氣安裝—般通病 、配管及線槽、橋架安裝 、電線、電纜及母線安裝 、配電櫃、箱、盒的安裝 、照明器具和一般電器安裝 、防雷及接地工程 、火災報警工程 、焊接缺陷及對策等方面出現質量通病的進行原因分析,並且提出相關的防治措施。

成品保護

對工程中的半成品、成品提出相應的保護措施:

1、項目經理牽頭建立“成品保護小組”,成品包括技術,質量,施工,材料,班組長,每項工序由專人負責,從每道工序的開始到完工對已完成的成品進行核實,做好記錄,多成品有破壞的應報告和備案,堅持“誰施工誰負責”的原則。落實到人頭,並於經濟收入掛鈎,對破壞成果的人員進行經濟處罰。

2、加強思想教育,增強施工人員的成品保護意識,提高施工隊伍的素質。

3、針對重點部位進行遮蓋保護。專業工長技術交底時,必須針對工程特點提出相應的成品保護措施和要求,由成品保護小組“實施落實。

4、交叉保護措施

(1)搞好土建與安裝、裝飾工程的協調配合,科學的安排工序,儘量減少相互工種間的干擾,並根據工程的特點,作好交叉作業的保護,對水電施工做好預留、預埋工作,限制其隨意剔槽鑿孔。

(2)作好不同工序的交接管理,在工序交接時工種間負責人進行檢查,記錄備案,作到有據可查,健全成品保護的責任制。

5、自身產品保護措施

(1)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和具體施工安排時應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倒工序施工,而影響成品保護、破壞成品;

(2)成品與半成品必須有專門的場所放置,並派專人管理;

(3)交叉施工階段,上下道工序的交接雙方要派人在施工現場監護,確保上道工序的成品不受損壞;

(4)成品和半成品飾面材料必須在基層粗活完工後進場,施工時應遠離焊接或明火作業;

(5)採取護、包、蓋、封等成品保護手段,防止成品損壞或污染等情況的發生,護是指提前保護,包是指進行包裹,蓋就是表面復蓋,封就是指局部封閉。

(6)房間完成最後工序後,應關閉門窗,天晴時開窗通風,夜間關閉。

(7)對已施工完畢的樓面在驗收後應在樓面加鎖,並派專人看管,直到驗收交付使用為止。

(8)加強值班,監督進出人員遵守規定,有效保護好成品,向業主移交一個完美無缺的優質工程。

(9)恢復保護:設定隔離區域,禁止非本項目的施工人員進出和通過,派專人監護

創優措施

1、成立創優領導小組,

2、建立高效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將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按照過程精品的要求,實行動態管理。將按照ISO9001標準的要求,編制過程質量執行程式,確保每一道工序受控。同時編制與質量有關的管理程式,主要包括:材料採購、施工勞務協定等,一切均以保證質量目標實現為前提。

3、加強責任目標管理,工程開工前,從前期準備到竣工驗收,直至工程保修的工作內容,進行合理分工,劃清責任。把總體目標按階段、按內容細化分解,實行動態管理,確定各階段各項工作的短期目標,以實現總體目標

4、充分利用各種資源

工程開工前與建設主管部門簽定責任狀、共建狀,定期向主管部門匯報工程進展情況,並邀請主管部門對工程進行嚴格的監督檢查,讓社會壓力變成工作動力。

5、加大工程投入

我們將在工程開工之前,制定項目質量管理手冊,對重要分部分項、重要部位制定高於規範標準的內部實施標準,嚴格管理,按照“三不放過”原則,對於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建築材料、成品、半成品以及施工中各道工序堅決拒絕,確保過程精品。

6、加強資料整理

工程施工資料的整理,先制定總的資料目錄,並對於聲像資料等特殊項目,由專人跟蹤,力求對於工程全過程及重點部位進行及時、準確地錄製,按要求進行歸納整理,使工程資料從開始即準確完整。並及時邀請專家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改正。

7、充分利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

我們將密切注視建築技術的發展動向,主動採用新技術、新材料,加大科技投入。並在施工中將成立技術創新小組及質量檢查QC 小組,對於技術、質量上的難點進行攻關。

成本控制

1、項目成本控制的形成

根據《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範》(GB/T50326-2006)的要求,我公司特制定項目成本控制,合理的控制本工程的成本。

項目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預測、計畫、實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資料與編製成本報告。

項目部對施工過程發生的、在項目部管理職責許可權內能控制的各種消耗和費用進行成本控制。項目部承擔的成本責任與風險應在“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中明確。

建立和完善項目管理層作為成本控制中心的功能和機制,並為項目成本控制創造最佳化配置生產要素,實施動態管理的環境和條件。

我項目部建立以項目經理為中心的成本控制體系,按內部各崗位和作業層進行成本目標分解,明確各管理人員和作業層的成本責任、許可權及相互關係。

保修服務

(1)經營部

定期(每六個月)組織對客戶的走訪調查,收集顧客質量反饋信息,並及時將顧客投訴意見轉到質量信息部。

(2)質檢部

對於巡檢時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同時向公司提供顧客的反饋意見;

制定解決方案及維修服務實施計畫;

組織實施回訪保修工作;

負責回訪保修過程中的質量檢查和監督工作。

(3)相關部門:

各部門根據維修實施計畫和維修方案,及時提供設計圖紙和維修所需材料。

2、其它制度及計畫

(1)回訪保修部人員均有從事門窗行業多年的經歷,技術熟練,且可為各客戶提供全天候服務,節假日不休息。

(2)工程通過竣工驗收,物業公司接手後,我司的回訪保修人員隨即開展“保駕護航”行動:為本工程在小業主入住時出現的門窗方面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

(3)保修期間專人留駐工地,可隨時解決業主可能出現的門窗工程問題;

(4)根據不同的情況,我們都盡力提供最快的維修、最好的服務,直到滿足客戶合理的要求。

每年都會對回記保修人員進行多次的技能培訓與素質教育。如公司內部定期組織的技能比賽、觀看商務禮儀光碟、聽取專家教授的講座等不同方式對所有員工進行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