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家村石頭民俗

清涼閣原繫於家村東門,東西拱券便是城門,而以上兩層皆為廟宇,且一閣之上境有五廟。 觀音閣是於家村另一頗具特色的廟宇,位於於家村南,系村南門,始建於清順治年間。 觀音閣是於家村另一頗具特色的廟宇,位於於家村南,系村南門,始建於清順治年間。

於家村位於井陘縣西,四面環山,平地不足一平方公里。全村所有建築均用石頭建成,是全國三百個民俗文化村之一,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均做過報導。
於家村的石頭民俗跟歷史上民族英雄于謙的後裔家族住所有關。于謙,明錢塘人,先後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巡扶河南山西,政聲卓著。升兵部左侍郎、尚書。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部兵圍北京,于謙領軍抗敵,史稱北京保衛戰,于謙因此名傳千古。明景泰八年(1457年)被奸佞謅害被棄市。據於家村的老人講,于謙的次子於廣蒙一太監所救,淪落至井陘南峪村隱居。
於廣留有三子,長子於有道因生活所迫,於明成化年間(1486年,一說為嘉靖年間)遷來於家莊村現址。當時于氏家族雖然業已落拓,但先人風骨未減,于謙名作《石灰呤》“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頭;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至今為後人銘記。於家宗祠碑文對於有道及其後代子孫開創基業的艱難略有記載,大意是,於有道開拓於家村的500年基業,起初過的幾乎是野人般的生活,艱苦卓絕的幾十年代創業,竟然使這人跡罕至之地有了桃花源一般的風韻。
由於於家村的土地貧瘠,所居之所又是崗嶺斜坡,建房修屋的可資這材便惟有石頭了。不但房屋為石頭所建,器用之物也多是遍地可采的石頭雕成;石頭不但為於家村人的生活所用,而且還裝點著他們的日子,增添著鄉俗情趣。久而久之竟形成了獨到的石頭文化,石頭做的閣樓廟宇、歌肆古院,為數之多,實屬罕見。
突兀於村東的清涼閣,是於家村的標誌性建築。《井陘縣誌》有載:“清晾閣在縣治南的十五里於家村,亦名三節閣。明萬曆九年村民於春喜身大力強,家貧好義,獨立興修。至萬曆二十年,方砌成下層,及第二層修竣,即行病故。至第三層,系村民用木磚補葺。閣下層所砌之石,多達萬餘斤重。下層東面懸一石制桌裙,上鐫梅花鹿,工粗而雅。”
相傳,家貧好義的村民於喜春修建此閣的目的,是感念祖先于謙的為官為人,擬建起九層樓閣,以遙望古人蒙難之地北京城。因於謙銘志於石(見)《石灰呤》),於喜春原擬九層閣樓全由石頭砌起,雖然艱難但用志不時輟。他去世後,他的侄兒於朝興在閣樓底部的中央拱券一萬斤巨石上刻有碑文,以寄其志:“萬曆九年起根源,一人修築其實難。二十五年完下節,思量何日得周全。闔村都說使木植,憑吾獨力鑿石山。經營暫停觀此境,等待功成萬古傳。”
清涼閣除第三層磚木結構外,以下兩層為全石結構,石牆石壁、石拱石券、石梁石柱、石階石欄、石磬石匾,囫圇觀之,好像一天然的巨石雕成,歷時數百載,風韻猶然。此閣奇絕之處在於,如此高大的建築,竟以天然石底為基,不填任何輔料,完全以大小石塊打壘而成,有的以天然之狀砌入,有的鑿跡寥寥。構造雖然粗獷,但細微之處卻頗見巧工。比如東門的“風動匾”,雖然是巨石匾,卻以雕琢精湛的雙童簇擁梅花鹿為飾,以石楔固定,且能隨微風而動(大風不動),其狀遙遙而不墜,故名“風動匾”,所謂“工粗而雅”。至於雕深畫棟、五脊六獸、斗拱重檐,實為鬼斧神工。
清涼閣原繫於家村東門,東西拱券便是城門,而以上兩層皆為廟宇,且一閣之上境有五廟。第三層是玉皇廟,第二層共列四室,分別是堯舜禹三皇廟,劉關張三義堂、閻羅殿和觀音祠。閣西有一歌樓,系祭神朝聖時供唱戲之用。
於家村廟宇頗多,除清晾閣之外,村中頗具規模的廟宇還有四座村正中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的真武廟,建於十五級石階之上,巍峨高聳。院中有一全石八棱香亭,每面刻有一句詩,和為一首匕律:“寶鼎煙霏靄廷,蓮花瓣瓣附香亭。乘除有數更新制,偶正相排仿舊形。八面磨成璃映碧,一拳削就石仍青。鄉民頂禮從茲肅,升降階前仰聖靈。”於家村的神廟文化由此可見一斑。真武廟西臨是大王廟,建於清順治年間。大王廟又稱全神廟,供奉他廟不列的眾神。大王廟對面有一歌樓,此處乃村中“官坊”所在,農余及春節之際最為熱鬧,是娛藝之地。村西北的白廟在1947年戰亂時被毀,傳說此廟供奉隋末義軍首領李密,因為李密曾在此處屯兵。白廟曾是十里八鄉的一個廟會之所,據說繁盛過。
觀音閣是於家村另一頗具特色的廟宇,位於於家村南,系村南門,始建於清順治年間。觀音閣為上磚下石的兩層閣樓,上為觀音廟,下為石洞門。廟頂“重檐”與通常的“斗拱重檐“不同,房頂前坡截然分為兩截,宛如兩個房頂銜接,巧思絕倫。其下函洞的石料規矩方正,鏨跡細緻,雖經風啄雨蝕,精細依然,是於家村中精工建築之首。廟東是九級陡戳露天石階,廟內置一千凸萬壩的假山,中有三個神龕,分供觀音、文殊、菩賢三神。觀音閣對過是建於康熙十四年的一座樓,較村中其他戲台稍大,戲場寬闊,是村中另一娛藝之地。
除以上古蹟外,還明顯反映於家村石頭民俗文化的便是村中的石街石房。於家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東西為街,南北為巷,不通謂胡同。街寬4米、巷寬2米,分別綴以獅子街、擦石巷等名謂。所有街巷全是青石鋪就,多為明清時即有的古道,幾百年來不知多少人從這青石路上走過,每一塊石頭均被擦磨得細膩光滑。這些大小街巷,蜿蜒迴環,高低俯仰,結解曲伸,虛實藏露,其格調頗似江南。
沿著古街巷,低高就低順勢而建的大多是石頭四合院。普通居民的石頭四合院規格大體相當,上房三間建在三級石階之上,門庭兩側堂屋由家中長輩居住,東西廂房由子女居住,南屋分別是院門過堂和倉儲室。一般天井陝小,均為平整的青石鋪就。天井中間有一個水窖,用來存儲雨水供生活飲用。因此除了石凳石墩等物外,天井中般不置雜物,極其潔淨。其中的明清四合院,一般是石牆瓦頂,有吻有獸,大門多為巽門,筒瓦飛檐門樓。於家村有供奉土地神嗣之風,故家家戶戶或正房或大門影壁均設有土地神龕,其狀不一。
於家村最具特色的石頭四合院是一座被稱為“四合樓院”的老院,始建於明末,相傳系明清士紳的居所,頗為豪華。該院分為東西兩院,下右上磚結構,房屋百間,建築面積近千平方米。兩院正房下層均為石券洞室,上為明柱樓閣,氣熱恢宏,一派大家之風。
於家村的石頭情結至今下泯,古往今來石頭不但為村民農耕生活之用,生活中的諸多情趣亦由此生。於計敦家的石頭四合院是一座新建院落,院中青石的鐫刻了痕跡猶新,尤令人稱奇的是,於計敦老人歷時數月在院中整齊的青石板上鐫刻了12生肖以及各種吉祥動物數十種,刀法精掘,但用意雅致。比如,院中石板上刻有一“樂”字,寓意樂在其中,四周鐫以“祥和如意”及諸般祥和動植物,情趣橫生。
由於特殊的歷史淵源,於家村在數百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澱了獨特的文化底蘊。僅從器物上而言,一個數百戶人家的村落竟然有戲台閣樓6座,各種碑刻200餘塊;就民俗民風而言,比如流傳至今的“社火”,比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傳統……時至今日,在於家村的民風民俗中,或多有古風不失者,令人讚嘆。
(王金志)於家村位於井陘縣西,四面環山,平地不足一平方公里。全村所有建築均用石頭建成,是全國三百個民俗文化村之一,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均做過報導。
於家村的石頭民俗跟歷史上民族英雄于謙的後裔家族住所有關。于謙,明錢塘人,先後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巡扶河南山西,政聲卓著。升兵部左侍郎、尚書。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部兵圍北京,于謙領軍抗敵,史稱北京保衛戰,于謙因此名傳千古。明景泰八年(1457年)被奸佞謅害被棄市。據於家村的老人講,于謙的次子於廣蒙一太監所救,淪落至井陘南峪村隱居。
於廣留有三子,長子於有道因生活所迫,於明成化年間(1486年,一說為嘉靖年間)遷來於家莊村現址。當時于氏家族雖然業已落拓,但先人風骨未減,于謙名作《石灰呤》“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頭;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至今為後人銘記。於家宗祠碑文對於有道及其後代子孫開創基業的艱難略有記載,大意是,於有道開拓於家村的500年基業,起初過的幾乎是野人般的生活,艱苦卓絕的幾十年代創業,竟然使這人跡罕至之地有了桃花源一般的風韻。
由於於家村的土地貧瘠,所居之所又是崗嶺斜坡,建房修屋的可資這材便惟有石頭了。不但房屋為石頭所建,器用之物也多是遍地可采的石頭雕成;石頭不但為於家村人的生活所用,而且還裝點著他們的日子,增添著鄉俗情趣。久而久之竟形成了獨到的石頭文化,石頭做的閣樓廟宇、歌肆古院,為數之多,實屬罕見。
突兀於村東的清涼閣,是於家村的標誌性建築。《井陘縣誌》有載:“清晾閣在縣治南的十五里於家村,亦名三節閣。明萬曆九年村民於春喜身大力強,家貧好義,獨立興修。至萬曆二十年,方砌成下層,及第二層修竣,即行病故。至第三層,系村民用木磚補葺。閣下層所砌之石,多達萬餘斤重。下層東面懸一石制桌裙,上鐫梅花鹿,工粗而雅。”
相傳,家貧好義的村民於喜春修建此閣的目的,是感念祖先于謙的為官為人,擬建起九層樓閣,以遙望古人蒙難之地北京城。因於謙銘志於石(見)《石灰呤》),於喜春原擬九層閣樓全由石頭砌起,雖然艱難但用志不時輟。他去世後,他的侄兒於朝興在閣樓底部的中央拱券一萬斤巨石上刻有碑文,以寄其志:“萬曆九年起根源,一人修築其實難。二十五年完下節,思量何日得周全。闔村都說使木植,憑吾獨力鑿石山。經營暫停觀此境,等待功成萬古傳。”
清涼閣除第三層磚木結構外,以下兩層為全石結構,石牆石壁、石拱石券、石樑石柱、石階石欄、石磬石匾,囫圇觀之,好像一天然的巨石雕成,歷時數百載,風韻猶然。此閣奇絕之處在於,如此高大的建築,竟以天然石底為基,不填任何輔料,完全以大小石塊打壘而成,有的以天然之狀砌入,有的鑿跡寥寥。構造雖然粗獷,但細微之處卻頗見巧工。比如東門的“風動匾”,雖然是巨石匾,卻以雕琢精湛的雙童簇擁梅花鹿為飾,以石楔固定,且能隨微風而動(大風不動),其狀遙遙而不墜,故名“風動匾”,所謂“工粗而雅”。至於雕深畫棟、五脊六獸、斗拱重檐,實為鬼斧神工。
清涼閣原繫於家村東門,東西拱券便是城門,而以上兩層皆為廟宇,且一閣之上境有五廟。第三層是玉皇廟,第二層共列四室,分別是堯舜禹三皇廟,劉關張三義堂、閻羅殿和觀音祠。閣西有一歌樓,系祭神朝聖時供唱戲之用。
於家村廟宇頗多,除清晾閣之外,村中頗具規模的廟宇還有四座村正中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的真武廟,建於十五級石階之上,巍峨高聳。院中有一全石八棱香亭,每面刻有一句詩,和為一首匕律:“寶鼎煙霏靄廷,蓮花瓣瓣附香亭。乘除有數更新制,偶正相排仿舊形。八面磨成璃映碧,一拳削就石仍青。鄉民頂禮從茲肅,升降階前仰聖靈。”於家村的神廟文化由此可見一斑。真武廟西臨是大王廟,建於清順治年間。大王廟又稱全神廟,供奉他廟不列的眾神。大王廟對面有一歌樓,此處乃村中“官坊”所在,農余及春節之際最為熱鬧,是娛藝之地。村西北的白廟在1947年戰亂時被毀,傳說此廟供奉隋末義軍首領李密,因為李密曾在此處屯兵。白廟曾是十里八鄉的一個廟會之所,據說繁盛過。
觀音閣是於家村另一頗具特色的廟宇,位於於家村南,系村南門,始建於清順治年間。觀音閣為上磚下石的兩層閣樓,上為觀音廟,下為石洞門。廟頂“重檐”與通常的“斗拱重檐“不同,房頂前坡截然分為兩截,宛如兩個房頂銜接,巧思絕倫。其下函洞的石料規矩方正,鏨跡細緻,雖經風啄雨蝕,精細依然,是於家村中精工建築之首。廟東是九級陡戳露天石階,廟內置一千凸萬壩的假山,中有三個神龕,分供觀音、文殊、菩賢三神。觀音閣對過是建於康熙十四年的一座樓,較村中其他戲台稍大,戲場寬闊,是村中另一娛藝之地。
除以上古蹟外,還明顯反映於家村石頭民俗文化的便是村中的石街石房。於家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東西為街,南北為巷,不通謂胡同。街寬4米、巷寬2米,分別綴以獅子街、擦石巷等名謂。所有街巷全是青石鋪就,多為明清時即有的古道,幾百年來不知多少人從這青石路上走過,每一塊石頭均被擦磨得細膩光滑。這些大小街巷,蜿蜒迴環,高低俯仰,結解曲伸,虛實藏露,其格調頗似江南。
沿著古街巷,低高就低順勢而建的大多是石頭四合院。普通居民的石頭四合院規格大體相當,上房三間建在三級石階之上,門庭兩側堂屋由家中長輩居住,東西廂房由子女居住,南屋分別是院門過堂和倉儲室。一般天井陝小,均為平整的青石鋪就。天井中間有一個水窖,用來存儲雨水供生活飲用。因此除了石凳石墩等物外,天井中般不置雜物,極其潔淨。其中的明清四合院,一般是石牆瓦頂,有吻有獸,大門多為巽門,筒瓦飛檐門樓。於家村有供奉土地神嗣之風,故家家戶戶或正房或大門影壁均設有土地神龕,其狀不一。
於家村最具特色的石頭四合院是一座被稱為“四合樓院”的老院,始建於明末,相傳系明清士紳的居所,頗為豪華。該院分為東西兩院,下右上磚結構,房屋百間,建築面積近千平方米。兩院正房下層均為石券洞室,上為明柱樓閣,氣熱恢宏,一派大家之風。
於家村的石頭情結至今下泯,古往今來石頭不但為村民農耕生活之用,生活中的諸多情趣亦由此生。於計敦家的石頭四合院是一座新建院落,院中青石的鐫刻了痕跡猶新,尤令人稱奇的是,於計敦老人歷時數月在院中整齊的青石板上鐫刻了12生肖以及各種吉祥動物數十種,刀法精掘,但用意雅致。比如,院中石板上刻有一“樂”字,寓意樂在其中,四周鐫以“祥和如意”及諸般祥和動植物,情趣橫生。
由於特殊的歷史淵源,於家村在數百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澱了獨特的文化底蘊。僅從器物上而言,一個數百戶人家的村落竟然有戲台閣樓6座,各種碑刻200餘塊;就民俗民風而言,比如流傳至今的“社火”,比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傳統……時至今日,在於家村的民風民俗中,或多有古風不失者,令人讚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