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一成

於一成,男,漢族,1948年12月生。大學文化,經濟師。高級研究員。黃埔二代。國民黨起義將領之後。1987年7月,加入民革組織。現任民革吉林省委副主任委員,吉林省政協常委,民革中央委員。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1968年至1970年,新疆尼勒克縣民辦公助教師。1970年至1972年,新疆伊犁州銀行學校學生。1972年至1980年,新疆伊犁州銀行計畫員、撥款員。1980年至1983年,新疆師範大學會計。1983年至1997年,長春市人民銀行計畫處科員、巡視員、副處長(1992年至1995年吉林工業大學財務管理專業畢業)。1997年至2000年,長春市二道區人民政府副區長(1998年7月至2000年7月,長春光機學院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結業)。2000年至2002年,長春市二道區政協副主席。2002年至今,民革吉林省委專職副主任委員。

主要業績

於一成1968年10月參加工作,1987年7月加入民革組織。從新疆到吉林,30多年來他一直在銀行部門工作,從科員起一步一個腳印成長,1997年10月調任長春市二道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作為非中共副區長,作為國民黨起義將領的子女,他自小就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教育和洗禮,對黨有著樸素的感情。所以一直十分重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理論水平。在主管全區農業工作期間,經常深入基層,了解基層情況,解決實際問題。農忙季節,他下鄉靠前指揮,組織有關部門舉辦科技活動,同時,積極籌集資金,為農民辦實事。調整農業產品結構,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發展、農民致富問題。先後建成勸農鎮鴕鳥養殖基地、萬頭牛育肥項目、英俊日光室、生物菌肥培養基地。加強農業示範區建設,建成英俊村三百棟大棚示範區、楊家村花卉示範區、三道村蛋雞飼養示範區、群峰特萊示範區。用典型示範,以一戶帶四鄰、四鄰帶全村,以村帶鎮,以點帶面,較好地調整了農業產業產品結構。開發農業創新模式,以勸農山鎮為基礎,建設世界風景園,並結合農業實際,開展都市型生態旅遊環保觀光農業,已被長春市作為農業發展模式進行推廣。2002年7月在民革吉林省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副主委並駐會。到任後,他不僅抓了機關的硬體建設,而且在軟體建設上也下了一番工夫。以“繼承、創新、團結、民主、勤奮”為座右銘,在機關,他強調五種意識和四個依靠,即大局意識、責任意識、紀律意識、效率意識、節約意識;靠制度規範工作,靠程式提高質量,靠效率贏得時間,靠個人素質體現機關整體形象。同時強調,抓工作不僅要靠智商,而且要注意靠感情,注意理解人、尊重人、善待人、知人善任,這樣才能實現創一流民革機關的目標,帶出一個政治素質高、業務工作能力強、具有團隊精神、過得硬的幹部隊伍。兩年來配合民革吉林省委主委抓各級班子建設、標準化支部建設、參政議政、後勤保障等,得到民革中央的肯定。

獲得榮譽

他1998、1999年連續兩年受到長春市人民政府嘉獎。2000年6月調任長春市二道區政協副主席。在政協工作期間,積極組織政協委員進行考察和視察,就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出了許多有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同時,作為長春市第十屆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員和政協長春市第九屆委員會常委,他提出的《加強我市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納稅管理》人大議案和在政協提出的《關於調整投資結構,保證長春市重點工業企業生產資金需求的建議》的提案,均被市政府作為重點議案和提案採納和實施,為長春市財政增收近千萬元,協調解決工業資金12.5億元,被評為優秀人大代表、優秀政協委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