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兆鰲

方兆鰲

方兆鰲(1883.4~1959.11),字曉滄,別署滄海,安徽省祁門縣祁山鎮人。

人物簡介

幼時天性穎悟聰慧,好學能文。受戊戌變法的影響,放棄科舉,負籍蘇滬,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考取蘇州長元吳三邑學堂,後以同等學歷錄取蘇州中學,不久又考取江蘇高等學堂,開始接受西方思想的教育。為求文武兼備,順應時勢,轉入江蘇武備學堂。後慕上海復旦公學之名,赴滬應試,拔為上捨生,與邵力子為友。光緒三十四年一月,經孫毓筠、范光啟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自此在孫中山領導下,追隨革命,不遺餘力。

人物生平

方兆鰲 方兆鰲

辛亥革命中,方兆鰲任上海《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採訪員和《民立報》撰述記者,撰文抨擊清廷,宣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倡導資產階級革命,口誅筆伐,不亞於鄒容《革命軍》之筆鋒。民國元年(1912 年)8 月,以同盟會為骨幹的國民黨在北京成立,孫中山被選為理事長。方兆鰲受孫中山派遣,任國民黨徽屬分部特派員,與程家檉在徽州組織革命活動。9 月,孫中山任全國鐵路督辦,方兆鰲公畢返滬,被任命為全國鐵路督辦處外勤秘書,翊贊機要,嗣後得以在孫中山身邊工作。其時,已竊取總統職位的袁世凱排除異己,實行專制獨裁。方兆鰲鼓動各界名士在南方成立歡迎國會團,以掣其肘。後又積極投入孫中山領導的二次革命。民國4 年12 月,上海肇和兵艦舉義失利,方兆鰲勞形焦思,秘密緻書蔡鍔,促其返滇誓師護國。次年,又以滇省黨部視察員身份,赴滇與蔡鍔共贊戎機。民國7 年,方兆鰲任江蘇交涉使署通商科長。該署執行軍閥密令緝捕革命黨人,方兆鰲不避嫌疑,營救多人脫險。民國9 年出任兩湖巡閱使署諮議,暗中偵探軍閥舉動,密察大勢,上書孫中山,敦促召開非常國會,選舉非常大總統。民國10 年6月, 被召為駐粵元帥府大本營彥儀,參與護法和北伐大計,深受孫中山器重,有“智囊”之稱。

民國14 年3 月12 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國民黨右派背叛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方兆鰲憤然,拂袖而退,以丁內艱返里。民國16 年,國民革命軍克復祁門,方兆鰲參與組建國民黨祁門縣臨時黨部,充黨部指導委員。後歷任縣黨部執委兼組織部長、安徽省黨務整理委員會祁門通訊員,第一區黨部第三區分部執委兼書記。民國24 年,自籌資金成立祁茶推銷宣傳社,親理社務,發稿上海《字林西報》,並轉載西文各報,宣傳祁門紅茶,以擴大祁紅銷路。“九一八”事變後,方兆鰲心繫民族危亡,致函美國總統羅斯福鼓動中美合作,醞釀同盟抗戰。

民國38 年4 月祁門解放後,方兆鰲歷任皖南區革命文物收集委員會祁門支會委員、皖南人民文物館採集、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省博物館特約採集、省文史館館員。他年屆古稀,仍握筆不輟,撰寫各種文史資料,為國家建設事業服務。1959 年11 月病逝於家,終年76 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