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骨增高

斷骨增高

斷骨增高,是現代一種新型的增高技術,這種技術增高效果明顯,但是手術痛苦大,風險高。人的身高是由骨骼的長度決定的,而骨骼的長度又是由骺板(生長線)的軟骨細胞不斷繁殖生長決定的,一般情況下人到了17歲至20歲骺板就停止生長發育。增高手術原理是根據肢體組織在一定應力刺激下再生的生物學原理,套用骨科截骨術,在小腿或大腿把已經閉合的骨生長線重新“打開”,並在體外安裝一種具有牽伸作用的肢體延長器,根據每個人組織再生能力和特點,每天以0.5毫米至1毫米的速度將肢體緩慢地延長。

基本信息

原本是為治病

據李教授介紹,斷骨增高術其實並不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新技術,其實就是原來的肢體延長術,也叫骨延長術。以前主要是為肢體畸形患者所做的矯正手術,主要適用於小兒麻痹後遺症、天生或是因車禍等事故造成兩腿長短不一的患者。俄羅斯運用這一技術的時間比較早,當時主要是給在二戰中腿部受傷的傷員進行治療。最近幾年這樣的患者已經不多見,特別是新生兒計畫免疫工作的開展,小兒麻痹後遺症的患者已經很少見了。而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質量的較高要求,這一技術逐漸運用到整形美容領域,給自認為身材矮小的男女做增高。

基本原理

人的身高是由骨骼的長度決定的,而骨骼的長度又是由骺板(生長線)的軟骨細胞不斷繁殖生長決定的,一般情況下人到了17歲至20歲骺板就停止生長發育。增高手術原理是根據肢體組織在一定應力刺激下再生的生物學原理,套用骨科截骨術,在小腿或大腿把已經閉合的骨生長線重新“打開”,並在體外安裝一種具有牽伸作用的肢體延長器,根據每個人組織再生能力和特點,每天以0.5毫米至1毫米的速度將肢體緩慢地延長。通過主動的功能鍛鍊,對截骨端產生有益的應力刺激,使骨細胞和肢體其他組織細胞不斷發生分裂和增殖,從而使肢體骨與皮膚、肌肉、神經、血管等組織的數量和長度增加,達到增高的目的,這近似人體的正常生長發育過程。

安全難保障

李教授介紹,斷骨增高畢竟是要藉助外力,把好好的腿“打斷”,然後再用外力進行拉伸,以達到“長高”的目的,其中需要適應這種外力的不僅有骨頭,還有神經、血管、肌肉組織等。危險性很大。
經過科學測算,通過手術增高範圍在3至5厘米內,超過5厘米,在實際操作中就很難達到。一些廣告宣稱能長高十幾厘米,顯然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從理論上來說,可以增高十幾厘米,但是到具體操作中,延長太多新骨頭難以長全;而即使骨頭能夠適應這種外力拉伸,神經、血管可能也難以適應,有被拉斷的可能,而肌肉組織則有可能被拉傷,這導致的後果有可能就是下肢壞死或癱瘓。
李教授還介紹,進行“斷骨增高”,必須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一般從手術到完全恢復,至少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按照正規程式,其中從手術到延長支架拆掉,至少需3個月,這期間患者可以藉助拐杖行走;而如果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還需要3個月,這期間骨頭在進行癒合和塑性。患者在醫院一般需要住3周,這期間醫生將讓病人適應延長支架,出院後,病人自己可以調整支架,每天最多延長1毫米。因為支架上都有嚴格的刻度,患者自己是可以調節的。劉主任提醒,如果廣告宣傳的時間比這個短,或是延長速度比這個快,那么都應該警惕。

併發症

專家說,由於首先要把骨頭鋸斷,再人為地強行拉長,而腿部的神經、血管、肌肉、皮膚都得隨之拉長,所以這種手術蘊含一些併發症

併發症一:

由於外固定“增高器”的鋼針要分別穿透受術者的雙腿,稍有不慎便可能損傷腿部的血管、肌肉和神經組織;如果鋼針消毒不好,隨時可能造成穿孔感染,甚至引發骨髓炎,造成殘疾

併發症二:

肢體延長的速度如果過快,將會使腿部神經、血管損傷,導致腿部神經癱瘓和血管供血障礙,這會造成下肢壞死,導致截肢或癱瘓?

併發症三:

常人中有3%至5%的是骨不連和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一旦手術前體檢疏漏,後果將不堪構想。

併發症四:

由於手術增高時造成膝關節壓力加大,沒有科學的膝關節鍛鍊,便會造成膝關節僵硬,甚至殘疾。
李教授同時提醒,這樣的手術要求患者必須身體健康,若有心臟病、糖尿病或肝病、腎病等,都不適合做這個手術,否則同樣會出現生命危險。因此,一般來說男性身高不低於165厘米,女性不低於150厘米,是沒有必要做這個手術,除非是有特殊需要。另外手術前要對身體做個全身檢查,確定健康狀況能否可以承受這樣的手術,同時還要到正規醫院,請有經驗的醫生來進行。

國家禁令

中國衛生部刊登了嚴格管理“肢體延長術”的通知,要求肢體延長術必須在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進行,並嚴禁用於美容項目。
通知規定,肢體延長術必須在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進行。肢體延長術是一項骨科臨床治療技術,不屬醫療美容項目,醫療美容機構不得開展此項技術。開展該項技術的醫療機構,應為具備條件的三級綜合醫院或骨科專科醫院,具有衛生行政部門批准的“骨科”診療科目。醫院應設有不少於30張病床的骨科病房;有2名以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骨科醫師,具有較強的骨科醫師隊伍和骨科專業護理隊伍;每年開展的骨科手術數量不少於400例。醫院同時應具有符合要求的手術室以及手術室和手術器械的消毒條件,有嚴格具體的醫院感染控制條件和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具有術後康復的設施和能力,能夠開展術後的肢體功能訓練。開展該項手術的醫師必須是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骨科醫師,並註冊臨床執業類別和外科執業範圍,有五年以上骨科工作經驗。不符合上述條件的醫療機構不得臨時外請醫生實施此項手術。

小結

通知還規定,開展肢體延長術必須嚴格掌握臨床套用適應症,並制訂具體的醫療安全保障措施。該項技術適應證為先天畸形、外傷、腫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骨缺損或肢體不等長,以及因疾病引起的肢體畸形。不具備以上適應證的,嚴格禁止使用肢體延長術;嚴禁用於美容項目。醫院必須有具體措施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手術前應充分進行術前討論,完善術前準備,制定詳細的麻醉、手術和術後護理、康復的計畫;手術後給予患者精心護理和康復治療。套用肢體延長技術,應保證患者的神經、血管、肌腱、肌肉和皮膚保持或恢復原有的生理功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