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頭鎮

新馬頭鎮

邱縣新馬頭鎮地處縣城,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心。西與曲周縣接壤,北連邢台市廣宗縣,鎮區交通便利,鎮村公路四通八達。總面積11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2萬畝,共轄60個行政村,15個基層站所,6個居委會,總人口61800人。2004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015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0.9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169元。新馬頭鎮(Xinmatou Zhen)位於邱縣中部,縣政府駐地。鎮政府駐新馬頭村。邯(鄲)臨(清)、邱(縣)廣(平)、邱(縣)旦(寨)公路交會過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新馬頭鎮歷史上為水陸輻輳之地,宋初稱白家灘鎮,金繼之。明、清時稱馬頭鎮(集),屬德仁鄉。民國屬 第四區。抗日戰爭時先屬一區,後屬四區。1944年8月縣政府遷入該鎮。1953年稱馬頭鄉。1958年8月29日屬曲周縣馬頭公社。1962年3月27日改稱邱縣馬頭公社。1984年改稱城關鎮。1988年9月5日更名新馬頭鎮。1996年1月16日,賀堡鄉、賈寨鄉併入。

行政區劃

新馬頭鎮下轄60個行政村:東街村、南街村、西街村、新華街、東關村、耶律寨村、第四營村、褚莊村、李省莊村、留固村、後孝固村、北孝固村、中孝固村、西孝固村、新太鎮村、新鮮莊村、波流固村、聶樓村、柳辛莊村、沙辛莊村、韓莊村、宋莊村、西常屯村、東常屯村、禮村、北賀堡村、南賀堡村、東賀堡村、北大街村、南大街村、孟街村、王街村、馮街村、布路店村、鞠辛莊村、溫莊村、韓東固村、韓西固村、布古前街村、布古后街村、布古河東村、李二莊村、賈寨村、恆莊村、小郭斗村、大郭斗村、百戶寨村、蘭莊村、郭莊村、雨莊村、郭村、杏園村、孟家村、梁固村、聶山固村、西棗固村、東棗固村、小寨村、馬莊村、閆村。

經濟文化

該鎮區位優勢明顯,產業資源豐富,工農業生產一直處於全縣領先地位。經濟發展上,始終堅持大開發戰略,三大產業齊頭並進,農業基礎穩固,糧食、棉花、林業、瓜果、蔬菜、養殖六大支柱產業蓬勃發展。擁有民營經濟企業126家,棉花深加工區1處,民營工業園區1處,建成紡織、化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四大工業產業。建成並完善了五大專業市場,商貿流通日益繁榮。同時,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文明生態村創建如火如荼,交通、文教、衛生事業快速發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進步。如今,新馬頭鎮的“文明+生態+經濟”城鎮建設呈現出良好發展之勢,全鎮人民正以飽滿的熱情,齊心協力,信心百倍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鎮域地勢東南部略高於西北部,東有老沙河,中有合義渠,西有老漳河及五分乾:渠,北乾渠於中部自西南向東北斜穿。大部分土質為潮土兼鹽土和褐土。

全鎮經濟以農業為主,1999年底總耕地面積132,812畝,其中水澆地108,600畝;主產棉花、小麥、雜糧、果蔬等;林牧漁業和工商企業發展較快。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601元。

馬頭集市貿易繁榮。過去的集市在舊鎮區東西街,集日為農曆二、五、七、十日。後隨縣城發展遷至新城街興邱市場一帶,農曆逢單日為集日。

交通狀況

鎮區交通便利,邯臨和邱廣公路在鎮內交叉,且有縣鄉公路四通八達,客貨車輛絡繹不斷。

文教文衛

文教衛生事業發展較快,除縣城內的縣辦中、國小和幼稚園外,有鎮辦中學3所,國小60所。鎮醫院2所,村衛生室60所,文化站1處,文化室60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